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如同時間的信使
跨越千年
用最樸實的話語
訴說未知的秘密
指引文化傳(chuan) 承的道路
2022年10月28日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
來到了安陽殷墟遺址博物館
他感慨地說
殷墟 我向往已久
90多年來
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滿懷激情
一鍬一鏟在這片古老的
土地上深耕細作
一頁一頁翻開埋藏地下
數千年的文明燦爛長卷
我們(men) 所有談到的文明
它具有極強的連續性
從(cong) 殷墟開始一直往後
所有使用的
都是甲骨文為(wei) 代表的漢文字
它始終是我們(men) 文化的載體(ti)
有很多都是像總書(shu) 記說的
日用而不覺的文化
使我們(men) 知來路 明當下 懂未來
刀筆留痕 甲骨呈奇
它是漢字之源
蘊涵中華文明基因
也是漢字之魂
綿延中華文明根脈
甲骨文當中的“中”字
其實就是一麵旗幟的樣子
在幾千年的漢字演變曆程當中
漢字的結構沒有發生過變化
這是真正的中華基因
同時也展現出來了
我們(men) 漢字一脈相承的
一個(ge) 非常顯著的特征
目前甲骨文發現總計約十五萬(wan) 片
單字數量逾4000字
但仍有近三分之二無法釋讀
它就像是祖先留給我們(men) 的
一個(ge) “通關(guan) 密碼”
隱藏著中華民族的一段隱秘曆史
密碼如何破解
文字如何複活
現代科技人員利用數字化技術
持續推動甲骨文物的保護和傳(chuan) 承
讓古老文字煥發出新生
河南正在加強文化遺產(chan) 的
活態化展示 具象化傳(chuan) 播
創新性表達
打造內(nei) 涵豐(feng) 富內(nei) 容飽滿的
文旅消費新場景 新生態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這就是對總書(shu) 記
“讓曆史文脈更好地傳(chuan) 承下去”
殷切期盼的聲聲回響
殷殷囑托,厚望如山。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先後5次赴河南考察調研,多次作出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wei) 現代化河南建設指明了方向。
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chuan) 部、河南廣播電視台大象新聞聯合攝製《回響》係列微視頻,以宣講人的視角,講述河南落實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的生動實踐。
9月21日9:00大象新聞客戶端首發
河南廣播電視台新聞頻道15:00播出
敬請關(guan) 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