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鏡觀·回響丨中非農業合作,結出“看得見摸得著”的碩果

發布時間: 2024-08-30 11:09:00 來源: 新華社

  從(cong) 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數十年來,中國通過糧食援助、建立農(nong) 業(ye) 示範中心、投資非洲農(nong) 業(ye) 、支持非洲農(nong) 產(chan) 品對華出口等措施,有效推動了非洲農(nong) 業(ye) 發展,為(wei) 非洲減貧事業(ye) 做出突出貢獻。

  中國農(nong) 作物品種和中國農(nong) 科技術跨越山海,在萬(wan) 裏之外的非洲大陸生根發芽。一座座農(nong) 業(ye) 合作園區和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廠拔地而起,一項項中非農(nong) 業(ye) 貿易便利化措施陸續落地,打通田間到市場的通道,助力非洲農(nong) 業(ye) 現代化發展,減貧惠農(nong) ,維護糧食安全。

  2023年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紮省吉漢加縣,當地農(nong) 戶在稻田裏給雜交水稻脫粒。2018年,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組在此設立首個(ge) 水稻減貧示範村。當地政府提出的“人人有所食、人人有儲(chu) 蓄”願景正在這裏變為(wei) 現實。

  2024年1月8日,在科特迪瓦南部迪沃省格格杜墾區,中國援科農(nong) 業(ye) 技術合作組組長郭長友(右一)指導稻農(nong) 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無人機照片)。格格杜墾區是中科兩(liang) 國農(nong) 業(ye) 合作示範基地,也是科特迪瓦全國聞名的水稻種植基地。

  這是莫桑比克萬(wan) 寶莫桑農(nong) 業(ye) 園的水稻田(2019年4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萬(wan) 寶莫桑農(nong) 業(ye) 園是中非合作的大型水稻種植項目,極大地緩解了莫桑比克糧食短缺問題。

  2023年9月19日,在尼日利亞(ya) 阿布賈的中國援尼日利亞(ya) 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當地員工展示秧苗。中國援尼日利亞(ya) 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旨在幫助尼日利亞(ya) 提升糧食產(chan) 量及農(nong) 業(ye) 現代化水平。

  2023年9月27日,在位於(yu) 厄立特裏亞(ya) 阿斯馬拉的農(nong) 業(ye) 技術援助項目示範地,中國援厄第三期高級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組豆類作物專(zhuan) 家劉運民(右一)與(yu) 當地農(nong) 戶交流。為(wei) 推動厄立特裏亞(ya)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中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已派出多批專(zhuan) 家在厄立特裏亞(ya) 開展涉及豆類作物、果樹園藝、油料等領域的技術援助工作。

  2023年7月15日,在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洛巴塔縣卡德拉斯村,中國援聖普農(nong) 牧業(ye) 技術專(zhuan) 家組專(zhuan) 家許州達在田間指導農(nong) 戶努內(nei) 斯種植辣椒。中國援聖普農(nong) 牧業(ye) 技術專(zhuan) 家組與(yu) 聖普農(nong) 業(ye) 、漁業(ye) 和農(nong) 村發展部合作,於(yu) 2021年在聖普洛巴塔縣卡德拉斯村建立第一個(ge) 中聖普農(nong) 業(ye) 減貧示範村,並有效結合中國農(nong) 業(ye) 技術和扶貧經驗幫助當地農(nong) 民增產(chan) 增收。

  2020年3月24日,在位於(yu) 海南省的中國熱帶農(nong) 業(ye) 科學院的一處基地,來自埃及的副教授哈馬達·穆罕默德·哈桑·阿卜杜拉參加中國熱科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木薯育種團隊開展的木薯選育新技術培訓。

  2023年9月18日,在肯尼亞(ya) 納庫魯郡舉(ju) 辦的中非農(nong) 業(ye) 發展和減貧示範村番茄生產(chan) 培訓班上,來自中國的農(nong) 學教授劉高瓊(左二)為(wei) 肯方學員指導農(nong) 業(ye) 技術。多年來,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在當地開展了知識培訓、技術指導和農(nong) 業(ye) 設施修繕等工作,有效助力中國先進的農(nong) 業(ye) 技術在納庫魯地區的示範推廣,幫助農(nong) 民實現增收減貧的目標。

  2024年8月13日,在盧旺達南方省胡耶區的中國援盧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菌草專(zhuan) 家陳曉斌(右)檢查菌袋。自菌草技術引入盧旺達以來,當地菌草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不僅(jin) 為(wei) 市場提供了豐(feng) 富的食用菌產(chan) 品,還創造了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

  2024年6月10日,在科特迪瓦南部城鎮達布郊區,工人們(men) 在美蘭(lan) 橡膠加工廠對成品橡膠進行打包。中國加工廠幫助科特迪瓦橡膠增加產(chan) 品附加值,提高膠農(nong) 收入。

  2023年1月12日,學生在喀麥隆亞(ya) 巴西農(nong) 業(ye) 職業(ye) 技術中學上拖拉機實踐課。亞(ya) 巴西農(nong) 業(ye) 職業(ye) 技術中學由中方援建,是喀麥隆第一所農(nong) 業(ye) 技術學校。新華社發(科普索攝)

  2023年6月29日,展商在長沙舉(ju) 行的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hui) 上介紹埃塞俄比亞(ya) 咖啡。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咖啡消費的快速增長,埃塞俄比亞(ya) 咖啡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

  2023年6月28日,在湖南省嶽陽市平江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園,勁仔食品平江生產(chan) 基地的化驗員在實驗室對進口鯷魚進行水分檢測。2023年6月,中國首次進口的肯尼亞(ya) 野生鯷魚產(chan) 品在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上亮相。近年來非洲對華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增長迅速。

  2024年5月18日,湖南璽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梓楠(右)在肯尼亞(ya) 納紐基的坦布濟花卉農(nong) 場挑選鮮花。中國政府2021年11月宣布為(wei) 非洲農(nong) 產(chan) 品輸華建立“綠色通道”,縮短檢驗檢疫時間,擴大關(guan) 稅豁免,為(wei) 肯尼亞(ya) 鮮花及非洲各國的牛油果、柑橘、菠蘿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打開了銷路。

  記者:黃敬文 董江輝 韓旭 王冠森 張宇 陳曄華 孫瑞博 張麗(li) 芸 張健

  製作:畢曉洋 許睿 李琰 張浩波

  新華社攝影部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