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能源革命實踐描繪新圖景

發布時間: 2024-09-22 07:26:00 來源: 新華社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關(guan) 國計民生,是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

  201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ti) 製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的“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wei) 新時代能源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十年來,我國能源領域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記者在多地采訪中發現,與(yu) 經濟發展、百姓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煤、電、油等能源行業(ye) 正發生著新變化、上演著新故事,一幅幅能源革命新圖景在各地徐徐展開。

  變廢為(wei) “寶”

  【2022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統籌抓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chu) 運這篇大文章,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guan) ,持續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

  在近日舉(ju) 行的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上,圍繞能源革命創新實踐,百餘(yu) 位海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積極建言獻策。其中,傳(chuan) 統能源綠色發展是重要討論議題之一。

  此時,遠在100多公裏外,山西省孝義(yi) 市的鵬飛集團鄭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內(nei) ,3台巨大的電解水製氫機器馬力全開,產(chan) 生的高純度氫氣正源源不斷輸往鄰近的加氫站。


2024年9月4日,位於(yu) 鵬飛集團的電解水製氫項目。新華社記者 王勁玉 攝

  “這裏的3台機器每小時就能產(chan) 氫氣1500立方米。”企業(ye) 負責人王雷說,利用幹熄焦餘(yu) 熱發電,通過電解水製造的綠氫能夠作為(wei) 焦爐尾氣製氫的有效補充。

  王雷算了一筆賬:“幹熄焦餘(yu) 熱發電成本為(wei) 0.2元/度,水電解製氫耗電56度/公斤,製氫耗電成本為(wei) 11.2元/公斤,相較於(yu) 傳(chuan) 統水電解製氫40元/公斤以上的成本,幹熄焦餘(yu) 熱發電製氫成為(wei) 企業(ye) 降低成本的‘最優(you) 選擇’。”

  鵬飛集團焦化廠負責人那海鵬說,目前企業(ye) 每年利用幹熄焦餘(yu) 熱發電3.5億(yi) 千瓦時,不僅(jin) 滿足了焦化廠正常使用,還供應電解水製氫項目等。

  變廢為(wei) “寶”,向“綠”而行。焦爐尾氣製氫項目,則是企業(ye) 走通的另一條“廢物利用”道路。

  孝義(yi) 市新型煤化工產(chan) 業(ye) 園內(nei) 有1800多萬(wan) 噸的焦化年產(chan) 能,約占山西的三分之一。焦爐尾氣是煤焦化產(chan) 業(ye) 的主要廢料之一,由於(yu) 缺乏技術工藝,多年來一些企業(ye) 習(xi) 慣性地將之燒掉,產(chan) 生大量汙染物。

  鵬飛集團近年“盯上”了這些焦爐尾氣,以此為(wei) 原料發展出焦爐尾氣產(chan) 甲醇、液化天然氣和合成氨的項目,並規劃建設了年產(chan) 20萬(wan) 噸的焦爐尾氣製氫項目。

  “用焦爐尾氣和幹熄焦餘(yu) 熱發電製氫,既解決(jue) 了焦化產(chan) 業(ye) 的汙染,又降低了製氫成本,產(chan) 出的氫可輸送至製氫工廠充裝站,項目副產(chan) 氧氣則輸送至甲醇聯產(chan) LNG合成氨生產(chan) 基地,供造氣車間使用。”王雷說。

  傳(chuan) 統能源湧出“新”意,與(yu) 新能源多能互補,實現轉化和耦合,有效促進了下遊“使用場景”的湧現。

  在鵬飛集團大華通新能源物流有限公司,100輛氫能重卡整齊停靠在物流園區。大華通公司運輸科負責人李海龍說,自2022年企業(ye) 投運第一批100輛氫能重卡以來,鵬飛集團已經有300輛氫能重卡投入使用,第一批重卡單車行駛裏程普遍超過15萬(wan) 公裏。


2024年9月4日拍攝的鵬飛集團的氫能大巴車。新華社記者 王勁玉 攝

  除了氫能重卡,在孝義(yi) 市,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乘用車、摩托車、共享單車等交通工具也在批量上市,這個(ge) 傳(chuan) 統煤焦城市正在探索低碳生活路徑。

  電網納“新”

  【2023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考察時強調,堅持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推動傳(chuan) 統能源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能源,做大做強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內(nei) 蒙古發展的重中之重。】

  科爾沁大草原上,牛羊健碩。藍天白雲(yun) 下,一排排巨型“風車”緩緩旋轉,在古老草原上勾勒出現代的“天際線”。這裏是內(nei) 蒙古通遼市238萬(wan) 千瓦風電基地。


內(nei) 蒙古通遼市238萬(wan) 千瓦風電基地。(受訪者供圖)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日夜不停轉動的381台“大風車”,分布在4個(ge) 旗縣區的5個(ge) 風場。今年7月實現全容量並網後,它們(men) 將過去草原惱人的強風變成了綠色能源。

  “這些‘大風車’每年將產(chan) 生75億(yi) 千瓦時綠色電能,相當於(yu) 節約標煤261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34萬(wan) 噸。”國網通遼供電公司建設部主任王鑫說。

