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是我國北方傳(chuan) 統的漁獵民族,主要居住在鬆花江、黑龍江和烏(wu) 蘇裏江流域,他們(men) 依山而獵、沿江而漁。赫哲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就通過伊瑪堪這種說唱藝術記錄自己的民族曆史。
2016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黑龍江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xiang) 八岔村,他參觀了赫哲族民俗展,觀看了赫哲族伊瑪堪說唱教學,讚揚赫哲族曆史悠久、文化豐(feng) 富,特別是漁獵技能高超、圖案藝術精美、伊瑪堪說唱很有韻味。
伊瑪堪內(nei) 容豐(feng) 富多彩,形式上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以說為(wei) 主,側(ce) 重於(yu) 表現英雄和赫哲族人的創世傳(chuan) 說。“小唱”以唱為(wei) 主,比較側(ce) 重抒情。
隨著傳(chuan) 承人逐漸年邁和語言環境的逐漸消失,伊瑪堪這一古老的說唱藝術形式,一度麵臨(lin) 後繼無人的窘境。2006年,赫哲族伊瑪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關(guan) 心民族文化保護和傳(chuan) 承,他深刻指出:“各民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幹壯才能枝繁葉茂。”
隨著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力度加大,各級政府對伊瑪堪的保護和傳(chuan) 承工作駛入“快車道”,構建了“國家、省、市、縣”四級伊瑪堪非遺傳(chuan) 承體(ti) 係,建立伊瑪堪傳(chuan) 習(xi) 所,繼續傳(chuan) 唱赫哲英雄的故事。
赫哲人在新時代唱出新旋律,神秘動聽的伊瑪堪從(cong) 小漁村走上大舞台,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赫哲族的文化魅力。
策劃:孫誌平、樊華
統籌:劉佩
編導:曹彥語、朱雯鈺
記者:曹曉麗(li) 、何山
海報:胡心懿
配音:王帥龍
鳴謝:黑龍江省同江市委宣傳(chuan) 部
黑龍江省撫遠市委宣傳(chuan) 部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