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北省孝感市考察了雲(yun) 夢縣博物館,了解當地加強文物保護研究利用等情況。
雲(yun) 夢縣位於(yu) 湖北省中部偏東(dong) ,是湖北麵積最小的縣,卻是文物大縣。這裏曾出土大量的秦漢簡牘,其中以睡虎地秦簡最為(wei) 知名,雲(yun) 夢因此也有了“秦簡聖地”“簡牘之鄉(xiang) ”的美譽。
為(wei) 講述好簡牘在中華文明傳(chuan) 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總台首次聚焦簡牘,2023年策劃推出了大型文化節目《簡牘探中華》,讓冷門“絕學”真正熱起來。《簡牘探中華》從(cong) 簡牘的刀筆留痕處打開曆史畫卷,通過“實地尋訪+實景戲劇+文化訪談”的創新表達,“簡”述曆史,“牘”懂中華。
讓我們(men) 跟著總書(shu) 記的腳步,從(cong) 片片簡牘中,感受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和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沉睡千年
睡虎地秦簡驚世重現
1975年底,考古學家在雲(yun) 夢縣睡虎地發掘出12座戰國晚期至秦代的墓葬。隨著11號秦墓的開啟,人們(men) 驚奇地看見,千餘(yu) 片竹簡層層疊壓,有序擺放在墓主人周圍,竹簡上的字跡清晰可見,這是中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的秦簡。
155枚竹簡,約4萬(wan) 字,這是墓主人“喜”在生前收集、摘抄、記錄的“工作材料”,內(nei) 容包括《編年記》《秦律十八種》《法律答問》《為(wei) 吏之道》等,涉及秦國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軍(jun) 事等多個(ge) 方麵。其中的《秦律十八種》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備的古代法律文獻,從(cong)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到倉(cang) 庫事務,從(cong) 貨幣管理到驛傳(chuan) 供給飯食,都有明確規定。其法律條文、法理邏輯等方麵的新發現,對研究我國古代法製史具有重要意義(yi) 。
睡虎地秦簡揭開了秦律的神秘麵紗,讓秦國曆史“活”了起來,曾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簡牘探中華》之《雲(yun) 夢睡虎地秦簡》,展現了秦朝開啟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曆程,節目記載了“秦王掃六合”時士兵“黑夫”和“驚”的兩(liang) 封家書(shu) 。這是截至目前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家書(shu) 實物,承載著名不見經傳(chuan) 的普通士兵對家人的牽掛思念,讓年輕人深切感受到“家書(shu) 抵萬(wan) 金”的內(nei) 涵。
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王先福在節目中第一次向外界公布了雲(yun) 夢睡虎地秦簡主人“喜”的3D複原像。相貌端正、身材勻稱、有點高低肩……這位秦朝小吏的形象很快刷屏全網,網友們(men) 紛紛表示,想要實地打卡目睹“大秦打工人”的真容。
尋根溯源
實證中華文脈傳(chuan) 承
如果不從(cong) 源遠流長的曆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簡牘探中華》以考古視角聚焦簡牘,除雲(yun) 夢睡虎地秦簡,還通過裏耶秦簡、天回醫簡、懸泉漢簡、銀雀山漢簡、武威漢簡等代表性簡牘的呈現,挖掘文物的多重價(jia) 值,展現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翻閱簡牘就是打開古代的“百科全書(shu) ”——曆史地理、風土人情、社會(hui) 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民族交流……包羅萬(wan) 象,應有盡有。
居延漢簡:居延漢簡是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經多次發掘出土於(yu) 漢代居延地區的簡牘,內(nei) 容涉及軍(jun) 事、政治、經濟、社會(hui) 等各方麵,被譽為(wei) 漢代邊塞屯戍生活的百科全書(shu) ,其中也有許多有趣的記載:軍(jun) 犬,是2000年前漢代邊塞戰士們(men) 防禦敵人和守衛糧倉(cang) 的好幫手,居延漢簡不僅(jin) 記載了戍邊吏卒與(yu) 軍(jun) 犬的互動,還記載了漢代“鏟屎官”的工作畫麵。
張家山漢簡:張家山漢簡共計2000餘(yu) 枚,是探析西漢初期社會(hui) 百態的第一手資料,包括大量的法律類文獻、中國早期數學著作之一《算數書(shu) 》、首次出土的醫學典籍《引書(shu) 》《脈書(shu) 》、相傳(chuan) 為(wei) 伍子胥兵法的《蓋廬》等許多早已失傳(chuan) 的典籍。張家山漢簡的《引書(shu) 》是我國最早的導引學專(zhuan) 著典籍,其中記載了2000多年前的“眼保健操”。
天回醫簡:作為(wei) 四川地區首次發現的竹簡類文物,天回醫簡是迄今為(wei) 止內(nei) 容最豐(feng) 富、最能係統反映秦漢時期醫學麵貌的出土醫學文獻。除部分文書(shu) 散簡和律令遺文外,這批醫簡主要包含八種醫書(shu) ,涉及經脈、髒腑、腧穴等醫學內(nei) 容。石脂、細辛、陳茱萸、桔梗、厚樸、防風……天回醫簡中的藥名不僅(jin) 體(ti) 現出各種藥材的特點,還不失中文美感,蘊含著中國人骨子裏獨有的浪漫。
銀雀山漢簡:銀雀山漢簡共計4900多枚,以《六韜》《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古代兵書(shu) 為(wei) 主,是中國先秦時期軍(jun) 事思想的集大成者。《孫子兵法》作者是誰?孫武、孫臏是否為(wei) 同一人?《孫臏兵法》是否存在?諸如此類的問題千年來爭(zheng) 論不休,直到銀雀山漢簡出土,實證孫武和孫臏都存在!
簡牘,為(wei) 中華文明的繁榮興(xing) 盛、中外文明的交流融合提供了豐(feng) 富的實物佐證,也讓人們(men) 從(cong) 另一個(ge) 獨特視角窺見曆史的細節。透過簡牘,一個(ge) 個(ge) 真實、鮮活的曆史故事跨越千年,躍然眼前。節目在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央視頻、央視網等平台播出後,受到社會(hui) 各界廣泛關(guan) 注和好評,電視端首重播累計觸達7.27億(yi) 人次,視頻播放量超1.1億(yi) 次,400多個(ge) 話題登上熱搜熱榜,多家海外媒體(ti) 機構要求譯製播出。
隨著釋讀和研究的深入,簡牘中蘊藏的文化密碼不斷被破譯,多元一體(ti) 的中華文明更加真切、鮮活。在探尋中華文明延續的過程中,人們(men) 更可從(cong) 中深切感悟文化歸屬與(yu) 文化自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