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個(ge) 老基層。我對基層工作非常牽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基層幹部一直有著深厚的感情。
在浙江工作期間,他以“擠海綿”的精神抽出時間深入基層調研,與(yu) 基層幹部談心談話,鼓勵並指導他們(men) 幹事創業(ye) 。
執政重在基層,工作傾(qing) 斜基層,更多關(guan) 愛基層,激發基層攻堅克難活力——20多年來,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廣大幹群共同努力,之江大地發生了長遠且深刻的變化,在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基層工作,把關(guan) 心關(guan) 愛源源不斷傳(chuan) 遞到基層,持續整治形式主義(yi) 為(wei) 基層減負,讓基層幹部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服務群眾(zhong) 上,持續加強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號角已經吹響,如何做好基層工作這篇大文章?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浙江工作期間的足跡,《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一路追尋。
茶工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杭垓鎮的生態茶園裏采摘明前茶(2023年4月2日攝)夏鵬飛 攝
執政重在基層
溫州瑞安市,飛雲(yun) 江南岸,多年拆改騰挪的空間打造出瑞安“新外灘”,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先後落地,寫(xie) 字樓鱗次櫛比,人居環境不斷提升。
“幹部放開手腳不斷攻堅克難,幹事創業(ye) 狀態得到充分激發,這些都離不開當年那場重要的座談會(hui) 。”瑞安市飛雲(yun) 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黃領輝說。
2004年12月26日,在參加完溫福鐵路(浙江段)開工儀(yi) 式後,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冒雨來到瑞安看望基層幹部,調研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在隨後召開的基層幹部座談會(hui) 上,他說,“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重視基層的黨(dang) ”。
一則習(xi) 近平與(yu) 村支書(shu) 真情交往的故事,仍在之江大地傳(chuan) 為(wei) 佳話。
2005年10月5日,溫州市永嘉縣後九降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鄭九萬(wan) ,因過度操勞導致腦動脈瘤破裂,顱內(nei) 出血的他暈倒在家中。村民們(men) 背著他,連夜走山路輾轉送到醫院,短時間內(nei) 極盡所能籌到第一次手術所需的6萬(wan) 多元。
“老百姓心中那杆秤稱出了一名基層黨(dang) 員幹部的分量。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深刻揭示了‘老百姓在幹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幹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豐(feng) 富內(nei) 涵”。《之江新語》先後發表《要善於(yu) 抓典型》《困境之中見精神》《一切為(wei) 民者,則民向往之》等多篇文章,褒揚鄭九萬(wan) 作為(wei) 一名基層黨(dang) 員的為(wei) 民情懷。
“他的事跡雖然很平凡,但平凡之中見偉(wei) 大,細微之處見精神。他的事跡,是幾十年如一日紮紮實實幹出來的,是來自於(yu) 群眾(zhong) 、得到群眾(zhong) 認同的,是可親(qin) 、可敬、可學的典型。”字裏行間,習(xi) 近平對基層黨(dang) 員幹部的深情厚誼不言而喻。
“把基層的工作做好,這樣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要持續夯實基層基礎,推進以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不同場合反複強調基層之於(yu) 鞏固執政基礎的重要性。
這樣的重要理念和要求,旨在建強基層陣地、激發基層活力、凝聚基層群眾(zhong) 。
2024年11月初,位於(yu) 杭州市上城區丁蘭(lan) 街道明珠社區的聯合新苑小區,二次供水改造項目曆經半年時間正式通水。1100多戶居民由此告別了老舊供水管網,喝上更加健康的飲用水。這是杭州全市首個(ge) 公租房二次供水改造民生實事項目。
