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擁、陸島相望。被譽為(wei) “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將香港、珠海與(yu) 澳門緊緊相連。
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珠江之畔、南海之濱,昔日的海島漁村、小鎮,早已蛻變為(wei) 經濟繁榮、文化多元的國際化大都市,正向著世界級城市群邁進。今天,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wei) 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麵發揮著領頭羊作用。
深圳,深南大道
2012年12月,當選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首次離京考察,就來到深圳。在蓮花山公園,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來瞻仰鄧小平銅像,就是要表明我們(men) 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邁上新台階。”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國家發展大局,致力於(yu) 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從(cong) 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到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持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中部地區崛起、東(dong) 部率先發展四大區域板塊戰略;再到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改善生產(chan) 生活條件。總書(shu) 記17次召開區域發展座談會(hui) ,在全局上謀勢、關(guan) 鍵處落子,一幅統籌東(dong) 中西、協調南北方的中國式現代化宏偉(wei) 藍圖正徐徐展開。
西部陸海新通道(黔江-欽州)集裝箱班列
今天,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作為(wei) 我國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三大動力源共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25.5萬(wan) 億(yi) 元,在全國經濟版圖中的比重已超過40%;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chan) 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至2023年的21.6%、21.5%。今年上半年,內(nei) 蒙古、重慶、西藏、江蘇、山東(dong) 、湖北等16個(ge) 省份的經濟增速高於(yu) “全國線”,東(dong) 西部地區經濟增速較快,區域發展相對差距持續縮小。
京津冀地區,市民可持社保卡借閱書(shu) 籍
區域協調發展走深走實,人們(men) 的獲得感也在不斷增強。一張社保卡,實現多地文化資源共享,讓文化惠民觸手可及;醫保異地結算,讓老百姓省心又省錢;“跨城養(yang) 老”模式下,老年人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養(yang) 老地點;四通八達的交通脈絡極大便利了人們(men) 出行,也促進了同城化效應;區域“旅遊圈”擴容,人們(men)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加多元化、高品質的旅遊體(ti) 驗……
今年是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從(cong) 當年鄧小平同誌提出“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後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到新時代謀劃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ti) 功能區戰略等深度融合,再到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製”,自南向北、橫跨東(dong) 西,我們(men) 始終堅持聚焦經濟、社會(hui) 、文化等多維度融合,聚焦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在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中秉持全國“一盤棋”的宏偉(wei) 視角,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不斷將改革進行到底,繼續書(shu) 寫(xie) 新時代“春天的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