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變化”贏得群眾“大滿意”
圖為(wei) 山南市藏醫醫院主任醫師紮西旺堆在為(wei) 患者格桑頓珠看診。 記者 段敏 攝
醫院正門位置變了,變得更寬、更通暢了;急診科前移至大門口旁,進門即入;新增科室,進一步滿足了患者需求……
走進山南市藏醫醫院,一股新風撲麵而來。
在記者的印象中,把山南市人民醫院舊址劃給山南市藏醫醫院,使兩(liang) 院連成一院,是一年前的事情。
改善後的硬件基礎設施讓人眼前一亮,提升後的軟件服務質量更是贏得了患者和患者家屬的滿意。
一年多時間,山南市藏醫醫院“小變化”贏得群眾(zhong) “大滿意”,這背後的“秘密”是什麽(me) 呢?
優(you) 質服務贏得口碑
作為(wei) 全國首家市地級三級甲等藏醫醫院,山南市藏醫醫院在全區群眾(zhong) 中知名度很高。
數十年堅持為(wei) 患者家屬提供病灶廚房,不斷改進和提高服務質量,是山南市藏醫醫院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有名聲是好事,但如果不能正視,就可能變成壞事。”山南市藏醫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侯寶萍說,“名氣大了,容易安於(yu) 現狀,裹足不前。”
為(wei) 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2021年,山南市藏醫醫院開啟“醫心向黨(dang) 、醫心為(wei) 民”品牌建設。
近日,記者走進該院心腦血管科時,主任醫師紮西旺堆正在給患者看病。
在山南市藏醫醫院,紮西旺堆不僅(jin) 是名醫,還是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代表。“剛開始,大家覺得業(ye) 務學習(xi) 很重要,政治理論學習(xi) 差不多就行了。”紮西旺堆說。實際上,當時紮西旺堆也有類似的想法,但很快他發現這樣做不對。
在帶徒弟的過程中,紮西旺堆總是在思考,怎樣才能讓年輕人成長更快、走得更穩。回想起自己實習(xi) 時指導老師的悉心教導,紮西旺堆明白:醫者仁心,不正是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體(ti) 現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是思想的體(ti) 現。”紮西旺堆和年輕醫生說:“不設身處地為(wei) 患者著想,‘以患者為(wei) 中心’就是一句口號。”
3月25日,貢嘎縣吉雄鎮77歲的索朗拉姆突發腦溢血,經搶救轉入山南市藏醫醫院心腦血管科。經過治療,目前正在外治科進行康複訓練。“媽媽恢複得很好,比我們(men) 預想的好。”索朗拉姆的女兒(er) 達瓦卓瑪告訴記者。
在推進品牌建設過程中,山南市藏醫醫院在群眾(zhong) 中的口碑更好了。“心腦血管科是我們(men) 的招牌科室。”侯寶萍說,“隨著改進作風狠抓落實工作深入開展,我堅信未來我們(men) 的口碑會(hui) 更響亮,發展的底氣會(hui) 更足。”
鍛造過硬人才隊伍
“好醫院,關(guan) 鍵要有一支好隊伍。”近年來,山南市藏醫醫院把思想建設、作風建設作為(wei) 突破口,狠抓隊伍建設。
為(wei) 了進一步統一思想,促進幹部職工積極改進作風,主動提高服務質量,創建人民滿意的醫院,在邀請患者提意見的同時,2022年4月24日,山南市藏醫醫院組織全院4個(ge) 黨(dang) 支部成員和全體(ti) 黨(dang) 員開展了“假如我是一名患者”大討論。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我希望掛號、就診、取藥時,不需要排長長的隊;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我希望能更方便地掛上專(zhuan) 家號;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我希望住院時能遇到一位好護士……”在大討論中,住院黨(dang) 支部黨(dang) 員巴桑旺堆的發言振聾發聵。
“隻有直麵問題,才能實現思想破冰。”“以患者為(wei) 中心”的思想統一後,山南市藏醫醫院整合資源,用足用活現有人才,促進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采訪過程中,患者和家屬紛紛為(wei) 醫院推出的專(zhuan) 家工作室、援藏醫生工作室等便民舉(ju) 措點讚。
