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講習所團圓年】春節是“中國時間”,也是“世界時刻”

發布時間: 2025-01-31 19:47:00 來源: 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本期導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和最寶貴的共同財富,承載著人類的智慧、人類曆史的文明與(yu) 輝煌。在中國,被列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的非遺代表性項目超過10萬(wan) 項,它們(men) 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chuan) 承的生動見證。中共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係統性保護,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一個(ge) 多月前,“春節”申遺成功,彰顯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全球價(jia) 值,同時也賦予了2025乙巳蛇年春節特別的意義(yi) 。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近200個(ge) 國家和地區,全球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迎接中國農(nong) 曆新年的到來。在巴西裏約熱內(nei) 盧,人們(men) 體(ti) 驗剪紙藝術,感受春節韻味;在馬來西亞(ya) 吉隆坡,魚燈巡遊迎新春,熱鬧非凡;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孩子們(men) 手舉(ju) 糖人,體(ti) 驗“指尖上的非遺”……在古老傳(chuan) 統和現代開放的融合中,春節既是“中國時間”,也成為(wei) 了“世界時刻”。

  多國人士表示,春節不僅(jin) 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也為(wei) 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

  監製:苑聽雷、戴爽、金近

  策劃:張倩楠

  文案:婁珂馨

  編輯:田媛媛、黃蓉、王魯平、謝詩佳

  視覺:陳佳傑

  審校:位樹理、任麗(li) 君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