“這個(ge) 項目能落地,實在不容易!”明珠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方曉晶感觸頗深。
聯合新苑屬於(yu) 獨立產(chan) 權的市級保障性住房,低保、低收入、殘疾人等特殊情況群眾(zhong) 比例較高。一直以來,老舊的供水係統困擾著居民。積極回應社區居民的迫切需求,明珠社區黨(dang) 委組織黨(dang) 員幹部跑部門爭(zheng) 取資金支持,協調相關(guan) 部門多次現場勘查,入戶爭(zheng) 取居民理解,全流程跟進推動項目,最終幫助這個(ge) 小區成功完成改造。
“社區黨(dang) 組織紮根基層一線,直接麵對居民急難愁盼事,必須站穩群眾(zhong) 立場,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切實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不斷提升基層黨(dang) 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方曉晶說。
建強基層陣地,持續推進民生實事建設,以共同富裕夯實善治基礎……如今,明珠社區這樣的基層黨(dang) 建故事每天都在之江大地發生。截至2023年底,浙江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總數為(wei) 442.8萬(wan) 名;全省有基層黨(dang) 組織25.4萬(wan) 個(ge) ,比2022年底淨增0.3萬(wan) 個(ge) ,增幅為(wei) 1.2%。不斷壯大的基層黨(dang) 組織,讓基層煥發創新活力,激勵各行各業(ye) 幹部群眾(zhong) 堅定信心、鼓足幹勁,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努力奮進。
浙江省麗(li) 水市蓮都區雙黃鄉(xiang) 中心小學的學生在吃營養(yang) 餐(資料照片 )項文俊 攝
工作傾(qing) 斜基層
走進金華市武義(yi) 縣俞源鄉(xiang) 新九龍山村,村口一幢整潔寬敞的村務辦公大樓吸引了記者的注意。當地村幹部說,這幢辦公樓當年能順利完工,要感謝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習(xi) 近平。
21世紀初,由於(yu) 村莊地處偏僻,村裏資金緊張,新九龍山村的辦公用房遲遲建不起來。這樣的問題還不是個(ge) 例。
習(xi) 近平對“無處辦公”的問題很重視。他說,“村級黨(dang) 組織沒有固定活動場所,會(hui) 嚴(yan) 重影響基層執政能力建設,必須把這個(ge) 問題解決(jue) 好!”
在他的直接關(guan) 心下,一場關(guan) 於(yu) 村級黨(dang) 組織活動場所的摸底式排查就此展開。調查結果顯示,當時浙江有8000多個(ge) 村黨(dang) 組織或多或少存在“無處辦公”問題,比例接近四分之一。這次調查後,相關(guan) 部門迅速行動,立整立改。
很快,武義(yi) 縣將該村列入首批集體(ti) 經濟薄弱村村級組織辦公場所建設計劃,村裏建起一幢三層辦公樓。“村辦公場所的建成,圓了我們(men) 的夢!”2005年11月8日,村支書(shu) 田華平代表全村黨(dang) 員,心情激動地給習(xi) 近平寫(xie) 信報喜。近二十年過去,如今,九龍山村的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漂亮的洋樓、整潔的街道,在村裏隨處可見,村民們(men) 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注基層幹部所思、所想、所盼,支持鼓勵他們(men) 幹事創業(ye) 。
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鄉(xiang) 鎮幹部隊伍建設的若幹意見》,要求加大選拔使用鄉(xiang) 鎮幹部力度,注重從(cong) 具有鄉(xiang) 鎮工作經曆的人員中選拔鄉(xiang) 鎮領導幹部。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dang) 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大從(cong) 優(you) 秀社區工作者中招錄(聘)公務員或事業(ye) 單位工作人員、選拔街道幹部力度。
“在村裏工作多年,感受到發展通道越來越寬。我相信,隻要肯幹、實幹,就一定會(hui) 有收獲。”金華市金東(dong) 區澧浦鎮灣塘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潘小峰告訴記者,2023年下半年,他通過統一考試獲得事業(ye) 編製,這離不開金東(dong) 區麵向村級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推出的新政策。當地首次從(cong) 優(you) 秀村級黨(dang) 組織書(shu) 記中招聘事業(ye) 編製人員,有效拓寬了村社帶頭人發展空間,大幅提升了基層幹部的勁頭與(yu) 熱情。
