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學習(xi) 在上海楊浦區,有一棵無形的“老楊樹”,它不僅(jin) 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也承載著生活在這裏的老人家們(men) 對黨(dang) 的深厚感情和對這座城市的自豪與(yu) 熱愛。
2019年11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上海楊浦區濱江公共空間楊樹浦水廠濱江段“人人屋”黨(dang) 群服務站考察,了解基層黨(dang) 建和公共服務情況。
當時,年近90歲的老黨(dang) 員、老勞模黃寶妹向總書(shu) 記介紹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見證了上海從(cong) 舊中國到新中國再到新時代的巨大變化,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感到無比自豪。
總書(shu) 記鼓勵她多向年輕人講一講,堅定他們(men)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
△ 2023年11月17日,上海市民正在位於(yu) 楊浦濱江岸線的“人人屋”黨(dang) 群服務站參觀。
為(wei) 了踐行總書(shu) 記囑托,楊浦區委老幹部局決(jue) 定成立一個(ge) 由退休老同誌組成的宣講團隊,深入街道社區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弘揚城市精神。於(yu) 是,“老楊樹宣講匯”應運而生。
“老楊樹宣講匯”由長期工作生活在上海楊浦區的老幹部、老戰士、老專(zhuan) 家、老教師、老模範組成,主要麵向基層群眾(zhong) 開展黨(dang) 的創新理論、人民城市理念等宣講活動。
老同誌是黨(dang) 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親(qin) 身經曆了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發展曆程,更懂得黨(dang) 的初心和使命。同時,他們(men) 在不同職業(ye) 、不同崗位長期工作和生活所積累的豐(feng) 富的人生經曆和經驗,對於(yu) 引導青年一代堅定理想信念、像父輩祖輩那樣為(wei) 美好生活而不懈奮鬥有著重要作用。
△ 2024年10月1日,中共一大紀念館舉(ju) 行“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國慶主題教育活動。
2020年6月23日,“老楊樹宣講匯”首講由黃寶妹進行宣講直播。黃寶妹曾是一名紡織女工,也是新中國第一代全國勞模。她分享了自己以“讓全國人民穿好衣”為(wei) 理想,“衣”心織夢、“衣”生為(wei) 國、堅守崗位、無私奉獻的奮鬥故事,吸引了5000餘(yu) 人在線觀看,讓年輕一代深受觸動。有網友留言,“知史愛黨(dang) ”“接好前輩的接力棒”。
上海楊浦區“老楊樹宣講匯”以老同誌一輩子的奮鬥故事為(wei) 宣講素材,結合楊浦區創新轉型發展曆史變遷進行生動闡釋,帶動更多老市民、新市民積極參與(yu) 到城市建設和治理中,把跨越不同年代的“你和我”變成共同奮鬥的“我們(men) ”,把“要我做”變為(wei) “一起做”,推動實現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 2023年11月17日,市民遊客在上海楊浦濱江岸線觀光拍照。
截至今年3月,“老楊樹宣講匯”已開展2500場宣講活動,受眾(zhong) 覆蓋25萬(wan) 人次。宣講隊在推進傳(chuan) 承紅色文化、弘揚城市精神、促進社會(hui) 治理和人民城市建設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城市宛如一個(ge) “大家庭”,唯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讓“大家庭”越來越美好。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老楊樹宣講匯”全體(ti) 同誌的回信中所期望:“希望你們(men) 繼續講好身邊的生動故事,帶動更多市民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積極參與(yu) 城市建設和治理,共建和諧美麗(li) 城市,共創幸福美好生活。”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製丨王敬東(dong)
主 編丨李璿
編 輯丨孫曉媛
設 計丨張紫曦
校 對丨李珊珊 李丹 婁郝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支 持丨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hu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