easyfundingllc.com
home

改革為人民丨“土特產” 鼓起鄉親們的“錢袋子”

發布時間: 2024-08-18 14:49: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寧夏閩寧鎮迎來了釀酒葡萄采摘季,葡萄種植園格外熱鬧。上百名工人穿梭在園中,將一串串色澤誘人的葡萄采摘裝筐。

  閩寧鎮地處寧夏賀蘭(lan) 山東(dong) 麓。這裏日照充足、熱量和礦物質豐(feng) 富、土壤透氣性好、晝夜溫差大、降水量少,是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


閩寧從(cong) 荒蕪貧瘠的荒灘戈壁變成了如今的片片綠洲。

  今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寧夏考察。抵達當天,總書(shu) 記就關(guan) 切詢問了閩寧鎮的近況。

  “聽說現在建設得很好,也有了特色產(chan) 業(ye) 。過去這麽(me) 艱苦的一個(ge) 地方,變成了出葡萄美酒的地方,令人感慨和欣慰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有感而發。

  在福建工作期間,習(xi) 近平牽頭負責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推動實施了“吊莊移民”工程,並為(wei) 移民村莊命名“閩寧村”。“不是搬過來蓋幾間漂亮房子就行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搬出來後,要穩得住、能致富,才能紮下根。”為(wei) 移民後續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明確要求。

  如今,昔日“幹沙灘”閩寧村已變為(wei) “金沙灘”閩寧鎮。從(cong) 一顆葡萄到酒香盈袖,閩寧鎮實現了葡萄酒生產(chan) 流程全麵布局。當地釀酒葡萄種植麵積達到7.5萬(wan) 畝(mu) ,農(nong) 戶種植葡萄畝(mu) 均增收3000元以上。葡萄酒特色產(chan) 業(ye) 開拓了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新渠道。


閩寧鎮新貌

  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條重要途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著力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以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促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在地方考察時,他多次來到大棚裏、田埂上、果樹間、農(nong) 舍前,為(wei) 特色產(chan) 業(ye) 謀思路、為(wei) 農(nong) 民致富找門路。

  廣西來賓市被譽為(wei) “甘蔗地裏長出的城市”,蔗農(nong) 達52萬(wan) 人,占農(nong) 業(ye) 人口一半。“甜蜜事業(ye) ”不僅(jin) 是當地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也是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我到各地考察,都要看看我們(men) 國家規劃布局上有代表性的產(chan) 品。在來賓,甘蔗就是代表。今天來這裏看到甘蔗種植和糖業(ye) 發展格局,心裏更托底了。”去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來賓一家製糖企業(ye) 考察時親(qin) 切說道。

  2023年12月1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西來賓市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黃安優(you) 質“雙高”糖料蔗基地考察時,同蔗農(nong) 、農(nong) 機手和農(nong) 技人員親(qin) 切交流。

  來賓甘蔗種植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宋代,一直是農(nong) 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但種植戶所使用的甘蔗種苗存在繁殖係數低、育苗周期長、脫毒良種種苗供量不足等問題。

  2019年,來賓市與(yu) 廣西甘蔗技術研究所合作開展甘蔗良種繁育,培育、引進20多個(ge) 甘蔗新品種。

  此外,來賓多年來積極落實良種良法推廣補貼資金政策。2023年起,當地推行新一輪糖料蔗脫毒種苗每畝(mu) 600元、健康種苗每畝(mu) 330元差異化補貼,激勵蔗農(nong) 使用優(you) 良品種。

  在考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這些年,國家出台了很多鼓勵甘蔗種植的政策,蔗農(nong) 種蔗積極性大大提高。推進廣西糖業(ye) 高質量發展,守好全國人民的‘糖罐子’,你們(men) 肩負重擔。”


豐(feng) 收時節的陝西延安果園

  產(chan) 業(ye) 化是特色產(chan) 業(ye) 成長壯大的關(guan) 鍵。“小特產(chan) ”升級為(wei) “大產(chan) 業(ye) ”離不開農(nong) 業(ye) 現代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講起當年在陝北黃土地上的往事,鄉(xiang) 親(qin) 們(men) 告訴他,最大的期盼就是“將來幹活挑著金扁擔”。“‘金扁擔’,我把它理解為(wei) 農(nong) 業(ye) 現代化。”

  黨(dang) 的二十大後首次地方考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陝西延安。在南溝村果園,從(cong) 收成到種植技術、采摘方法、品種質量、銷售價(jia) 格,再到村民收入以及如何發展其他產(chan) 業(ye) ,總書(shu) 記問得細,老鄉(xiang) 們(men) 答得實。他們(men) 說,通過築水壩、搞滴灌和精細化管理,有效解決(jue) 了用水和灌溉問題。

  “這就是農(nong) 業(ye) 現代化,你們(men) 找到了合適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稱讚道。

  “金扁擔”從(cong) 暢想變成現實。近年來,各地強龍頭、補鏈條、興(xing) 業(ye) 態、樹品牌,大力做好“土特產(chan) ”這篇大文章,把農(nong) 業(ye) 建成現代化大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全鏈條升級、全環節增值。2023年,我國培育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專(zhuan) 業(ye) 村鎮4068個(ge) ,總產(chan) 值達到9000多億(yi) 元;新建50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40個(ge) 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200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實現從(cong) 業(ye) 農(nong) 民人均收入提高4000多元。


黑龍江撫遠蔓越莓種植基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探索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製,讓廣大農(nong) 民共享農(nong) 村改革和發展成果。

  為(wei) 推動各地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鼓勵各地因地製宜大力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支持打造鄉(xiang) 土特色品牌。文件強調“提升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提出實施農(nong) 民增收促進行動,持續壯大鄉(xiang) 村富民產(chan) 業(ye) ,支持農(nong) 戶發展特色種養(yang) 、手工作坊、林下經濟等家庭經營項目。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提出,“完善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支持製度”“壯大縣域富民產(chan) 業(ye) ”“培育鄉(xia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等。


貴州黃平縣小朋友在校外勞動實踐基地采摘柑橘。

  興(xing) 一個(ge) 產(chan) 業(ye) ,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進一步全麵深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改革,聚焦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促進農(nong) 民增收,體(ti) 現的是發展所需也是民心所向。“土特產(chan) ”闖入大市場、延展產(chan) 業(ye) 鏈,紮紮實實鼓起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錢袋子”。

  放眼廣袤鄉(xiang) 村,小蘋果、小茶葉、小木耳、小黃花……總書(shu) 記考察過的一個(ge) 個(ge) “土特產(chan) ”變成鄉(xiang) 親(qin) 們(men) 增收致富的大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畫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鋪展。

  《時政微觀察》近期內(nei) 容>>

  時政微觀察丨為(wei) 了“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改革為(wei) 人民丨城市更新,讓生活更美好

  時政微觀察丨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總監製丨閆帥南 王姍姍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寧黎黎

  執筆丨程昱

  視覺丨江雨航

  審校丨楊彩雲(yun)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