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坦桑尼亞(ya) 學者漢弗萊·莫西而言,習(xi) 近平主席的複信是“2024年最大驚喜”;在重新成為(wei) “塞爾維亞(ya) 的驕傲”的斯梅戴雷沃鋼廠,工人們(men) 聚精會(hui) 神聆聽習(xi) 近平主席的複信;美國“鼓嶺之友”召集人穆言靈說,習(xi) 近平主席在信函中的鼓勵讓年輕人看到“未來是光明的”……
2024年,從(cong) 大洋彼岸的“老朋友”到熱愛中國文化的“小朋友”,從(cong) 文化、旅遊、友好城市等主題的人文交流盛事到媒體(ti) 智庫等主題的論壇活動,習(xi) 近平主席通過複信、賀信麵向各國人民開展友好工作。全年30餘(yu) 次“書(shu) 信外交”,架起人民相知相親(qin) 的橋梁,傳(chuan) 遞著中國與(yu) 世界攜手同行、共同發展的誠意和溫暖。
“明天會(hui) 更美好”
這一年,習(xi) 近平主席通過書(shu) 信外交,鼓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參與(yu) 者、見證者、貢獻者、受益者繼續投身建設光明的未來。
2024年1月17日,習(xi) 近平主席複信北京交通大學肯尼亞(ya) 留學生及校友代表,鼓勵他們(men) “繼續為(wei) 中肯和中非友好事業(ye) 發光發熱”。
“展望未來,‘一帶一路’的壯麗(li) 畫卷和中肯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的宏偉(wei) 藍圖需要包括你們(men) 在內(nei) 的更多有為(wei) 青年來實現。”鼓舞人心的寄語讓參與(yu) 給習(xi) 近平主席寫(xie) 信的留學生薇姬·萬(wan) 蓋奇和卡裏烏(wu) 對未來充滿期待。
目前正在中國攻讀博士學位的萬(wan) 蓋奇告訴記者,她每年假期都回肯尼亞(ya) ,在當地的中國建築企業(ye) 實習(xi) ,希望未來能為(wei) 自己的國家設計出更智慧、更便捷的鐵路和橋梁。
卡裏烏(wu) 兩(liang) 度到中國學習(xi) 鐵路管理,曾在中肯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蒙內(nei) 鐵路工作,親(qin) 眼見證這條現代化鐵路給家鄉(xiang) 帶來發展與(yu) 繁榮。“隨著中非務實合作加速,相信會(hui) 有更多項目落地肯尼亞(ya) ,我的專(zhuan) 業(ye) 技能一定會(hui) 為(wei) 肯中共同發展作出貢獻。”
內(nei) 納德·茨韋塔諾維奇是塞爾維亞(ya) 斯梅戴雷沃鋼廠的老員工。2016年,習(xi) 近平主席訪問塞爾維亞(ya) 時,到河鋼集團斯梅戴雷沃鋼廠同職工麵對麵交流,寄語鋼廠“必將重現活力”。此後,在中塞雙方管理團隊和鋼廠工人的共同努力下,鋼廠麵貌煥然一新。2024年春天,聽聞習(xi) 近平主席將再訪塞爾維亞(ya) ,30位塞籍職工代表立刻給習(xi) 近平主席寫(xie) 信。茨韋塔諾維奇說:“我們(men) 想讓習(xi) 主席看看,我們(men) 已實現8年前他提出的願景。”
回憶起工人們(men) 收到複信時的情景,茨韋塔諾維奇按捺不住激動,從(cong) 椅子上起身,邊比劃邊說:“幾乎所有員工都到了。現場宣讀複信時,大家聚精會(hui) 神,逐字逐句聆聽……”
斯梅戴雷沃鋼廠的良好發展,是中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也是兩(liang) 國互利合作的成功典範。習(xi) 近平主席在複信中鼓勵鋼廠職工代表“為(wei) 促進塞爾維亞(ya) 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鞏固中塞鐵杆友誼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另一位老員工茲(zi) 拉坦·班科維奇用本廠生產(chan) 的鋼材,將鋼廠剪影雕刻在紀念牌上,以此記錄鋼廠的變遷。2016年,他和工友製作的紀念牌被作為(wei) 禮物贈送給習(xi) 近平主席。今年,班科維奇又雕刻了一枚紀念牌,剪影中是新燒結廠、高爐煤氣儲(chu) 罐等現代化設施。“鋼廠的變化日新月異,工人們(men) 的日子更加幸福,大家相信明天會(hui) 更美好。”班科維奇說。
“推動南南合作不斷深入”
這一年,習(xi) 近平主席通過書(shu) 信外交激勵現代化建設的“同路人”,攜手促進全球南方共同發展。
12月12日,習(xi) 近平主席向“2024從(cong) 都國際論壇”致賀信強調,中國願同各國一道,秉持“同球共濟”精神,堅持公平正義(yi) ,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堅持合作共贏,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堅持包容互鑒,推動人類文明取得新進步。
論壇嘉賓、波黑塞族共和國前總理姆拉登·伊萬(wan) 尼奇說:“習(xi) 近平主席的賀信明確傳(chuan) 遞出促進多邊合作的積極信號,受到廣泛歡迎。”
“在世界百年變局中逐夢現代化,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是全球南方國家肩負的神聖曆史使命,也是全球南方媒體(ti) 智庫麵臨(lin) 的共同時代課題。”11月11日,習(xi) 近平主席向在巴西聖保羅舉(ju) 行的“全球南方”媒體(ti) 智庫高端論壇致賀信。
參加論壇的巴西伯南布哥州記者協會(hui) 主席穆西奧·阿吉亞(ya) 爾說,每次回顧習(xi) 近平主席的賀信內(nei) 容,自己都有新的感悟。“正如習(xi) 近平主席倡導的那樣,在全球南方相互尊重、共同逐夢現代化的道路上,媒體(ti) 必須團結起來發出響亮的‘南方聲音’,助力全球實現和平、公正發展。”
