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藏醫藥 > 行業動態

十年來北京31批醫療隊赴西藏、新疆、青海、內蒙古對口支援

發布時間:2022-10-14 09: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十年來,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共選派31批醫療隊共896名專(zhuan) 家,分赴西藏、新疆、青海、內(nei) 蒙古執行對口支援任務。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幹部人事處處長馮(feng) 華威在今天召開的發布會(hui) 上介紹,十八大以來,該委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幹部人才選派工作,不斷加大選派力度,批次選派人數較十年前增加了1.2倍。十年來,共選派31批醫療隊共896名專(zhuan) 家,其中,西藏拉薩市及1區2縣289名,新疆和田地區及所轄1市3縣、兵團517名,青海玉樹及1市2縣55名,內(nei) 蒙7個(ge) 旗(縣)35名。

  相知無遠近,萬(wan) 裏尚為(wei) 鄰。十年來,北京與(yu) 受援地緊密聯係、攜手同心、築力前行,一批批醫療人才在高原、在邊疆苦幹、實幹、一茬接著一茬幹,用心用情接續奉獻,受援地區醫務人員專(zhuan) 業(ye) 技術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人才隊伍結構不斷優(you) 化、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不斷增強,真正做到了“造血式”醫療支援。

  十年來,援藏醫療隊賡續“老西藏精神”,來自北京市區兩(liang) 級將近300名援藏醫療隊接續奔赴雪域高原。通過“組團式”援藏醫療隊的傾(qing) 力付出,拉薩市人民醫院用2年時間,在國家“1+7”“組團式”支援隊伍中率先完成三甲醫院等級創建。在拉薩市及1區2縣有關(guan) 部門的密切協作下,全麵開展對口幫扶堆龍德慶區人民醫院、尼木縣人民醫院、當雄縣人民醫院,3所受援醫院均已順利通過二級醫院評審。聚焦“大病不出藏”兜底醫院、常見病易發病不出縣區的建設目標,拉薩市人民醫院及1區2縣人民醫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ang) 、服務質量和醫院管理等方麵取得顯著成效。援藏醫療隊以跟崗培訓、學術論壇、師徒結對、規培基地建設等多種形式培養(yang) 人才,不斷強化自身“造血”功能,一大批本地醫生開始獨當一麵,已獨立開展急性心梗支架植入術等三四級手術。拉薩市人民醫院及1區2縣人民醫院服務能力和綜合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援疆醫療隊把工作重點放在彌補當地技術短板、培養(yang) 獨立掌握臨(lin) 床技能的本地人才上。根據受援醫院學科發展與(yu) 和田地區群眾(zhong) 的健康需求,發揮首都醫療技術優(you) 勢,創造性開展新項目、填補技術空白,圍繞當地常見病、多發病,開展授課及講座、手術帶教、查房帶教,規範診療流程、協助建立規章製度等。協助受援醫院申報課題,撰寫(xie) 科研論文百餘(yu) 篇並在核心期刊發表,有效提高了各受援醫院多種疾病診療水平和多個(ge) 學科的長足發展,醫療援助效果顯著。

  援青醫療隊推進“健康玉樹”建設步伐,先後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骨關(guan) 節治療中心、包蟲病診療基地等多個(ge) 新學科,開展了二百餘(yu) 項新技術、新業(ye) 務,填補技術空白,製定人才培養(yang) 戰略規劃,實施“手拉手”“結對子”“傳(chuan) 幫帶”計劃,先後培養(yang) 了數百名醫務人員,推動玉樹州人民醫院醫療人才梯隊更加合理、技術更加精湛、人員更加穩定,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高原醫療隊。

  馮(feng) 華威表示,十年來,北京醫療隊的工作得到了受援單位和各族群眾(zhong) 的高度肯定和讚譽,為(wei) 當地的衛生事業(ye) 發展做出了貢獻。援藏醫療隊2018年獲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ti) ”榮譽稱號,2016年中央電視台“尋找最美醫生”活動“最美醫生團隊”。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隊長任軼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多人分獲“首都勞動獎章”、“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北京市扶貧協作先進個(ge) 人”、“北京市扶貧協作突出貢獻獎”,“自治區先進工作者”、“西藏青年五四獎章”等省部級、地市級榮譽。他們(men) 已經成為(wei) 北京對口支援工作的一張靚麗(li) 名片。(完)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