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播+“辦好思政課,是我非常關(guan) 心的一件事。”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心中,思政課分量很重。
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yu) 立德,思政課就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為(wei) 處於(yu) “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注入營養(yang) 、固本培元。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上,總書(shu) 記用一對辯證關(guan) 係指導思政課建設:“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ei) 涵式發展。”守正創新是我們(men) 黨(dang) 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當下思政課建設的題中之義(yi) 。
守正是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唯有守正,才能源浚流長、履踐致遠。思政課建設必須守住根本、穩住根基。
思政課的“守正”,即守正方向道路和立場使命。具體(ti) 來說,就是思政課必須建立在堅持黨(dang) 的領導、馬克思主義(yi) 的指導、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上。
我們(men) 辦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yang) 更多讓黨(dang) 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其中,辦好思政課是重要保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用“三個(ge) 文化”道出思政教育的主要內(nei) 容:中華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三個(ge) 文化”,為(wei) 思政教育守住根和魂提供了重要抓手。
2019年3月1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
創新是守正的發展路徑,唯有創新,才不會(hui) 故步自封,才能與(yu) 時俱進。講好思政課,內(nei) 容必須因時而進。
馬克思主義(yi) 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我們(men) 黨(dang) 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實踐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寶貴經驗,取得了一係列曆史成就。因此,思政課教學內(nei) 容必須及時跟進,不斷運用新思想、新內(nei) 容、新觀點,以適應新的時代要求。
生長於(yu) 新時代的青少年普遍擁有更紮實的知識、更開闊的視野,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理論、製度、文化有著更旺盛的認知需求。思政課如果不能順應時代變化,仍然照本宣科,“到課率”“抬頭率”勢必大打折扣。
在2021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現場,總書(shu) 記直言不諱:“拿著一個(ge) 文件在那兒(er) 宣讀,沒有生命、幹巴巴的,誰都不愛聽,我也不愛聽。”他強調,思政課不僅(jin) 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hui) 生活中來講。
當下,許多地方都在積極探索講好“大思政課”實踐路徑,不斷突破隻在課堂講、隻靠老師講的傳(chuan) 統教學模式。
在安徽銅陵,銅陵七中的老師們(men) 把思政課搬進製造車間,帶領同學們(men) “沉浸式”體(ti) 驗高科技銅產(chan) 品生產(chan) 流程,近距離感受中國製造業(ye) 和家鄉(xiang) 銅工業(ye) 的蓬勃發展曆程。
2023年6月9日,在安徽某公司銅板帶製造車間,銅陵市第七中學學生在上“行走的思政課”。
在山東(dong) 濟南,100個(ge) 實踐教學基地建成,其中既有設在政府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的,也有設在社區和農(nong) 村的。在課堂外的“大天地”中,學生們(men) 親(qin) 眼目睹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後的鄉(xiang) 村巨變,感受到了國家發展脈動。
在上海,當地在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中首創性推出“中國係列”思政課選修課,東(dong) 華大學“錦繡中國”、華東(dong) 師大“中國智慧”等課程開一門火一門,教室裏“蹭課族”席地而坐是常有的現象。
…………
探索實踐的過程,也是理解中國的過程。青少年麵臨(lin) “理論難”“理論遠”問題時,往往能在身邊可感可觸的現實素材和發展成就中找到索引,進而更好地以中國實踐理解中國理論。
從(cong) “曲高和寡”到“潤物無聲”,思政課在守正創新的發展道路上,為(wei) 一批又一批青少年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埋下了理想信念的種子。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製丨王敬東(dong)
主 編丨李璿
編 輯丨王卓婕
視 覺丨張紫曦
校 對丨蔡純琳 孟利錚 宋春燕 閆田田 梁雅琴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支 持丨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