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萬裏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從采砂工變身環保誌願者看生態文明建設

發布時間: 2024-10-03 11:45: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晨光熹微,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庫區漢江上遊鄖陽段,清漂船緩緩行駛。漢江清漂隊隊長肖安山緊盯水麵,將遇到的漂浮物打撈上船。“我們(men) 正在清理衝(chong) 到庫區的漂浮物。”肖安山說,以前他在庫區從(cong) 事捕魚和采砂工作,現在則成了一名環保誌願者。

  伴隨著許多人從(cong) 采砂工變身環保誌願者,丹江口庫區環境持續向好,折射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持續探索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不斷取得新成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我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wan) 裏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chan) 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我們(men) 喝著庫區的水長大,都想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守好家鄉(xiang) 的水。”肖安山回憶,前些年,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對砂石需求量大,一些人以采砂為(wei) 生,但對庫區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

  2019年,當地清理“三無”采砂船舶,規範采砂行為(wei) 。鄖陽區水利和湖泊局相關(guan) 負責人王維昌說,鄖陽區編製一係列規劃,砂石采運實現“身份證”式監管,采砂更加科學。此外,為(wei) 了守好水,十堰市有300多支誌願護水隊,注冊(ce) 的誌願者達85萬(wan) 人。

  不隻是十堰市。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持之以恒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接續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能源、運輸、用地結構……2023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細顆粒物)平均濃度30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占比約六成。

  深入推進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護治理,深入推進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越來越多河流湖泊再現水清岸綠。2023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Ⅰ—Ⅲ類)斷麵比例達89.4%,較2012年提升27.8個(ge) 百分點,長江幹流連續4年、黃河幹流連續2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

  堅持預防為(wei) 主、風險管控、水土共治,實施土壤汙染源頭防控行動,全麵禁止“洋垃圾”入境,實現固體(ti) 廢物“零進口”目標。全國受汙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管控)率達45%以上,人民群眾(zhong) 更安心。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晶瑩剔透,形如桃花,丹江口庫區近日又一次發現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對生存環境要求嚴(yan) 苛,多次在庫區現身,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的佐證。

  丹江口庫區生態環境的改善,離不開十堰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據介紹,全市67%的區域劃入水源涵養(yang) 區生態保護紅線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區,不斷健全市、縣、鄉(xiang) 、村四級河長和支溝分片包幹治理體(ti) 係,2489條大小河流配齊“管家”。

  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各地區各部門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

  創造性提出生態保護紅線製度,我國將生態功能極重要、生態極脆弱以及具有潛在重要生態價(jia) 值的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截至目前,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麵積占陸域國土麵積比例超過30%。

  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加快構建,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wan) 處,90%的陸地生態係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我國在“三區四帶”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統籌實施52個(ge)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累計生態保護修複治理麵積超過1億(yi) 畝(mu) 。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是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和人工造林麵積最大的國家。

  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ti) 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you) 勢,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ti) 係”。

  肖安山介紹,漂浮物每裝滿一船,就要運到集中處理站,由專(zhuan) 門的垃圾清運車運走。今年8月,清漂隊迎來第三艘清漂船。“新的清漂船采用自動化運行模式,配備高效的垃圾收集和處理係統,減少了對環境的二次汙染。”肖安山說,當地建立“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垃圾收運處理體(ti) 係,實現庫區清理上來的垃圾快速處理。

  守護一庫碧水,改變著十堰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目前,十堰市已關(guan) 閉轉產(chan) 規模以上企業(ye) 560家,淘汰水泥、鋼鐵、紙漿等產(chan) 能300多萬(wan) 噸,拒批高能耗、高汙染的重大項目100多個(ge) 。同時,培育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推動汽車產(chan) 業(ye) 向新能源、智能化轉型,全市已建、在建或儲(chu) 備的新型電池項目總投資超500億(yi) 元。

  良好生態環境源源不斷地釋放綠色紅利。水質變好後,許多飲料企業(ye) 來十堰丹江口市投資建廠。2023年,丹江口市水經濟產(chan) 值達140億(yi) 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截至2024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6.53億(yi) 千瓦,占總裝機的53.8%;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2023年我國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能耗、碳排放強度較2012年分別下降超過26%、35%……綠色發展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堅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導,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我們(men) 將建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li) 中國,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責編: 賈春玲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