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寶雞,藝術家將流傳(chuan) 了千年的社火表演臉譜畫在了水瓢上,成為(wei) 了精美的藝術品——馬勺臉譜。在寶雞,流傳(chuan) 千年的還有許多國寶級的青銅器,它們(men) 都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印記。民族要振興(xing) ,中華文明的傳(chuan) 承必不可少。
202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這裏,參觀了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在這裏傳(chuan) 承中華文明的文物前駐足凝視。這一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國內(nei) 考察調研時,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念茲(zi) 在茲(zi) ,參觀博物館、行走老街區、察看古遺跡。
春節前夕,記者循著總書(shu) 記的足跡,來到陝西寶雞,來看看流傳(chuan) 千年的印記,為(wei) 今天人們(men) 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新意。
春節前夕,陝西寶雞的大街小巷已經年味兒(er) 滿滿。
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裏,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也已經將展館擠得滿滿當當,一睹國寶級文物青銅器何尊的真容。
何尊,上世紀60年代在寶雞被發現,內(nei) 底鑄有122字的銘文,其中“宅茲(zi) 中國”是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在這件三千年前的青銅器上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成為(wei) 中華文明最重要的實證之一。然而,盡管有國寶級的青銅器鎮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卻直到近些年才逐漸被大家所認識。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院長 寧亞(ya) 瑩:以前寶雞這個(ge) 博物館,很多寶雞人也不來,外地人就更不用說了,也就是這幾年,全民族對我們(men) 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了一個(ge) 新的認知,我們(men) 博物館熱現在是越來越熱。
2024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寶雞考察,參觀了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他在這件何尊前久久凝思。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院長 寧亞(ya) 瑩:總書(shu) 記整整繞著何尊轉了一圈,表情是很莊重的。在這裏,總書(shu) 記在觀察、在思考。
參觀後,總書(shu) 記感慨:“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nei) 涵和精神,宣傳(chuan) 好其中蘊含的偉(wei) 大智慧,從(cong) 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
總書(shu) 記的囑托給了當地文物保護工作更清晰的指引。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院長 寧亞(ya) 瑩:總書(shu) 記提到要加強青銅器文物的保護、研究、宣傳(chuan) 和闡釋。一段時間來,我們(men) 工作的主要抓手,就是研究成果、保護成效很好地通過文創、展覽、社教的形式,給大眾(zhong) 呈現出來。
春節前,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基本陳列完成了改造提升,使用更先進的陳列設備凸顯文物精美細節,讓觀眾(zhong) 更好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院長 寧亞(ya) 瑩:我非常喜歡站在這個(ge) 地方看何尊,通過反射可以看到何尊底部的銘文。觀眾(zhong) 有這個(ge) 要求,就想一睹真跡,我們(men) 就得把這個(ge) 竭力呈現出來。
觀眾(zhong) 呂怡凡:新館提升改造之後,整體(ti) 都非常棒。這些星空的視效,感覺真的就像與(yu) 古人對話一樣。
在青銅器博物院的辦公區,記者看到,文物的修複工作還在緊張進行,這些文物將成為(wei) 博物院新展上的主角。
文物修複是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一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一個(ge) 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曆史說話,讓文物說話。”
以此為(wei) 遵循,2024年,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和西北大學合作,開始了館藏38件青銅器的修複。每一件文物的修複,都意味著對中華文明更深刻的理解和傳(chuan) 承。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an) 學院教授 劉成:這是件真的兵器,我們(men) 在研究它的斷麵時發現,斷麵的鏽是老鏽,也就是說在當年就弄碎了。我們(men) 在研究當年的墓葬製度,有一個(ge) 製度叫毀兵,對下一輩子的希望是沒有戰爭(zheng) 。我們(men) 這次修複、尊重它,不焊接,把它拚在一起,給它做一個(ge) 透明的箍架,放到展櫃裏。
專(zhuan) 家在進行專(zhuan) 業(ye) 的修複,觀眾(zhong) 的新春體(ti) 驗活動也已經開始。
現在許多觀眾(zhong) 都已經習(xi) 慣了在參觀博物館後,買(mai) 些文創產(chan) 品帶回家。為(wei) 迎接春節,青銅器博物院上新了不少文創產(chan) 品。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文化產(chan) 業(ye) 部主任 李楊:我們(men) 今年新推的何尊的立體(ti) 冰箱貼、何尊積木,小朋友和大朋友都比較喜歡。博物館行業(ye) 尤其是文創產(chan) 品這一塊越來越“卷”,各個(ge) 館裏都在推陳出新,要承載曆史文化信息,還要把它做成創意產(chan) 品。
