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農(nong) 業(ye) 基礎更加穩固、農(nong) 村地區更加繁榮、農(nong) 民生活更加紅火”。
12月17日至18日,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會(hui) 議傳(chuan) 達學習(xi) 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做好“三農(nong) ”工作的重要指示。
盤點今年,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邁上新台階,農(nong) 民收入穩步增長,農(nong) 村社會(hui) 和諧穩定;展望來歲,“三農(nong) ”工作要努力實現三個(ge) “更加”。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問題是一個(ge) 不可分割的整體(ti) 。”
在地方考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入鄉(xiang) 村,到村民中間,察農(nong) 事、看村容、問民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經用充滿深情和曆史感的話,深刻闡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的關(guan) 係:“農(nong) 業(ye) 因人類定居而興(xing) ,村落因農(nong) 事活動而聚,鄉(xiang) 村不僅(jin) 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空間載體(ti) ,也是廣大農(nong) 民生於(yu) 斯長於(yu) 斯的家園故土。”
今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東(dong) 考察時要求,推動農(nong) 業(ye) 增效益、農(nong) 民增收入、農(nong) 村增活力。9月,在第七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到來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強調“千方百計推動農(nong) 業(ye) 增效益、農(nong) 民增收入、農(nong) 村增活力”。
從(cong) 三個(ge) “增”到三個(ge) “更加”,這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指明了“三農(nong) ”工作的方向目標。
推動農(nong) 業(ye) 基礎更加穩固,就要做好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這一頭等大事。要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堅持“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穩麵積、增單產(chan) ,並進一步加大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政策力度,健全糧食價(jia) 格形成機製,保護種糧農(nong) 民和糧食主產(chan) 區積極性。
推動農(nong) 村地區更加繁榮,就要在把握“三農(nong) ”這一全黨(dang) 工作重中之重的同時,跳出“三農(nong) ”抓“三農(nong) ”,統籌新型工業(ye) 化、新型城鎮化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全麵提高城鄉(xiang) 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xiang) 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xiang) 差別,促進城鄉(xiang) 共同繁榮發展。
推動農(nong) 民生活更加紅火,就要把增加農(nong) 民收入作為(wei) “三農(nong) ”工作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在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的同時,發展縣域富民產(chan) 業(ye) ,促進農(nong) 民工穩崗就業(ye) ,挖掘經營增收和務工增收潛力,人、地、錢等農(nong) 村各類資源要素盡量激活,讓農(nong) 民挑上“金扁擔”,腰包越來越鼓。
穩住“壓艙石”,行得萬(wan) 裏船。“三農(nong) ”穩,大局穩。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農(nong) 業(ye) 基礎穩固,農(nong) 村和諧穩定,農(nong) 民安居樂(le) 業(ye) ,整個(ge) 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hui) 比較主動。
農(nong) 業(ye) 不僅(jin) 僅(jin) 是近兩(liang) 億(yi) 人就業(ye) 的產(chan) 業(ye) ,從(cong) 植保無人機等現代化農(nong) 機裝備,到播種、施肥、噴藥、收獲等全流程自動化,農(nong) 業(ye) 機械與(yu) 科技融合發展,為(wei) 新型工業(ye) 化提供了無可限量的廣闊市場。
農(nong) 村不僅(jin) 僅(jin) 是近5億(yi) 農(nong) 民常住的家園,現代化越往前走、物質生活越豐(feng) 富,人民群眾(zhong) 越喜歡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農(nong) 村正成為(wei) 更多人休閑觀光、尋找鄉(xiang) 愁的好去處。
農(nong) 民不再隻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消費潛力加速釋放,為(wei) 擴內(nei) 需穩增長、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帶來了強勁動力。市民下鄉(xiang) 創業(ye) 、村民進城旅遊雙向流動,正從(cong) 五一、十一等假日經濟向常態經濟發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拓展現代化發展空間,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是大有可為(wei) 的廣闊天地。幾億(yi) 農(nong) 民整體(ti) 邁入現代化,會(hui) 釋放巨大的創造動能和消費潛能,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暢通工農(nong) 城鄉(xiang) 循環,是暢通國內(nei) 經濟大循環、增強我國經濟韌性和戰略縱深的重要方麵。三個(ge) “更加”為(wei) 擴內(nei) 需、穩增長、促發展指明了新的突破口、發力點。
策劃:張曉鬆
主筆:王立彬、高敬
視覺:朱思明、張惠慧
新華社國內(nei) 部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