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第二個(ge) 金色十年的開局之年。今年以來,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含金量越來越高,在高質量發展中開拓出一條造福世界的發展繁榮之路,鋪展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壯美畫卷。
這兩(liang) 天,一批來自中國的汽車等商品運抵秘魯錢凱港。與(yu) 此同時,一筐筐秘魯的藍莓、牛油果等特色產(chan) 品也在不斷發往中國。
半個(ge) 月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同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在利馬總統府以視頻方式共同出席錢凱港開港儀(yi) 式。錢凱港位於(yu) 秘魯首都利馬以北80公裏,是中秘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開港後,中秘間單程海運時間將縮短至23天,節約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將為(wei) 秘魯創造逾8000個(ge) 直接就業(ye) 機會(hui) 。
此次拉美之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巴西總統盧拉共同宣布,將中巴關(guan) 係定位提升為(wei) “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ti) ”,同時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巴西發展戰略對接,重點在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金融、能源轉型、航天等領域拓展深化合作,標誌著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布局在拉美地區全麵展開。
2013年秋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訪問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ya) 時,先後提出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重大倡議。10多年來,從(cong) 三次主持召開“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hui) ,到舉(ju) 辦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從(cong) 確立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追求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目標,到宣布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共建“一帶一路”作出頂層設計和謀篇布局,不斷豐(feng) 富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刻內(nei) 涵。
今年,在地方考察時,總書(shu) 記多次叮囑各地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沿海地區要大力推動自由貿易區聯動創新,建設好製度型開放示範區。西部地區要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動沿線地區開發開放;在多個(ge) 重要國際場合,總書(shu) 記強調,要攜手各方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不斷走深走實,擴大經貿投資合作,提升互聯互通水平。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倡導和部署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從(cong) 無到有,蓬勃發展,取得豐(feng) 碩成果。中老鐵路、匈塞鐵路、雅萬(wan) 高鐵等一批標誌性項目相繼建成。得益於(yu) 共建“一帶一路”,馬爾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塞內(nei) 加爾幹旱地區村民飲水更安心、孟加拉國帕德瑪巴瑞村結束了不通電的曆史……一個(ge) 個(ge) 標誌性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生根。
今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我國與(yu) 埃及、尼日利亞(ya) 等多個(ge) 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目前,已與(yu) 150多個(ge) 國家和30多個(ge) 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今年,中歐跨裏海直達快運正式開通,首次搭建起了連接亞(ya) 歐大陸、跨越裏海的嶄新運輸通道。“絲(si) 路海運”航線新增10條,目前已通達46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45個(ge) 港口;“空中絲(si) 綢之路”越飛越寬,航線覆蓋全球200多個(ge) 城市;中歐班列越跑越密,累計開行突破10萬(wan) 列,服務網絡基本覆蓋亞(ya) 歐大陸全境。
“一帶一路”人文交流新畫卷也在不斷繪就。今年,中國宣布未來將在非洲建設10個(ge) 魯班工坊,中國與(yu) 全球30個(ge) 國家合作共建的34個(ge) 魯班工坊,已經開始為(wei) 合作國培養(yang) 大量的技術技能人才。
今年,我國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和投資規模穩步擴大。前10個(ge) 月,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6.94萬(wan) 億(yi) 元,增長6.2%。我國企業(ye) 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超1萬(wan) 億(yi) 元,增長17.1%。
如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僅(jin) 為(wei) 各國開拓出一條通向共同繁榮的機遇之路,更為(wei) 中國開放發展開辟了新天地,西部地區從(cong) 開放“末梢”變成開放前沿。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區外貿進出口近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9%,增速居各區域之首。
新征程上,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攜手世界,共同書(shu) 寫(xie) 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的絲(si) 路時代新篇,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