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關(guan) 心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再忙,黃河問題還是要安排時間認真研究一下”。對於(yu) 黃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念茲(zi) 在茲(zi)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走遍沿黃9省區,並在上中下遊分別主持召開3場座談會(hui) 專(zhuan) 題部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為(wei) 了開好3場座談會(hui) ,總書(shu) 記每次都會(hui) 親(qin) 臨(lin) 黃河一線考察調研,溯曆史、問生態、察防洪、訪民生。
2024年9月11日,黃河上遊,甘肅蘭(lan) 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中山橋段,駐足眺望。滾滾大河奔騰而過,雄渾壯美、氣勢磅礴。總書(shu) 記由衷感慨:黃河很美,將來會(hui) 更美。
9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全麵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擘畫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黃河蝶變。
2021年10月20日,黃河下遊,山東(dong) 東(dong) 營。大河浩蕩,東(dong) 流入海。站在碼頭平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駐足遠眺:“黃河入海流,真是遼闊啊!”
隨後,在濟南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總書(shu) 記談及大河之治的初心使命: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這也是毛主席當年的夙願”,“如今我們(men) 接著做起來了”。
2019年9月17日,黃河中遊,河南鄭州。總書(shu) 記來到黃河國家地質公園臨(lin) 河廣場,眺望黃河。
河南位於(yu) 黃河地上“懸河”最突出、曆史上決(jue) 口最多的河段。那一次,在這裏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作出重要部署,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wei) 重大國家戰略。
5年間,3次座談會(hui) ,貫穿其中的是“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
對於(yu) 黃河而言,生態脆弱是流域最大的問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沿黃省區,每每談及黃河,都會(hui) 提到“保護”二字。他一再強調“保護是前提”“不利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事,堅決(jue) 不能做”。
此次在甘肅,總書(shu) 記再次申明“大保護是大發展的前提”“牢牢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
在這一國家戰略中,“保護”在“發展”之前,揭示出黃河隻有生態環境改善了,高質量發展、文化傳(chuan) 承和造福人民才能有現實基礎。
既要保護,也要發展。目前黃河流域最大的短板是高質量發展不充分,沿黃省份不少地方經濟發展水平還相對滯後。
促進沿黃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縮小南北方發展差距、促進民生改善的戰略需要,是為(wei) 流域經濟、欠發達地區新舊動能轉換提供路徑、促進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從(cong) “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nong) 則農(nong) ,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到“推動發展方式全麵綠色轉型”“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不斷為(wei) 沿黃各地區高質量發展給出“行動指南”。
人與(yu) 河,在悠長歲月中共生共存。無論是保護還是發展都關(guan) 係著百姓福祉。
在河南蘭(lan) 考東(dong) 壩頭關(guan) 心灘區群眾(zhong) ;赴甘肅考察引洮供水工程;到山西察看汾河治理,要求增強太原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治理黃河,總書(shu) 記的目光始終落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上。
“把就業(ye) 擺在突出位置”“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在此次召開的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提出的治黃係列舉(ju) 措中,“造福人民”是價(jia) 值旨歸。
5年間,3次座談會(hui) ,從(cong) “深入推動”到“全麵推動”是這一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層層深入。
更加突出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來,黃河生態係統是一個(ge) 有機整體(ti) ,“要充分考慮上中下遊的差異”“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
立足於(yu) 全流域和生態係統的整體(ti) 性,此次在甘肅召開的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進一步把脈開方:“持續完善黃河流域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更加突出黃河治理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推動構建上下遊貫通一體(ti) 的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
以問題為(wei) 導向,針對性更強——
總體(ti) 上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受曆史、地理條件等因素製約,洪水威脅、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等問題仍然存在。
精準把脈黃河複雜難治的症結,在這次座談會(hui) 上,聚焦洪水風險這個(ge) 最大威脅,提出“完善防災減災體(ti) 係,全力保障黃河安瀾”;麵對水資源短缺這一最大矛盾,強調“實施最嚴(yan) 格的水資源保護利用製度”……
要求更細、舉(ju) 措更實——
在這次座談會(hui) 的重要講話中,機製、製度成為(wei) 關(guan) 鍵詞:“探索建立全流域、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健全水沙調節機製”……
除此之外,總書(shu) 記提出的一項項要求更細、舉(ju) 措更實:“細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舉(ju) 措”“穩步優(you) 化調整‘八七’分水方案”“推動重點行業(ye) 節能降碳改造和設備更新”……
任何一項戰略部署往深裏走、實裏走,都需要細化為(wei) 每一項工作,實化為(wei) 每一項舉(ju) 措。如此,才能真正打通堵點、消除痛點,不斷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局麵。
黃河安瀾,國之大者。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中,“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久久為(wei) 功,一年一年推、一年一年抓落實”。
策劃:向清凱、張曉鬆、鞠鵬
主筆:黃玥、張研、王紫軒
視覺:張愛芳、包昱涵
新華社國內(nei) 部、甘肅分社聯合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