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雪域高原醫療戰線上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新利平台訊 在記者采訪索珍的過程中,時常被她爽朗、健談的性格帶動地哄堂大笑。她總是用她樸素的話語講述著她認為(wei) 的“家常”。如果不是看見她身上穿的“白大褂”,還以為(wei) 是在八廓街上某個(ge) 茶館和鄰家“阿佳”閑聊。但就是那些“家常話”卻又讓人印象深刻、感動不已。
圖為(wei) 索珍
“隻要能把病人從(cong) 生死線上拉回來我就會(hui) 非常開心。”
“護士必須要有同情心和一雙願意工作的手。”南丁格爾的這一句名言一直是索珍的座右銘。
圖為(wei) 索珍在工作時的場景
2005年剛從(cong) 西藏大學畢業(ye) 的索珍便到剛剛成立的西藏阜康醫院跟班學習(xi) ,至此她便全身心地投身於(yu) 她所熱愛並決(jue) 心付出一生的醫療事業(ye) 當中。
阜康醫院是西藏第一家私立醫療機構,在那個(ge) 人人都想端上“鐵飯碗”的年代,索珍作出這樣的選擇讓身邊的親(qin) 戚朋友都感到匪夷所思。“你應該考個(ge) 公務員,或者去公立醫院。”那段時間索珍身邊縈繞著這種聲音。
“身份不重要,在哪工作也不重要,勞動才是最光榮的。”現在回憶起當時的心情,索珍這樣說到:“我當時是這麽(me) 想的,並且我現在也是這樣告訴我的弟弟妹妹還有我的孩子。”
就這樣經過一年的跟班學習(xi) ,索珍在2006年“真正”成為(wei) 了一名護士,也迎來了她第一次獨自值夜班。
“可千萬(wan) 別有小孩子過來輸液。”心裏越害怕什麽(me) ,什麽(me) 就會(hui) 來——兩(liang) 個(ge) 不到一歲的小孩淩晨突發疾病,需要輸液。此時的索珍腦子一片空白,紮針紮了幾次才成功。
小孩的哭喊聲讓索珍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中:“我是不是適合做護士。”
一大早,哭了一晚上的索珍就來到病房,當她看到兩(liang) 個(ge) 小朋友已經基本恢複,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索珍樹立了更大的信心,心中暗想:我一定要加強業(ye) 務學習(xi) ,去搭救更多的患者。
2007年阜康醫院成立急診科,需要從(cong) 其他科室抽調精幹力量,索珍的名字不出意外的出現在名單當中。
“死都不去急診科”。大家總是這樣戲謔的形容急診科工作的繁重和忙碌。但索珍卻是個(ge) “另類”:“我太喜歡加班了,我可以48小時不睡覺地去搶救病人。隻要能把病人從(cong) 生死線上拉回來我就會(hui) 非常開心。我隻有在值班室和我的病人們(men) 在一起才能睡得香,在其他地方,心裏老是想著我的病人就睡不著覺。”
2021年由於(yu) 醫院人事調整,索珍離開了自己深愛的一線崗位,轉到行政崗位工作。“她哭了好幾天,一直在抱怨我,為(wei) 什麽(me) 沒有和她商量就做這個(ge) 決(jue) 定,她是真的熱愛護士這個(ge) 職業(ye) 。”和索珍一起並肩作戰十幾年、阜康醫院護理部主任李麗(li) 向記者說到。
“我是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必須服從(cong) 組織安排,應該像一顆螺絲(si) 釘一樣哪裏需要去哪裏。”經過了好多天的思想鬥爭(zheng) ,索珍帶著一顆熱忱之心奔赴了新的崗位:“我從(cong) 來沒有接觸過行政崗位,還是要多學習(xi) ,多摸索才能把新的工作幹好。並且業(ye) 務能力也不能丟(diu) ,隨時準備著再到一線救死扶傷(shang) 。”
“我穿著120急救的衣服卻沒能救回自己的父親(qin)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阜康醫院緊急成立醫療隊奔赴災區抗震救災。索珍報名參加了醫療隊,並在出發前,作出了一個(ge) 對她影響極為(wei) 深遠的決(jue) 定——向黨(dang) 組織遞交入黨(dang) 申請書(shu) 。
在抗震救災一線,雖然組織上還沒有來得及批複她的入黨(dang) 申請,但她已經開始用黨(dang) 員的標準嚴(yan) 格要求自己。在四川的32天時間裏,她和她的同伴們(men) 救助了上萬(wan) 名災區群眾(zhong) ,2500名傷(shang) 者的生命得到了及時保障。
圖為(wei) 索珍作為(wei) 老黨(dang) 員在醫院內(nei) 與(yu) 入黨(dang) 積極分子談話
“我們(men) 當時建立了臨(lin) 時的醫療點,甚至還有清創手術室。能夠幫助我們(men) 的同胞度過災難,心裏麵是真高興(xing) 。”講起這段經曆時索珍的臉上寫(xie) 滿了自豪。
圖為(wei) 索珍在抗震救災一線
在索珍有了這樣一段經曆後,隨後的幾年時間裏,索珍無論是業(ye) 務水平還是黨(dang) 性修養(yang) 都有了更加快速地成長。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索珍再一次報名參加醫療隊:“我是黨(dang) 員,並且我有經驗,我一定得去。”
