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從習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裏,讀懂“何以中國”

發布時間: 2025-01-01 09:37: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光打馬而過。2024年最後一天,北京時間晚上7點,習(xi) 近平主席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互聯網,連續第12年發表新年賀詞。

  河山添錦繡,星光映萬(wan) 家。伴隨著溫暖而堅定的講述,習(xi) 主席把我們(men) 對於(yu) 家、對於(yu) 國、對於(yu) 世界的諸多關(guan) 切,娓娓道來。

  01

  新年賀詞裏,有風雨彩虹

  “不平凡”,習(xi) 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這樣表述2024年。他在開篇說,“2024年,我們(men) 一起走過春夏秋冬,一道經曆風雨彩虹,一個(ge) 個(ge) 瞬間定格在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難以忘懷。”

  “風雨彩虹”,是“不平凡”的注腳。外部壓力加大、內(nei) 部困難增多,中國在2024年麵臨(lin) 複雜嚴(yan) 峻形勢。


燈光璀璨的北京。(總台央視記者韓銳拍攝)

  風雨之後見彩虹。幾天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hui) 作出判斷,“今年以來,麵對國內(nei) 外形勢帶來的挑戰,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順利完成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目標任務,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在新年賀詞中,習(xi) 主席指出,我們(men) 積極應對國內(nei) 外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出台一係列政策“組合拳”,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國經濟回暖向好,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預計超過130萬(wan) 億(yi) 元。

  這是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從(cong) “我們(men) 因地製宜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競相湧現”,到“新能源汽車年產(chan) 量首次突破1000萬(wan) 輛,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領域取得新成果”……一係列的“新”見證了一個(ge) 經風雨、壯筋骨的中國。


北京CBD(中央商務區)。(總台央視記者王子杭拍攝)

  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習(xi) 主席說,“前行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

  習(xi) 主席前不久在黨(dang) 外人士座談會(hui) 上指出,“當前,我國發展麵臨(lin) 許多不確定性和挑戰,必須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jue) 。”

  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自覺用黨(dang) 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統一思想、統一意誌、統一行動,既把握大勢、堅定信心,又正視困難、保持清醒。”

  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習(xi) 主席對此又做了深入分析:“當前經濟運行麵臨(lin) 一些新情況,有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有新舊動能轉換的壓力,但這些經過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我們(men) 從(cong) 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曆經考驗中壯大,大家要充滿信心。”

  團結就是力量,信心賽過黃金。


北京居庸關(guan) 長城。(總台央視記者範凱拍攝)

  02

  新年賀詞裏,有大事小情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從(cong) 年初到年尾,習(xi) 近平主席對“頭等大事”始終係掛心間。

  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習(xi) 主席回顧這一年來他到地方考察時,看到大家生活多姿多彩。從(cong) 甘肅天水的花牛蘋果,到福建東(dong) 山的澳角漁村,從(cong) 天津古文化街,到銀川多民族社區……步之所及,掛念於(yu) 心。習(xi) 主席說,對大家關(guan) 心的就業(ye) 增收、“一老一小”、教育醫療等問題,我一直掛念。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wei) 大。在新年賀詞中,習(xi) 主席談起一年來的“民生答卷”:基礎養(yang) 老金提高了,房貸利率下調了,直接結算範圍擴大方便了異地就醫,消費品以舊換新提高了生活品質……大家的獲得感又充實了許多。


北京前門大街。(總台央視記者金雨秋拍攝)

  習(xi) 近平主席曾指出,我們(men) 要堅持把人民群眾(zhong) 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

  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習(xi) 主席說,“我們(men) 的目標很宏偉(wei) ,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撫養(yang) 教育,年輕人的就業(ye) 成才,老年人的就醫養(yang) 老,是家事也是國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這些事辦好。”

  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習(xi) 主席再次談起這一樁樁一件件:“家家戶戶都盼著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養(yang) 老服務,年輕人能有更多發展機會(hui) 。這些樸實的願望,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men) 要一起努力,不斷提升社會(hui) 建設和治理水平,持續營造和諧包容的氛圍,把老百姓身邊的大事小情解決(jue) 好,讓大家笑容更多、心裏更暖。”