11月訪問巴西前夕,習(xi) 近平主席複信巴西各界友好人士,鼓勵他們(men) 繼續為(wei) 中巴友好事業(ye) 貢獻力量。巴西聖保羅州坎皮納斯市前副市長恩裏克·特謝拉就是這些友好人士中的一員。他告訴記者:“習(xi) 主席的複信不僅(jin) 是對我們(men) 的鼓勵,更是對巴西和中國友誼薪火相傳(chuan) 的肯定。”
特謝拉的父母都曾到訪中國,對“深厚的中國文化、熱情好客的中國人民”印象深刻。特謝拉本人在擔任坎皮納斯市副市長期間多次訪華,到訪過福州、深圳等地,見證兩(liang) 國地方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他認為(wei) ,巴西和中國作為(wei) 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員,“在農(nong) 業(ye) 、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作不僅(jin) 能造福兩(liang) 國人民,還將為(wei) 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提供有益借鑒,推動南南合作不斷深入”。
8月27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召開前,習(xi) 近平主席複信非洲50國學者。“習(xi) 主席鼓勵我們(men) 更加深入研究探索全球南方國家發展道路,這既是重要的啟發,也是極大的鼓舞,為(wei) 全球南方實現共同發展目標注入動力。”坦桑尼亞(ya) 達累斯薩拉姆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漢弗萊·莫西告訴記者。
參與(yu) 致信習(xi) 近平主席的喀麥隆中國文化中心創始人羅德裏格·塔靈認為(wei)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是中非友誼與(yu) 合作“新的裏程碑”,“期待非洲能在全球南方聲勢的壯大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需要持續培育這種希望”
這一年,習(xi) 近平主席的溫暖鼓勵,讓友誼和希望的種子在年青一代心中紮根。
“明年4月,我們(men) 將應邀帶領40名阿聯酋學生去中國研學。他們(men) 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去體(ti) 驗中國文化。”阿聯酋中文教學“百校項目”執行負責人法蒂瑪·艾哈邁德·巴斯塔基近日高興(xing) 地告訴記者。
今年,“百校項目”示範校哈姆丹學校和亞(ya) 斯學校40名中小學生代表分別用中文致信習(xi) 近平主席,表達對中國文化的向往和熱愛,立誌做中阿友好的使者。習(xi) 近平主席的複信親(qin) 切溫暖:“我讀了你們(men) 每個(ge) 人的信”“歡迎你們(men) 來中國看熊貓、登長城,長大後到中國讀大學”“也歡迎更多的阿聯酋青少年學習(xi) 中文、了解中國,同中國的青少年交流交心、互學互鑒”。
“百校項目”的老師們(men) 說,習(xi) 近平主席的鼓勵讓師生和家長都倍感自豪,孩子們(men) 學習(xi) 中文的熱情更加高漲,“還有更多學生踴躍加入‘百校項目’,立誌未來去中國留學”。
推動民間友好事業(ye) 離不開青春力量。習(xi) 近平主席對青年與(yu) 未來的重視,讓美國肯恩大學校長拉蒙·雷波列特深切共鳴。
今年,雷波列特致信習(xi) 近平主席,介紹溫州肯恩大學合作辦學情況及成果。“習(xi) 近平主席鼓勵兩(liang) 國高校加強交流合作,搭建更多橋梁,這讓我深感認同。”雷波列特告訴記者,肯恩大學師生受到鼓勵,更加積極地參與(yu) 對華交流活動。不久前,該校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學術代表團在溫州參加了學術會(hui) 議。
“我希望美國學生能把握機會(hui) ,深入體(ti) 驗豐(feng) 富多彩又充滿活力的中國文化,在交流中拓展視野,為(wei) 促進美中友好打下基礎。”雷波列特說。
“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中美關(guan) 係的未來在青年。”6月24日,習(xi) 近平主席向2024年“鼓嶺緣”中美青年交流周致賀信,鼓勵兩(liang) 國青年“深入交流、增進友誼,相知相親(qin) 、攜手同行”。
美國“鼓嶺之友”召集人穆言靈說,習(xi) 近平主席始終鼓勵兩(liang) 國青年積極傳(chuan) 承美中人民友誼、攜手促進合作,“這非常重要”。前不久,她在紐約州的艾爾弗雷德大學向學生們(men) 講述了傳(chuan) 承美中人民友誼的鼓嶺故事,許多學生深受感動,紛紛表示希望參與(yu) 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5年邀請5萬(wan) 名美國青少年赴華交流學習(xi) 計劃。
“當今世界麵臨(lin) 諸多困境,但鼓嶺情誼的傳(chuan) 承帶給我們(men) 希望,我們(men) 需要持續培育這種希望。”穆言靈說。
魚雁不絕,箋暖情長。2024年,習(xi) 近平主席通過書(shu) 信外交以友為(wei) 橋、以心相交,字裏行間的真誠匯聚起人民友好的涓涓細流,為(wei) 國與(yu) 國關(guan) 係健康發展夯實民意根基,為(wei) 推進人類和平和發展事業(ye) 凝聚共識、匯集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