“去汶川的時候,時間太緊了,就特別匆忙地跟我父母告了別,我父親(qin) 也隻是說了句‘去吧,我支持你’。簡單的一句話讓我心裏更加有力量。”談及自己父親(qin) 時,索珍臉上沒了標誌性的笑容,突然泣不成聲:“我父親(qin) 在公安隊伍工作,是一位老黨(dang) 員,他總是對我說:是黨(dang) 給了我們(men) 幸福生活,長大以後一定要成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為(wei) 建設西藏做貢獻。”
2016年6月的一天,索珍的父親(qin) 突發惡疾,當時身為(wei) 急診科護士長的索珍也參與(yu) 到了她父親(qin) 的搶救中,但索珍和其他醫護人員盡了最大努力,她的父親(qin) 還是永遠的離開了她。
“我穿著120急救的衣服,卻沒能救自己的父親(qin) 。我當時心裏充滿了無奈和自責。”索珍說。
在她父親(qin) 去世的第二天,很多病人主動打聽她家的地址去幫忙。“他們(men) 讓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讓我更加堅定用一生去好好做一名合格的護士,用心服務好每一位患者。”
“我不僅(jin) 要治好他們(men) 身上的傷(shang) 也要治好他們(men) 心裏的傷(shang) 。”
“索珍阿姨,不僅(jin) 救了我的母親(qin) ,更是救了我們(men) 這個(ge) 家庭。”一通索珍打到四川的電話,勾起了記者的好奇。索珍饒有興(xing) 致地講起了這個(ge) 故事。
還是在索珍參與(yu) 四川汶川抗震救災的時候,有一天,一個(ge) 十三四歲小男孩滿身傷(shang) 痕,攙扶著他的母親(qin) 來到醫療救助點,向索珍求助“阿姨救救我媽媽吧,她已經好幾天沒有給我說一句話了。”索珍立即上前詢問這位母親(qin) 的情況,但她對索珍的關(guan) 心毫不理會(hui) 甚至有些抗拒。
後來索珍才了解到,她叫田啟華,地震後,她猜測正在礦井下作業(ye) 的丈夫已經遇難,女兒(er) 在學校裏也失去聯係,心中萬(wan) 念俱灰,有了輕生的念頭。
“我的視線一刻也不敢從(cong) 她那裏離開,生怕她做出什麽(me) 傻事。勸了好幾天,她才慢慢地開始跟我說話。”索珍回憶到。
最終,索珍爽朗的性格慢慢感染了田啟華,經過索珍苦口婆心地勸說和無微不至地照顧,田啟華邁過了心理那道坎,開始配合治療,積極麵對。沒過幾天,便傳(chuan) 來了好消息:田啟華的丈夫沒有遇難,女兒(er) 也聯係上了。
“當時心裏就想著,我不僅(jin) 要治好她們(men) 身體(ti) 上的傷(shang) ,還要治好他們(men) 心裏的傷(shang) ,讓她們(men) 一家好好地活下去。”索珍說。“後來我懷孕了,在薩迦老家養(yang) 胎,他們(men) 一家人還專(zhuan) 門跑到薩迦去看望了我。我們(men) 現在就像親(qin) 人一樣,時不時就要通個(ge) 電話互相問候。”
“她平時在醫院就像是座橋,是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橋,是醫院各科室之間的橋,更是各民族同胞之間的橋。”阜康醫院護理部主任李麗(li) 說:“平時在科室裏,有個(ge) 什麽(me) 問題,大家都喜歡去找這個(ge) ‘知心大姐’,她也一準能解決(jue) 好。”
有一次,一位患者和醫生產(chan) 生了爭(zheng) 執。原來是患者在向醫生描述病情時由於(yu) 普通話不太流利,使醫生對病情沒有作出正確的判斷,錯開了一個(ge) 胸透檢查項目,患者認為(wei) 醫生是想多“掙錢”,就來找醫生理論。索珍得知情況後,趕緊向患者解釋,三言兩(liang) 語便平息了患者心中怒火,為(wei) 不耽誤患者治療,還為(wei) 患者找到其他醫生,並協助醫生為(wei) 其診治。
“我是藏族人,我的藏語肯定沒話說,並且我的普通話說得也很流利,處理這些事情比較有優(you) 勢。”索珍說。
圖為(wei) 索珍在北京接受“全國勞動模範”表彰時拍照留念
抗震救災“先進個(ge) 人”、西藏自治區“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勞動模範……一身榮譽便是索珍16年如一日,踐行“南丁格爾誓言”,兢兢業(ye) 業(ye) 、無私奉獻,做雪域高原醫療戰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si) 釘的最好見證。
在和記者告別前,索珍這樣說:“其實,我就是一個(ge) 普通人,在西藏,在不同的崗位上,有著很多默默奉獻的勞動者,正是有了大家的齊心協力,才有了現在幸福、美好、繁榮的新西藏。黨(dang) 和國家給予我‘全國勞動模範’的榮譽,是一種激勵和鞭策,今後,我會(hui) 更加努力工作,發揮好帶頭作用。並且一定更加努力學習(xi) 技能對得起這份榮譽。”(新利平台 記者/王佳豪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婦聯積極落實婦女“兩癌”篩查工作
西藏自治區2022年“兩癌”篩查、HPV疫苗接種民生工程正式啟動。[詳細] -
西藏開展基層藏醫技能培訓
近日,為有效推動藏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藏醫從業人員專業技能水平,一場覆蓋全區基層藏醫的火灸及催吐療法技能培訓在類烏齊縣舉辦。[詳細] -
2021年“西藏工匠”稱號獲得者普窮次仁:傳承好藏醫藥 守護百姓健康
普窮次仁憑借20多年來從事藏醫藥行業積累的經驗,先後編寫整理《常用藏藥使用指南》《正確泡浴自然溫泉》等係列藏醫藥科普知識手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