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六尺窄巷 禮讓心更寬

發布時間: 2024-10-21 14:41:00 來源: 新華社

  17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溫張吳禮讓典故,察看桐城曆史文化展陳。

  一條筆直窄巷,不過兩(liang) 米寬、百米長,既無小橋流水,也不蜿蜒深邃,卻是當地的一張文化名片。

  六尺巷,有一段引人深思的曆史故事。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張英的家人與(yu) 鄰居因宅基發生糾紛,張家寫(xie) 信向張英求助。張英在回詩中這樣道:“一紙書(shu) 來隻為(wei) 牆,讓他三尺又何妨。”收到回信,張家主動退讓三尺,鄰居深受觸動,也退讓三尺。因“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從(cong) 此揚名。

  2015年,桐城市人民法院根據“六尺巷”故事精髓,創新推出“六尺巷調解法”,以“聽、辯、勸、借、讓、和”六步調解群眾(zhong) 矛盾。在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六尺巷調解法”出現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中。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此次考察時說,來這裏看一看,很有感觸。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曆史智慧,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wei) 貴,解決(jue) 好民生問題,化解好社會(hui) 矛盾,使我們(men) 的社會(hui) 更加和諧。

  一個(ge) “和”字,成就了人們(men) 心中最“寬”的街巷。走完六尺巷隻需一分鍾,其中浸潤的哲學智慧卻跨越時空。古為(wei) 今用,六尺巷中天地寬。

  策劃:孫誌平、樊華

  統籌:劉佩

  編導:張南琦、李林欣

  記者:李林欣、楊誌剛、屈彥、白斌、黃博涵

  素材支持:桐城市委宣傳(chuan) 部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