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時政新聞眼丨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習近平為何強調這一句話?

發布時間: 2024-08-24 08:51:00 來源: 央視新聞

  今年8月22日,是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中共中央舉(ju) 行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重要講話。

  哲人其萎,功業(ye) 長存。今天,我們(men) 應該如何紀念?總書(shu) 記在座談會(hui) 上說,“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堅持守正創新,不忘老祖宗,始終走正道、善於(yu) 闖新路,讓理論之樹常青、事業(ye) 之樹常青,不斷以新的作為(wei) 、新的成就告慰老一輩革命家。”

  視頻丨中共中央舉(ju) 行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hui)

  01

  銘記與(yu) 敬仰

  這是時隔10年,中共中央再次舉(ju) 行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的座談會(hui) 。

  10年前,2014年8月20日,在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10周年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鄧小平同誌對黨(dang) 和人民的貢獻,是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在今年這次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再次強調,鄧小平同誌對黨(dang) 、對人民、對國家、對民族、對世界作出了突出貢獻,功勳彪炳史冊(ce) 、永勵後人。

  《時政新聞眼》發現,與(yu) 10年前的講話相比,總書(shu) 記在今年這次座談會(hui) 上新增了“為(wei) 世界和平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偉(wei) 大國際主義(yi) 者”等表述。

  在10年前的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從(cong) 信念堅定、熱愛人民、實事求是、開拓創新、戰略思維、坦蕩無私等六個(ge) 方麵深刻闡述了鄧小平同誌的崇高精神風範。

  在今年的講話中,總書(shu) 記從(cong) 五個(ge) 方麵重點列舉(ju) 了鄧小平同誌的偉(wei) 大曆史功勳,其中包括:領導了偉(wei) 大曆史轉折,推動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新的飛躍,帶領黨(dang) 和人民開辟了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局麵,確立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正確路徑,堅定捍衛了光輝的社會(hui) 主義(yi) 旗幟。

  總書(shu) 記強調,“他的偉(wei) 大曆史功勳,我們(men) 永遠銘記;他的崇高革命風範,我們(men) 永遠敬仰!”

  △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總台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這份銘記,這份敬仰,總書(shu) 記曾在多個(ge) 場合深情表達。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深圳蓮花山上的兩(liang) 次瞻仰。

  2012年12月,黨(dang) 的十八大後首次離京考察,總書(shu) 記登上蓮花山,向鄧小平同誌銅像敬獻花籃,並在不遠處親(qin) 手種下一株高山榕。總書(shu) 記說,我們(men) 來瞻仰鄧小平銅像,就是要表明我們(men) 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邁上新台階。

  時隔8年,2020年10月,總書(shu) 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hui) 當天,再次來到蓮花山敬獻花籃,表達對鄧小平同誌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

  02

  “最重要的思想財富”

  10年前,在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10周年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鄧小平同誌留給我們(men) 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遺產(chan) ,就是他帶領黨(dang) 和人民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就是他創立的鄧小平理論。”

  在今年這次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再次指出,鄧小平同誌留給我們(men) 最重要的思想財富,就是以他為(wei) 主創立的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深刻回答了什麽(me) 是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這一根本問題,深刻揭示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為(wei) 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黨(dang) 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wei) 黨(dang) 的指導思想。

  在8月22日的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用兩(liang) 句話描述這個(ge) “最重要的思想財富”的分量與(yu) 意義(yi) 。一句是,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的奠基之作”。另一句是,“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裏程碑”。

  △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hui) 現場。

  在這次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必須繼續深入學習(xi) 運用鄧小平理論。

  重點之一,是運用理論。

  道不可坐論,理不能空談。總書(shu) 記曾指出,“學習(xi) 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目的全在於(yu) 運用”。

  在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任何時候都要緊密結合實際,創造性地學習(xi) 運用鄧小平理論,既堅持鄧小平同誌基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規律性認識提出的重大結論、基本觀點、正確主張,又善於(yu) 根據不斷變化的情況,正確把握理論的精髓和實質,用以解決(jue) 現實問題,做到堅持真理不動搖、指導實踐不偏離。

  另一重點,是理論創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發展打開了廣闊空間,也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理論創新提供了豐(feng) 厚土壤。

  總書(shu) 記在座談會(hui) 上指出,要始終堅守馬克思主義(yi) 這個(ge) 魂脈、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這個(ge) 根脈,“深入研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際問題,深刻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向新而行,理論之樹常青。

  視頻丨《鄧小平文集(一九二五——一九四九年)》出版發行

  03

  “最好的紀念”

  偉(wei) 大人物的誕辰紀念,連接著偉(wei) 大事業(ye) 的曆史、現在和未來。

  在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踐行黨(dang) 的初心使命,都是在完成毛澤東(dong) 、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未竟的事業(ye) ,都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

  去年12月26日,總書(shu) 記在紀念毛澤東(dong) 同誌誕辰130周年座談會(hui) 上指出,對毛澤東(dong) 同誌的最好紀念,就是把他開創的事業(ye) 繼續推向前進。如何以實際行動紀念毛澤東(dong) 同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宏偉(wei) 事業(ye) ?總書(shu) 記提出了6個(ge) 方麵的明確要求。

  在今年這次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說,對鄧小平同誌最好的紀念,就是把他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繼續推向前進。

  鄧小平同誌曾明確提出“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的設想。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錨定的中心任務。

  在這次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圍繞這個(ge) 中心任務,從(cong) 多個(ge) 方麵提出明確要求。

  總書(shu) 記首先談到的是,“要堅持守正創新,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上月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總體(ti) 部署。在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強調,要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要“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該改的堅定不移改,不該改的不改”,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總書(shu) 記強調的其他幾個(ge) 方麵,也都攸關(guan) 中國式現代化宏偉(wei) 事業(ye) :“要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堅持人民至上,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要堅定不移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鍛造更加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yi) 執政黨(dang) ”。

  向下紮根,事業(ye) 之樹常青。

  △《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紀念郵票8月22日起發行。(資料圖)

  鄧小平同誌曾說,“中國應該每年有新的東(dong) 西,每一天都有新的東(dong) 西”。

  在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20周年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時代在不斷前進、事業(ye) 在不斷發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一刻也不能停止。”總書(shu) 記強調,必須繼續深入學習(xi) 運用鄧小平理論,把鄧小平同誌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繼續推向前進,這正是“讓理論之樹常青、事業(ye) 之樹常青”的宣示與(yu) 篤行。  

  監製丨申勇

  主筆丨龔雪輝 劉瑞琳

  記者丨郭鴻 石丞

  視覺丨陳括 張晶 王海涵

  編輯丨王尊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