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集體(ti) 會(hui) 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hui) 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的外方嘉賓時指出,要以“同球共濟”的精神,凝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廣泛共識。
今年以來,習(xi) 近平主席多次談到“同球共濟”——
4月26日,在會(hui) 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提及人類麵臨(lin) 這麽(me) 多共同挑戰,習(xi) 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古人講‘同舟共濟’,我看現在需要‘同球共濟’”;
6月28日,在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hui) 時,習(xi) 近平主席強調,“我們(men) 要以同球共濟精神珍愛和嗬護地球,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生存的樂(le) 土”;
此次會(hui) 見國際友人,習(xi) 近平主席再談“同球共濟”,強調“把我們(men) 共同生活的地球建設成一個(ge) 和平、和睦、和諧的大家庭”。
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從(cong) 會(hui) 見來訪客人,到出席國際大會(hui) ,再到同各國友好人士親(qin) 切會(hui) 麵,習(xi) 近平主席生動闡述的“同球共濟”,基於(yu) 人們(men) 普遍認同的一個(ge) 樸素事實——
“宇宙隻有一個(ge) 地球,人類共有一個(ge) 家園。”
當今時代,世界早已成為(wei)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在諸多全球性挑戰麵前,沒有一個(ge) 國家能單槍匹馬解決(jue) 問題,也沒有任何一個(ge) 個(ge) 體(ti) 可以獨善其身。唯有“同球共濟”,才能合力應對。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wei) 攝
如何“同球共濟”?中國給出的答案是——風雨同舟,榮辱與(yu) 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需要國與(yu) 國坦誠對話、共同行動,也需要人民與(yu) 人民友好交流、形成合力。正如習(xi) 近平主席在集體(ti) 會(hui) 見中指出的:“人民友好是國際關(guan) 係行穩致遠的基礎,是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的不竭動力。”
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回首來時路,中國取得的各方麵成就是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也離不開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中國也以自身發展成就為(wei) 世界創造了廣闊機遇,造福了各國人民。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中華民族是開放包容的民族,中國人民是善良友好的人民”“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為(wei) 人民服務的黨(dang) ,中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中國外交是人民的外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在這場凸顯人民友好重要意義(yi) 的會(hui) 見中,習(xi) 近平主席多次讚頌人民,展現出一位大國領導人堅定的人民立場、深厚的人民情懷。
任何一項偉(wei) 大事業(ye) 要成功都必須從(cong) 人民中找到根基、從(cong) 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來共同完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就是這樣的偉(wei) 大事業(ye) 。麵對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隻有各方真正秉持“同球共濟”精神,人類才能共同擁有一個(ge) 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
策劃:張曉鬆
主筆:馮(feng) 歆然
視覺:賈伊寧、張樹誌
新華社國內(nei) 部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