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202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腳步一次次踏入創新要素最活躍之地,看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看科技體(ti) 製機製改革成果……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讓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2024年5月,總書(shu) 記山東(dong) 考察第一站,來到日照港。沿著港區步行,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作業(ye) 場景吸引了總書(shu) 記的目光。
總書(shu) 記說,日照港是改革開放後新建的港口,近年來推進科技創新,將傳(chuan) 統港口改造升級為(wei) 現代化港口,不僅(jin) 貨物吞吐量躋身全國前列,還積累了通過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經驗,值得肯定。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從(cong) 源頭和底層解決(ju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問題,是應對國際科技競爭(zheng)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2024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合肥濱湖科學城。總書(shu) 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
全麵深化科技體(ti) 製機製改革,加快形成支持全麵創新的基礎製度,能夠進一步最大限度激發創新活力。2024年1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武漢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研究院考察。麵對現場的科技工作者和企業(ye) 家,總書(shu) 記說,我看好你們(men) ,看好中國的創新人才,也看好我們(men) 的創新體(ti) 製。
上天入地、探索未竟,勇立潮頭、踏浪而行。中國的創新之路,正不斷開創嶄新局麵。
策劃:孫誌平、樊華
統籌:韓珅、王誌斌
編導:張旻曦
記者:李小波、王歡、金劍、王自宸、潘誌偉(wei) 、劉紫玄
配音:王帥龍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