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牢記囑托·看見美好中國】糍粑越打越黏 日子越過越甜

發布時間: 2025-01-28 12:44:00 來源: 央廣網

  

  打糍粑、貼春聯、掛燈籠,春節前夕的江西省井岡(gang) 山市茅坪鄉(xiang) 神山村裏格外熱鬧,笑容洋溢在每個(ge) 人的臉上。

  2016年2月2日,農(nong) 曆小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沿著崎嶇山路,來到神山村看望慰問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並向大家拜年。總書(shu) 記指出,“老區在全國建小康的征程中,要同步前進,一個(ge) 也不能少,都要共同邁入小康社會(hui) 。”

  神山村位於(yu) 羅霄山脈深處,這裏山高坡陡,曾是典型的貧困村。如今9年過去,神山村悄然發生著改變:道路拓寬、舊房改造、旅遊興(xing) 起……每到節假日,嫋嫋炊煙處,遊人如織。

  
節假日的神山村裏,遊人絡繹不絕(央廣網記者 周蓓 攝)

  “總書(shu) 記來到我家的場景,我一輩子都不會(hui) 忘記。”回想起總書(shu) 記送來的慰問和鼓勵,村民彭夏英仍十分激動。

  諄諄囑托、殷殷期盼,鼓舞著彭夏英的致富夢。2016年,彭夏英率先在村裏開起了第一家農(nong) 家樂(le) 。在她的帶動下,現在神山村的農(nong) 家樂(le) 已經發展到12家,村裏還專(zhuan) 門成立了旅遊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統一服務標準和配套設施,把農(nong) 家樂(le) 、民宿搞得紅紅火火。

  “除了農(nong) 家樂(le) ,村合作社經營的黃桃園裏,還有我們(men) 的一份股權。一年下來,收入有10多萬(wan) 元哩!”彭夏英掰著指頭算了一筆賬,笑得合不攏嘴。

  
遊客在神山村體(ti) 驗打糍粑(央廣網發 肖江峰 攝)

  2016年以前,留守在神山村的人口不到30人,現在有近200人。許多年輕人選擇回村創業(ye) ,當起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民宿老板、網店店主……彭德良便是其中之一。2016年,在外務工十多年的彭德良返村創業(ye) ,發展“打糍粑”體(ti) 驗項目,深受遊客歡迎。他還種起了黃桃,建起了生態茶園,一年收入有近20萬(wan) 元。

  “這些年,大家不僅(jin) 口袋鼓了,更重要的是有了一種幹事創業(ye) 的精氣神,日子越來越甜了!”彭德良感慨道。

  
彭德良與(yu) 70多歲母親(qin) 貼春聯(央廣網記者 郇康新 攝)

  從(cong) 摘掉貧困村帽子,到不斷探索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路子,如今的神山村,發展出黃桃、茶葉、雷竹等特色產(chan) 業(ye) ,並推進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2024年,村裏人均可支配收入3.4萬(wan) 元,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突破百萬(wan) 元。”神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彭展陽介紹說。

  漫步神山村,一麵由30多張村民笑臉組成的“笑臉牆”格外醒目。“總書(shu) 記把我們(men) 神山村人幹事創業(ye) 的心點燃了,我們(men) 一定擼起袖子加油幹,讓村裏產(chan) 業(ye) 更強、百姓生活更好。”談起神山村的未來,彭展陽信心十足。

  總監製:駱紅秉

  總策劃:張軍(jun) 於(yu) 鋒

  監製:伍剛 宮歆慧

  統籌:陶玉德

  策劃:王一凡

  記者:郇康新 周蓓

  視頻:郇康新 肖江峰

  編審:張琳琳

  鳴謝:井岡(gang) 山市委宣傳(chuan) 部

(責編: 賈春玲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