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我國第11個(ge) 國家憲法日。2024年“憲法宣傳(chuan) 周”活動正在全國開展,主題為(wei)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
改革和法治相輔相成,相伴而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生動比喻:“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liang) 翼、車之兩(liang) 輪。”“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這就是我們(men) 說的改革和法治是兩(liang) 個(ge) 輪子的含義(yi) 。”
△2024年10月29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在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開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一個(ge) 多月前,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深刻闡明改革和法治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關(guan) 係,為(wei) 抓好改革落實提供重要方法指導、實踐指南。
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
一般而言,改革是“破”,法治是“立”。如何做到二者相統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科學立法是處理改革和法治關(guan) 係的重要環節。要實現立法和改革決(jue) 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yu) 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發展需要。”
△位於(yu)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橋林街道的公園景觀
水清岸綠、魚躍鳥飛,長江流域美景回歸。2021年3月1日,我國首部流域法——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依法治江進入新階段。如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成為(wei) 全社會(hui) 共識。
南海之濱,海南自貿港建設如火如荼。2021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通過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以法治之力推動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2024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法,對保障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成果,促進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和發展農(nong) 民群眾(zhong) 利益、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具有重要意義(yi) 。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對新的曆史條件下全麵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提出堅持全麵依法治國,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重大改革於(yu) 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wei) 法律製度。
法治為(wei) 深化各領域各方麵體(ti) 製機製改革保駕護航,推動各方麵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進一步深化法治領域改革,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
法治建設是一場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解決(jue) 法治領域突出問題,根本途徑在於(yu) 改革。如果完全停留在舊的體(ti) 製機製框架內(nei) ,用老辦法應對新情況新問題,或者用零敲碎打的方式來修修補補,是解決(jue) 不了大問題的。
△2024年5月3日,遊客在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博物館參觀。
以文物保護法的修訂為(wei) 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工作,推動我國文物保護狀況不斷改善,文物資源內(nei) 涵擴大,文物保護成效彰顯。
同時,文物工作也麵臨(lin) 著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通過修訂文物保護法進一步提升文物工作的法治化、規範化、製度化水平,為(wei) 推進實現文物領域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法治支撐。
今年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二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一係列新經驗新做法寫(xie) 入法律,標誌著我國文物保護進入依法治理的新階段。
改革勢如破竹,法治固本強基。
推行員額製改革,讓司法力量集中到辦案一線;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全覆蓋” ;公安政務服務深入推進“一窗通辦”“全程網辦”“跨省通辦”……新時代以來,一係列想了很多年、講了很多年但沒有做成的法治領域改革破局前行。
為(wei) 了“老百姓的獲得感”
我們(men) 黨(dang) 推進全麵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而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nei) 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改革和法治相統一,要求平等保護全體(ti) 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把反映人民意願、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法治體(ti) 係建設和改革工作全過程各方麵。
△山東(dong) 青島“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宣傳(chuan) 展板
2018年3月11日,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高票表決(jue) 通過。
“憲法是人民的憲法,憲法修改要廣察民情、廣納民意、廣聚民智,充分體(ti) 現人民的意誌。”從(cong) 憲法修改工作啟動之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明確要求,必須貫徹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
首輪征求意見,各地區各部門和黨(dang) 外人士共提出2639條修改意見。從(cong) 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到人民團體(ti) ,從(cong) 黨(dang) 員幹部到黨(dang) 外人士,各方一同貢獻智慧和力量,讓憲法更加適應時代需要,回應人民呼聲。
今年5月,在企業(ye) 和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上,當有學者發言提到“接下來的這輪改革,力爭(zheng) 讓更多群體(ti) 有更強的獲得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讚許道:“這句話正是點睛之筆,老百姓的獲得感是實實在在的。”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二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將於(yu) 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學前教育法將“國家建立健全學前教育保障機製”“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等明確寫(xie) 入法條,回應了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提出的“健全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zhuan) 門教育保障機製”“有效降低生育、養(yang) 育、教育成本”等改革舉(ju) 措,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新期待。
△海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
改革,大潮奔湧;法治,固本強基。
新征程上,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麵深化改革與(yu) 全麵依法治國齊頭並進,改革在法治護航下更加有力,法治在改革推動中更加健全,必將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總監製丨閆帥南 王姍姍
監製丨耿誌民
製片人丨興(xing) 來 寧黎黎
執筆丨楊彩雲(yun)
視覺丨江雨航
審校丨張亞(ya) 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