工作傾(qing) 斜基層,厚植基層基礎,需要引導幹部隊伍樹立正確政績觀,持續轉變作風、創新方法,更好為(wei) 民造福。
《之江新語》這樣寫(xie) 道:一定要堅持以人為(wei) 本,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和群眾(zhong) 觀,努力在為(wei) 民動真情、謀利出實招中,把“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的本質要求落到實處。
為(wei) 民辦實事長效機製,是觀察浙江幹部政績觀的鮮明窗口。2004年,浙江省謀劃針對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建立為(wei) 民辦實事長效機製,在全國率先出台《關(guan) 於(yu) 建立健全為(wei) 民辦實事長效機製的若幹意見》。
20年來,浙江接續建立健全為(wei) 民辦實事長效機製,堅持新增財力的2/3以上用於(yu) 改善民生,注重做實“潛績”,推動為(wei) 民辦實事項目落地生根。
中午就餐時間,麗(li) 水市蓮都區水東(dong) 小學師生準時走進食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還可以領取免費營養(yang) 餐。除飯菜外,學校還提供“一蛋一奶”,保證青少年在成長期有充足營養(yang) 。
2004年,浙江省教育廳推出農(nong) 村教育“四項工程”,其中就包括愛心營養(yang) 餐工程。2007年,愛心營養(yang) 餐工程納入浙江省政府“為(wei) 民辦實事”十大民生項目之一,為(wei) 全省30萬(wan) 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愛心營養(yang) 餐。這一政策一直延續至今。
“學生餐飲方麵的投入,很多時候是不容易被‘看見’的。但它與(yu) 每一個(ge) 家庭息息相關(guan) ,能讓每一個(ge) 孩子都有幸福感。這,就是我們(men) 的政績。”麗(li) 水市蓮都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東(dong) 洲街道黃公望村梅花樁農(nong) 家樂(le) ,黨(dang) 員誌願者在了解從(cong) 業(ye) 人員的需求(資料照片)徐昱 攝
更多關(guan) 愛基層
如今,從(cong) 台州市椒江區的碼頭坐上快船,不到2小時就能到達29海裏外的大陳島。新能源巴士載著遊客在島上自由穿梭,漁家樂(le) 沿著靚麗(li) 的海岸線排開,風力發電機迎著海風旋轉不停……好一顆讓人心曠神怡的“東(dong) 海明珠”。
麵積不足15平方公裏的大陳島,不僅(jin) 是一江山島戰役的見證,也留下了青年墾荒隊的傳(chuan) 奇。
2006年8月29日,習(xi) 近平從(cong) 椒江碼頭坐船一路向東(dong) ,登上大陳島。在島上,他專(zhuan) 門了解基層幹部的工作條件、生活保障等情況。聽說島上正在翻修辦公樓,他要去看一看。聽說島上辦公條件有了一定改善,但幹部宿舍條件仍舊很艱苦,他特意叮囑:“要加快宿舍改造,今後如果碰到困難,盡管找我。”
此後的十幾年間,大陳島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持續優(you) 化,黨(dang) 員幹部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意誌,接力走好新“墾荒路”。
2024年金秋的一天,記者來到大陳鎮鎮政府旁邊的幹部宿舍,看到這裏的單人間簡樸而溫馨,露台、活動區等功能區域一應俱全。
“我兩(liang) 年前搬到這裏。這已經是我在島上的第三次‘搬家’。”紮根大陳島近二十年的鎮幹部葉洪明說,“這些年來,我們(men) 工作生活條件持續改善。幹部們(men) 牢記囑托,努力把大陳島建設得更好。”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一係列關(guan) 心關(guan) 愛基層幹部的舉(ju) 措在全國各地落實落細。2024年6月召開的全國公務員工作推進會(hui) 再次強調,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更加注重充實基層、穩定基層、關(guan) 愛基層,建好建強基層公務員隊伍。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xi) 近平曾提出,要“讓上級拿出一部分力量分擔基層的工作”。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親(qin) 自部署推動下,中央層麵整治形式主義(yi) 為(wei) 基層減負專(zhuan) 項工作機製建立起來。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解決(jue) 形式主義(yi) 突出問題為(wei) 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wei) “基層減負年”。全國各地持續發力,著力解決(jue) 了一批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突出問題。
