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總書記關心的世界文化遺產|殷墟甲骨見文明

發布時間: 2024-10-09 15:06:00 來源: 新華社

  河南安陽的小屯村一帶,曾是殷商王朝中心區域。洹水由此穿行而過,蜿蜒遠去。朝代更迭,這片土地逐漸荒蕪,被後人稱作“殷墟”。

  作為(wei) 世界文化遺產(chan) ,殷墟是中國連續發掘時間最長、清理遺跡最多、出土文物最豐(feng) 富的古遺址。

  在殷墟出土的豐(feng) 富文物中,甲骨文無疑是分量最重的一類。出土的十六萬(wan) 餘(yu) 片刻辭甲骨,單字數量逾四千字,內(nei) 容涉及商朝政治與(yu) 生活的各方麵。

  “一片甲骨驚天下。”甲骨文的發現使殷墟這個(ge) 地方聞名於(yu) 世界。

  2019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他在賀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yi) 。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一代代考古工作者在這裏探尋曆史,鉤深致遠,一鍬一鏟層層揭開殷墟“真容”。甲骨文不僅(jin) 證明了商朝的存在,更讓我們(men) 對古代中國的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2022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殷墟考察。他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為(wei) 我們(men) 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

  2024年2月,首個(ge) 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考古專(zhuan) 題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新館對公眾(zhong) 開放,持續近百年的殷墟考古成果得以集中呈現。

  中華文明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wei) 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feng) 厚滋養(yang) 。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清澈的愛 隻為中國|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

    在新中國迎來75周年華誕之際,央視網《人民領袖習近平》欄目推出《看中國》特別策劃,讓我們跟著人民領袖一起致敬可親可敬的人民,禮讚日新月異的發展成就,投身民族複興的偉大事業。  [詳細]
  • 時習之|一片鹽堿地的綠色蝶變

    山東省日照市有條長約28公裏的陽光海岸綠道。近年來,日照市遵循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的原則,修複整治海岸線的同時,建設陽光海岸綠道、發展文旅產業,讓這條綠道展現秀麗風景的同時,也串起人們的幸福生活。 [詳細]
  • 清澈的愛|文明中國說·向新圖強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