在青銅器博物院采訪時,記者遇到了薛亞(ya) 兵,他一邊參觀,一邊參考青銅器上的各類紋飾做著記錄。
陝西寶雞社火臉譜繪製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薛亞(ya) 兵:我們(men) 現在把青銅器上的紋飾和臉譜紋飾結合在一塊。
薛亞(ya) 兵說的臉譜,是寶雞當地社火表演時,畫在表演者臉上的圖案。社火是我國西北地區流傳(chuan) 千年的春節傳(chuan) 統慶祝活動,寓意為(wei) 來年祈福求平安,被列入了首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薛亞(ya) 兵是寶雞當地社火臉譜繪製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今年春節,他想在圖案上有些創新,就來到博物館尋找靈感,在何尊前,他找到了和蛇年相關(guan) 的紋飾。
陝西寶雞社火臉譜繪製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薛亞(ya) 兵:最著名的何尊,你看它的紋飾,你看下麵的蛇,我們(men) 中國人把蛇叫小龍,這個(ge) 完全可以借鑒。
薛亞(ya) 兵把自己的想法帶回去,和師傅商量起來。
近年來師徒倆(lia) 和其他臉譜畫師一起,不斷創新原有的紋飾,還把原本畫在人臉上的圖案畫在了水瓢上,成了工藝品“馬勺臉譜”。2013年,薛亞(ya) 兵繪製的社火馬勺臉譜獲得中國旅遊商品大賽的金獎,這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社火臉譜。
陝西寶雞社火臉譜繪製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薛亞(ya) 兵:這兩(liang) 年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寫(xie) )畢業(ye) 論文或者(設計)畢業(ye) 作品,他們(men) 都會(hui) 來到我們(men) 這,他願意深究這種文化,把我們(men) 這樣的文化再傳(chuan) 播出去。
記者結束采訪前,薛亞(ya) 兵已經將何尊上的紋飾,畫在了新創作的馬勺臉譜上。
陝西寶雞社火臉譜繪製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 薛亞(ya) 兵:這個(ge) 蛇的眼睛就是何尊上麵頂部有一個(ge) 小蛇的眼睛。把青銅器的文化和社火文化做一個(ge) 結合,我們(men) 畫在更多的載體(ti) 上麵,把色彩畫得更適合現代的年輕人去欣賞。想讓更多人來了解,知道寶雞還有民間社火。我們(men) 一定會(hui) 把我們(men) 這種文化保護和傳(chuan) 承好。
我們(men) 一起走過春夏秋冬,一道經曆風雨彩虹,一個(ge) 個(ge) 瞬間定格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讓我們(men) 循著總書(shu) 記的足跡,看偉(wei) 大祖國的成長,感受奮鬥的力量。
中華文明瑰寶永續留存、澤惠後人,才能激勵人們(men) 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保護、傳(chuan) 承中華文明,一路足跡、時時關(guan) 注。在過去的2024年,總書(shu) 記考察調研文化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
總書(shu) 記深入甘肅天水伏羲廟、麥積山石窟,體(ti) 驗文明之光;步行天津古文化街,思索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繼承弘揚;觸摸湖南常德河街的地方特色傳(chuan) 統;感悟安徽桐城六尺巷傳(chuan) 承的和諧美德;端詳湖北雲(yun) 夢縣的古代簡牘,強調要善加保護、做好研究。一處處莊嚴(yan) ,一巷巷煙火。
泱泱中華,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men) 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習(xi) 近平
我們(men) 要實現的中國式現代化有根有魂,紮根中華文明,保護好文化遺產(chan) ,才能不斷激發文化創新活力。2024年盛夏,北京中軸線等申遺成功,中國世界遺產(chan) 總數達59項,位居世界前列。初冬,春節被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中國項目進入非遺名錄達44個(ge) ,持續位居世界第一。
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ge) 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chuan) 、代代守護,更需要與(yu) 時俱進、勇於(yu) 創新。
——習(xi) 近平
紮根中華文明,激發文化創新活力,我們(men) 亮眼的成績有很多。中國考古博物館開放,中國國家版本館落成。國風國韻風靡巴黎奧運,新中式席卷大街小巷。從(cong) 國潮文創到各類博物館,新鮮創意讓文物“活”起來。《隻此青綠》如詩如畫,《黑神話:悟空》以全新的方式向世界介紹中國。
來看我們(men) 另一份文化答卷。截至2024年底,我國共建成近4萬(wan) 個(ge) 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企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超過14萬(wan) 億(yi) 元,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公共圖書(shu) 館總流通人次9.77億(yi) 、文化館服務人次7.77億(yi) ,所有公共圖書(shu) 館、文化館、美術館、綜合文化站和超過90%的博物館免費開放。
“中國式現代化”很宏大,實現它很艱巨,需要我們(men) 凝心聚力,賡續中華文脈,一起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新征程上 每一個(ge) 人都是主角
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
你有什麽(me) 美好的小願望?
演社火寓意就是紅紅火火,大豐(feng) 收,風調雨順。希望我們(men) 演出多多的!
希望老人健康,小孩乖乖。
希望喜歡文化的人,多關(guan) 注一下我們(men) 。
希望更多年輕人喜歡這個(ge) 東(dong) 西。
編輯丨陸宇佳攝像丨張戈平 許輝剪輯丨趙雲(yun) 龍 邢永躍策劃丨餘(yu) 仁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