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時政微觀察丨開創法學會事業發展新局麵

發布時間: 2025-01-12 21:05: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值此中國法學會(hui) 第九次全國會(hui) 員代表大會(hui) 召開之際,我向全國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致以問候!”

  1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信中國法學會(hui) 第九次全國會(hui) 員代表大會(hui) ,肯定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法學會(hui) 團結帶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為(wei) 推進全麵依法治國作出的積極貢獻,對做好新時代法學會(hui) 工作提出新要求。

  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強的業(ye) 務工作,也是業(ye) 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推進全麵依法治國,必須著力建設一支忠於(yu) 黨(dang) 、忠於(yu) 國家、忠於(yu) 人民、忠於(yu) 法律的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工作隊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心係法治人才的培養(yang) 。

  2017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總書(shu) 記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在同學校師生和首都法學專(zhuan) 家、法治工作者代表、高校負責同誌座談時,總書(shu) 記指出:“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hui) ,實現科學立法、嚴(yan) 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法治人才培養(yang) 上不去,法治領域不能人才輩出,全麵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

  “全麵推進依法治國,首先要把專(zhuan) 門隊伍建設好。”2020年11月,在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工作會(hui) 議上,總書(shu) 記強調,推進法治專(zhuan) 門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作為(wei) 黨(dang) 領導的人民團體(ti) 、群眾(zhong) 團體(ti) 、學術團體(ti) 和政法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學會(hui) 是黨(dang) 和政府聯係和團結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繁榮法學研究、服務法治實踐、加強法治宣傳(chuan) 、培養(yang) 法治人才的重要力量。

  在致信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開創法學會(hui) 事業(ye) 發展新局麵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思想,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堅持服務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頒布實施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達到新高度的重要標誌,具有重大的裏程碑意義(yi) 。此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聽取並原則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黨(dang) 組就民法典編纂工作所作的請示匯報,對民法典編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作為(wei) 參與(yu) 民法典編纂的單位之一,中國法學會(hui) 組織帶領全國民法學界和民事法律實務界,積極推動理論和實務成果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的轉化運用,充分發揮國家立法的智庫作用。

  完成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新時代中國憲法理論》編寫(xie) 工作,積極推動習(xi) 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持續組織開展法治宣講活動,推動憲法法律精神深入人心、走進群眾(zhong) ……中國法學會(hui) 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積極服務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

    △法學會(hui) 法律谘詢專(zhuan) 家等入戶走訪、調解糾紛。

  法治興(xing) 則國興(xing) ,法治強則國強。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堅定法治自信,強化使命擔當,積極投身全麵依法治國偉(wei) 大實踐,為(wei) 在法治軌道上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責編: 莫幹措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