2024年2月,浙江省委層麵整治形式主義(yi) 為(wei) 基層減負專(zhuan) 項工作機製會(hui) 議召開,強調把基層減負和基層治理貫通起來,把正麵引導和負麵警示結合起來,把減負工作成效與(yu) 基層獲得感統一起來,推動整治形式主義(yi) 為(wei) 基層減負工作真正服務基層,讓基層真實有感。
“為(wei) 基層減負,除了考核數量上的縮減,考核質效也不斷提升。”金華市磐安縣委組織部幹部科科長張利鋒說,2024年以來,磐安對所有考核指標進行了精簡和科學化製定,縮減掉20%的指標。此外,減少開會(hui) 、台賬等形象指標,更注重工作實效。
2005年4月10日,金華東(dong) 陽市清理非法搭建統一行動指揮部,組織清理畫水鎮竹溪工業(ye) 功能區路口的非法搭建竹棚時,個(ge) 別別有用心者煽動群眾(zhong) 圍堵。
19天之後,在省委專(zhuan) 題學習(xi) 會(hui) 結束時,習(xi) 近平特意提到這次事件。他說:“氣可鼓而不可泄。各方尤其是基層幹部的積極性,是推進發展的動力”“特別是在發生問題時,要敢於(yu) 為(wei) 基層擔責任,積極支持基層幹部化解矛盾、解決(jue) 問題”。
旗幟鮮明的態度,給當地幹部繼續開展工作鼓了勁,更讓他們(men) 感受到了組織對基層幹部的關(guan) 愛和支持。事件發生後,金華、東(dong) 陽兩(liang) 級黨(dang) 委和政府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讓事件得到妥善解決(jue)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關(guan) 心推動下,全國各地對幹部隊伍堅持嚴(yan) 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堅持“三個(ge) 區分開來”,更好激發廣大黨(dang) 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濃厚氛圍和生動局麵。
“剛受處分時,我在單位不敢和同事打招呼,心理負擔很重。還好組織沒有放棄我,讓我卸下‘包袱’,重拾信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牢記組織叮囑,用行動回報信任!”麵對寧波市北侖(lun) 區紀委監委和區委組織部的聯合回訪同誌,該區一位街道幹部吳某某頗為(wei) 激動。
此前,他因違反工作要求受到政務記過處分,一度情緒低落,工作熱情也大不如前。北侖(lun) 區紀委監委為(wei) 此製定個(ge) 性化回訪方案,多次向他的分管領導和同事了解情況,引導他正確麵對曾經的錯誤和處分。經過多次談心談話,吳某某放下思想包袱,積極投入街道拆遷安置工作,獲得領導和同事好評。2024年,他得到進一步使用。
北侖(lun) 區紀委監委案審室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4年,該區開展回訪教育人數總計140人,先後有6名黨(dang) 員幹部得到提拔或進一步使用。
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製,浙江著力探索。浙江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謝誌遠介紹,浙江於(yu) 2016年出台《關(guan) 於(yu) 完善改革創新容錯免責機製的若幹意見》;2023年,製定出台《浙江省深化落實“三個(ge) 區分開來”要求健全容錯糾錯機製激勵幹部擔當作為(wei) 實施辦法》,對容錯糾錯的具體(ti) 情形、適用範圍、操作程序、責任落實等作出明確規定,為(wei) 擔當者擔當、為(wei) 負責者負責、為(wei) 幹事者撐腰。
浙江省紀委副書(shu) 記、省監委副主任陳澄表示,浙江堅持實事求是、依規依紀依法,既注重運用好從(cong) 輕、減輕情節,做好容錯糾錯工作,引導幹部甩開膀子加油幹、大膽幹、科學幹;又對違紀違法幹部嚴(yan) 肅追責問責,確保真管真嚴(yan) 、敢管敢嚴(yan) 、長管長嚴(yan) 。
浙江省諸暨市趙家鎮泉畈村村幹部和黨(dang) 員誌願者在台風來臨(lin) 前轉移危舊房裏的老人(2024年9月19日攝)徐昱 攝
激發基層攻堅克難活力
衢州江山市鳳林鎮白沙村,是一個(ge) 2002年因水庫建設從(cong) 高山裏搬遷出來的移民村。
2004年10月10日,習(xi) 近平同誌考察白沙村。他在白沙村老會(hui) 計毛兆豐(feng) 家看到了1991年出版的《白沙村誌》。閱讀後,他鼓勵作者毛兆豐(feng) :“你們(men) 白沙人做得不錯嘛,你還要努力啊,把村裏搬遷的大變化寫(xie) 進新村誌裏去!”