  以百姓心為(wei) 心,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dang) 的初心,也是黨(dang) 的恒心。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史展覽館。(總台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03

  新年賀詞裏,有血脈傳(chuan) 承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習(xi) 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談及這件大事。他說,“我們(men) 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深情回望共和國的滄桑巨變。”

  知所從(cong) 來,方明所往。

  這一年,從(cong) 陝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到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從(cong) 安徽桐城六尺巷,到湖北雲(yun) 夢縣博物館,習(xi) 主席一次次踏訪文博單位,縱覽中華文明之光。他強調,要讓祖先的智慧和創造永勵後人,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習(xi) 主席說,“從(cong) 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傳(chuan) 承中一路走來,‘中國’二字鐫刻在‘何尊’底部,更銘刻在每個(ge) 華夏兒(er) 女心中。”

  何尊,正是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國寶級文物。內(nei) 底銘文中的“宅茲(zi) 中國”四字,是迄今為(wei) 止“中國”一詞的最早記載,也是刻骨銘心的“中國”印記。


從(cong) 正陽門看天安門廣場。(總台記者閔際元拍攝)

  2024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習(xi) 主席在新年賀詞中談到年底的澳門之行。他說,我們(men) 將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liang) 製”方針,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習(xi) 主席強調,兩(liang) 岸同胞一家親(qin) ,誰也無法割斷我們(men) 的血脈親(qin) 情,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曆史大勢!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hui) 上,習(xi) 主席的一段講話擲地有聲:“台灣是中國的神聖領土,兩(liang) 岸人民血脈相連、血濃於(yu) 水。”“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的共同心願,是大勢所趨、大義(yi) 所在、民心所向,曆史的車輪誰都無法阻擋!”


北京中軸線。(總台央視記者劉嶽拍攝)

  04

  新年賀詞裏,有人類命運

  習(xi) 近平主席每年的新年賀詞,都是對於(yu) 世界的深情告白。

  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習(xi) 主席說,“當前,世界上還有一些地方處在戰火硝煙之中。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貴,我們(men) 願同國際社會(hui) 一道,以人類前途為(wei) 懷、以人民福祉為(wei) 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時隔一年,戰火硝煙仍未消弭,世界動蕩不安、衝(chong) 突頻發,人類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一年,中國不僅(jin) 發展自己,也積極擁抱世界,擔當大國責任。


北京麗(li) 澤商務區。(總台央視記者薛冠南拍攝)

  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從(cong) “積極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深化全球南方團結合作”,到“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再到“鮮明提出中國主張,為(wei) 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注入更多正能量”,習(xi) 主席回顧了過去一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平凡的曆程。

  大國之大,在於(yu) 胸襟大、格局大、擔當大。

  習(xi) 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指出,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需要以寬廣胸襟超越隔閡衝(chong) 突,以博大情懷關(guan) 照人類命運。他說,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踐行者、文明互鑒的推動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參與(yu) 者,共同開創世界的美好未來。


北京CBD(中央商務區)。(總台記者郭增浩拍攝)

  新年賀詞裏有風雨彩虹,彰顯中國信心。新年賀詞裏有大事小情,印照中國初心。新年賀詞裏有血脈傳(chuan) 承,昭示愛國之心。新年賀詞裏有人類命運,傳(chuan) 遞中國“同球共濟”之心。

  何以中國?是以中國!

  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習(xi) 近平主席說,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ge) 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

  星光不問趕路人。新的一年,致敬這片土地上每一個(ge) 挺膺擔當的奮鬥者。


璀璨北京,星光萬(wan) 家。(總台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監製丨申勇 龔雪輝

   主筆丨劉瑞琳

   記者丨胡瑋 李曉周 張宇 劉嶽 韓銳 範凱 薛冠南 王子杭 金雨秋 閔際元 郭增浩

   視覺丨陳括 張晶 王海涵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