  走進風電場集控室,調度中控台的大屏幕上指令閃爍,381台“大風車”的運行狀況清晰可見。

  “這些綠色電能將通過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跨越1200餘(yu) 公裏,輸送到華東(dong) 地區。”京能國際通遼市238萬(wan) 千瓦風電項目部副總經理尚勇說,基地每年發電量可滿足300萬(wan) 戶居民家庭用電需求,為(wei) 華東(dong) 地區的發展提供綠色、優(you) 質電力支撐。

  作為(wei) 我國最大的電力外送基地,內(nei) 蒙古承擔著大規模外送綠電、支持全國經濟大省用能和缺電省份綠電低碳發展的任務。

  內(nei) 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陳錚介紹,目前內(nei) 蒙古新能源總裝機規模突破1億(yi) 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比重達45.7%。“過去一年,內(nei) 蒙古外送電量3065億(yi) 千瓦時,其中綠電的占比越來越高。”

  內(nei) 蒙古的綠電不僅(jin) 點亮了千家萬(wan) 戶的燈火,啟動了工廠企業(ye) 的設備,也驅動著北京道路上的公交車,“注入”了杭州亞(ya) 運會(hui) 的場館。

  今年起,來自內(nei) 蒙古的3.7億(yi) 千瓦時風電和光伏電力,通過電動公交場站的1200台充電樁,為(wei) 北京8000輛電動公交車提供綠色動能。

  在杭州第19屆亞(ya) 運會(hui) 上,供能賽事場館及亞(ya) 運村的清潔能源中就包括來自內(nei) 蒙古的1億(yi) 多千瓦時綠電。

  2023年12月,內(nei) 蒙古自治區政府發布的一份關(guan) 於(yu) 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文件提出,今後將有效擴大新能源外送規模,2025年底前,新能源外送電量每年新增100億(yi) 千瓦時左右。

  油田淌“綠”

  【2021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東(dong) 東(dong) 營勝利油田考察調研時強調,石油能源建設對我們(men) 國家意義(yi) 重大,中國作為(wei) 製造業(ye) 大國,要發展實體(ti) 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裏。】

  步入勝利油田萊113區塊,記者看到,兩(liang) 個(ge) 五六米高的白色儲(chu) 罐橫置於(yu) 地上,一旁的抽油機晝夜不歇地作業(ye) 。

  “這是CCUS項目專(zhuan) 用儲(chu) 氣罐,可儲(chu) 存100噸二氧化碳。”勝利油田萊113區塊站長範少偉(wei) 說,CCUS指的是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技術,應用到石油開采領域,可實現石油增產(chan) 和碳減排雙贏,是化石能源低碳高效開發的新興(xing) 技術。


2024年8月30日,勝利油田萊113區塊CCUS項目現場。新華社記者 陳國峰 攝

  作為(wei) 一個(ge) 開發了60多年的老油田,勝利油田原油產(chan) 量保持穩中有增,探尋其基業(ye) 長青密碼,科技創新是核心。經過油田科研人員持續攻關(guan) ,CCUS技術走出實驗室,成功規模化應用,讓老油田“噴湧”新活力。

  “采油工作並非一個(ge) 區域采空就沒有油了,仍有部分原油藏在地下數千米肉眼難以辨別的岩縫中。”在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的實驗裝置前,勝利油田高級專(zhuan) 家張傳(chuan) 寶告訴記者,二氧化碳擠進岩縫孔隙,與(yu) 其中的原油實現混相,驅替出微小孔隙中的原油,同時將二氧化碳封存於(yu) 地下。

  百公裏外的山東(dong) 淄博,齊魯石化捕集的二氧化碳通過管道源源不斷輸送到勝利油田的地下油藏。2023年7月,國內(nei) 首條百萬(wan) 噸、百公裏高壓常溫密相二氧化碳輸送管道投運,突破了碳捕集、輸送、利用、封存等各環節核心技術和關(guan) 鍵設備難題。

  目前,勝利油田13個(ge) 區塊應用CCUS技術,累計注入封存二氧化碳150餘(yu) 萬(wan) 噸,平均單井產(chan) 量提升36.8%。

  走進勝利油田孤東(dong) 油區,一排排光伏麵板向陽而立,將太陽能轉化為(wei) 綠色電能,為(wei) 不遠處的抽油機輸送動力。

  電是油氣生產(chan) 的動力源,占勝利油田操作成本的1/5。過去4年間,勝利油田建成光伏發電裝機規模440兆瓦,年發綠電能力5.3億(yi) 千瓦時,推動油氣生產(chan) 用電的“含綠量”占比達23%。

  “綠色,已經成為(wei) 勝利油田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底色。”勝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勇說,勝利油田正在以打造堅韌可靠的智慧電網為(wei) 支撐,加快構建新型電力係統,用產(chan) 業(ye) “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用電結構之變,折射產(chan) 業(ye) 結構之變。

  作為(wei) 產(chan) 能和用能大戶,勝利油田統籌化石能源與(yu) 非化石能源,重塑產(chan) 業(ye) 結構,形成傳(chuan) 統油氣、新能源、綠色低碳“三大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我們(men) 始終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切囑托,依托油氣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綠色低碳融合創新產(chan) 業(ye) ,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通過綠色清潔能源供給,鞏固發展傳(chuan) 統油氣產(chan) 業(ye) ,為(wei) 油田高質量發展爭(zheng) 取更大空間。”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勝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dang) 委書(shu) 記孫永壯說。

(責編: 龍真多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