習(xi) 近平一直重視地方誌。到浙江工作後,每到一個(ge) 地方調研,習(xi) 近平都會(hui) 讓當地準備縣誌,往往翻閱至後半夜。第二天與(yu) 大家的交流座談,也經常以縣誌裏的內(nei) 容為(wei) 話頭。
進一步提高幹事創業(ye) 本領能力,首先要有豐(feng) 富的知識儲(chu) 備,通過“多讀書(shu) 、讀好書(shu) ”了解基層情況、掌握工作方法,是必要條件。如今,由《白沙村誌》延續而來,白沙村已經四修村誌,持續為(wei) 村莊變遷和鄉(xiang) 土風俗建立“編年史”。
走進白沙村,隻見柏油馬路邊是排列齊整的黃色小洋樓,家家戶戶門口都有綠植點綴,村裏建起健身廣場、籃球場、遊泳池、羽毛球場等大型運動場所。2024年春節,村裏組織第三次拍攝全村福,上千村民齊聚在一起,用鏡頭定格幸福笑容。
在基層,一個(ge) 黨(dang) 員就是一麵旗幟。在浙江工作期間,習(xi) 近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wei) 大家作出榜樣。
2004年8月13日淩晨,溫州樂(le) 清市仙溪鎮石碧岩村發生了特大泥石流。8月17日下午3時許,一直奔波在抗災一線的習(xi) 近平,不顧身邊工作人員的勸阻,冒著危險,頂著高溫,來到救災現場。一到村裏,習(xi) 近平就踩著碎磚瓦礫,直奔重災點,詳細了解災情,慰問遇難者家屬。
率先垂範,鼓舞著一批又一批浙江基層幹部。數據顯示,2005年至2006年期間,浙江共遭受4次強台風襲擊,10萬(wan) 多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百萬(wan) 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成為(wei) 抗災救災的中流砥柱,全省有近2000人在經曆抗台風救災後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
這種優(you) 良作風一直延續到現在。2024年中秋假期,台風“貝碧嘉”持續影響浙江。觀測台風路徑、研判後續影響、及時對接調度……在浙江省防汛防台應急指揮中心,應對“貝碧嘉”的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各部門在台風到來前科學研判,在台風登陸後全力應對,用行動守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
在寧波市海曙區的一處安置點裏,聯村幹部與(yu) 群眾(zhong) 在台風來臨(lin) 時同吃同住,發現什麽(me) 問題,第一時間協調解決(jue) 。“關(guan) 鍵時刻,基層幹部必須與(yu) 群眾(zhong) 在一起,做到衝(chong) 鋒最前線、堅守最險處,築牢安全防線。”寧波市海曙區橫街鎮半山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林久勇說。
激發基層攻堅克難活力,需要聚焦基層工作實際,做出有力指導。習(xi) 近平曾說,既給基層下達“過河”的任務,又切實指導幫助其解決(jue) “橋”和“船”的問題。
這不僅(jin) 讓浙江幹部收獲了工作方法,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理念轉變。
走進湖州市安吉縣餘(yu) 村村,綠水青山掩映中,“浙大機器人兩(liang) 山智遊”項目基地、“國漫咖啡”、工業(ye) 風小酒館、白茶采摘體(ti) 驗點……各種深受年輕人歡迎的業(ye) 態集聚,帶來田園牧歌與(yu) 新潮時尚深度融合的新奇體(ti) 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故事,浙江老百姓耳熟能詳。曾經,餘(yu) 村開山取礦,環境嚴(yan) 重汙染,老百姓“躺在病床上數鈔票”,後續發展難以為(wei) 繼。在這個(ge) 關(guan) 鍵的十字路口,習(xi) 近平同誌的話,為(wei) 餘(yu) 村後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餘(yu) 村,是浙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餘(yu) 村持續探索“兩(liang) 山”轉化新路徑,村民可將閑置的農(nong) 田、山林等資產(chan) 或資金以入股形式加入“餘(yu) 村全球合夥(huo) 人計劃”,獲取薪金、租金、股金。2023年,餘(yu) 村實現村集體(ti) 經濟經營性收入1011萬(wan) 元,其中313.19萬(wan) 元用於(yu) 分紅。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風高浪急更見中流砥柱。
麵向未來,浙江將不斷提高基層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闊步前進,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匯聚合力、增添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