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習語品讀|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

發布時間: 2024-10-15 08:25:00 來源: 央視網

  編者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表的一係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文章,風格鮮明、思想深邃、內(nei) 涵深刻,用曆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閃耀著馬克思主義(yi) 的真理光芒。這些重要講話和文章中充滿魅力的語言,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執政理念的真實寫(xie) 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動體(ti) 現。央視網《天天學習(xi) 》欄目推出“習(xi) 語品讀”係列,以“新聞漫畫+文字品讀”的形式,帶您從(cong) 不同維度感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語言魅力。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揭示了文藝創作與(yu) 人民之間的聯係。他指出,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hui) 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一係列反喻表意強烈,引人深思,強調了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

  紮根人民、紮根生活,是文藝創作最根本、最關(guan) 鍵、最牢靠的辦法。

  回看曆史經典,北朝樂(le) 府民歌《敕勒歌》之所以傳(chuan) 之後世,正是因其以淺近明快的風格生動展現了遊牧人民熱愛家鄉(xiang) 、熱愛生活的豪情;《紅樓夢》之所以被譽為(wei) 百科全書(shu) 式的經典巨著,則源於(yu) 曹雪芹對當時社會(hui) 生活進行全麵深入的觀察與(yu) 細致入微的剖析;而魯迅能夠塑造出祥林嫂、阿Q等生動人物形象,也是因為(wei) 他深刻洞悉底層民眾(zhong) 的處境及其精神世界。

  一部好的作品,必定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ei) 涵和豐(feng) 富的情感表達,能夠令人感受到世間大愛和大道,觸動人心,激蕩共鳴,而這一切都建立在深入了解和真實反映人民生活的基礎之上。

  藝術工作者隻有腳踩堅實的大地,才能更好地放飛想象的翅膀。

  新時代,從(cong) 脫貧攻堅的壯麗(li) 畫卷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生動實踐,從(cong) 科技創新的迅猛發展到生態文明建設的紮實推進……中國人民為(wei) 美好生活不懈奮鬥的偉(wei) 大實踐,為(wei) 文藝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

  2021年初,電視劇《山海情》火遍大江南北。這部電視劇講述了在福建對口幫扶下,寧夏西海固人民易地搬遷至閩寧鎮,把“幹沙灘”變成“金沙灘”的故事。

  2021年11月,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hui) 上,回憶起自己多年前在福建工作期間向來訪的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東(dong) 高地省省長介紹我國菌草技術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這位省長一聽很感興(xing) 趣,我就派《山海情》裏的那個(ge) 林占熺去了。”

  好的文藝作品之所以能夠引發廣泛共鳴,正是因為(wei) 其既記錄了人民生產(chan) 生活的偉(wei) 大實踐,也反映了人民喜怒哀樂(le) 的真情實感。

  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同樣,人民的需要也是文藝作品的根本價(jia) 值所在。

  1942年5月,毛澤東(dong) 同誌在主持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hui) 時指出:“為(wei) 什麽(me) 人的問題,是一個(ge) 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

  2014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上強調,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從(cong) 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他指出,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這個(ge) 根本方向。

  源於(yu) 人民、為(wei) 了人民、屬於(yu) 人民,這三個(ge) 方麵共同構成了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藝工作者紮根現實生活,深入人民生活之中,從(cong) 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不斷提煉主題、萃取題材,文藝創作的大道越走越寬,文學、戲劇、電影、電視、舞蹈、曲藝等領域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電視劇《繁花》、電影《第二十條》、話劇《情係賀蘭(lan) 》、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一批密切反映時代變遷、深刻描摹現實、書(shu) 寫(xie) 普通人奮鬥的精品力作競相湧現。這些文藝作品立足中國時代變革、聚焦人民生活發展、為(wei) 人民鼓與(yu) 呼的同時,也贏得了人民一片叫好聲。

  藝術源於(yu) 生活。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強調,文藝隻有植根現實生活、緊跟時代潮流,才能發展繁榮;隻有順應人民意願、反映人民關(guan) 切,才能充滿活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wei) 有源頭活水來。

(責編: 莫幹措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