日前,記者走進山南市藏醫醫院援藏醫生工作室時,湖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藏醫生陳成正在給患者央金看病。
央金告訴記者:“現在不用到區外,我們(men) 也能享受到優(you) 質醫療資源。大家都說,這些年山南市藏醫醫院變得越來越好,看病越來越方便了。”
群眾(zhong) 的鼓勵,激發了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侯寶萍說:“最直接的反映是,現在人心更齊了。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大家紛紛主動請纓,要求到疫情防控一線工作。”
關(guan) 鍵時刻,危急關(guan) 頭,黨(dang) 組織是主心骨。2022年疫情防控期間,山南市藏醫醫院把全院4個(ge) 黨(dang) 支部、90名黨(dang) 員,組成4支先鋒誌願服務隊,靠黨(dang) 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帶動隊伍、鍛煉隊伍。
“疫情防控期間,一名職工為(wei) 了上疫情防控一線,火線遞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侯寶萍說,“雖然個(ge) 例不能說明整體(ti) ,但我們(men) 相信,正是這些個(ge) 例、這些細小的轉變,促進了醫院整體(ti) 作風的轉變。”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大討論時,我們(men) 站在患者角度提出的希望,還有很多沒有實現,但我們(men) 相信總有一天會(hui) 解決(jue) ,因為(wei) 我們(men) 正積極努力地改進。”巴桑旺堆介紹道。
醫德醫風清正高潔
好的風氣,成風化人,潤物無聲。
“紅包現象”是醫患雙方比較敏感的話題。“這些年,隨著廉政醫院建設深入開展,醫院基本沒有收紅包的問題出現。”侯寶萍說,“但仍有少數患者和患者家屬有‘不送紅包醫生不好好治病’的誤解。”
為(wei) 了切實打消群眾(zhong) 的顧慮,近年來,山南市藏醫醫院著力重建和諧醫患關(guan) 係。
采訪中,紮西旺堆胸前的黨(dang) 員徽章熠熠生輝。“我家有兄弟姐妹8人,從(cong) 小生活困難。小時候去醫院看病,雖然穿得破破爛爛,但醫生並沒有因此而嫌棄我們(men) ,反而耐心地為(wei) 我們(men) 治病。”紮西旺堆告訴記者,“正是從(cong) 小看到了醫生的一視同仁,我才有了當醫生的夢想。”
格桑頓珠是紮西旺堆的老患者,通過治療,困擾他多年的心腦血管疾病逐漸好轉。他說:“之前,也有人給我講熬夜、飲食不健康對身體(ti) 不好的道理,但我就是聽不進去。聽了紮西旺堆的耐心勸解,我慢慢改掉了這些壞習(xi) 慣。”
“為(wei) 什麽(me) 別人說不聽,紮西旺堆說你就聽?”麵對記者的不解,格桑頓珠不知道怎麽(me) 回答,但神情中滿是對紮西旺堆的信任。
醫患相互信任,需要溝通,更需要維護。
近年來,山南市藏醫醫院通過建立電話回訪、上門回訪等製度,搭建“連心橋”,加強醫患交流,逐步建立醫患互信,鏟除“紅包現象”滋生的土壤。
2022年5月,按照山南市藏醫醫院規定,該院護理部主任雲(yun) 丹卓瑪等人到乃東(dong) 區澤當街道乃東(dong) 社區一位患者家上門回訪。
“我們(men) 聊得很開心。通過溝通,患者和患者家屬更加明白國家和醫院明令禁止醫務工作者收紅包的決(jue) 心,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顧慮。”雲(yun) 丹卓瑪告訴記者。
“建設和諧的醫患關(guan) 係,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係統工程,短期內(nei) 很難徹底解決(jue) ,需要多方麵共同努力。”侯寶萍表示,“難解決(jue) ,並不是不解決(jue) ,隻要我們(men) 積極采取有效方式,一點一點解決(jue) ,總會(hui) 迎來徹底解決(jue) 問題的那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醫保局開展電子醫保憑證推廣活動 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就醫購藥的便捷度和高效性
7月24日上午,拉薩市醫療保障局攜手交通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在拉薩市人民醫院開展西藏自治區電子醫保憑證“一碼在手 看病無憂”服務推廣活動。[詳細] -
日喀則市薩迦縣大力發展藏藥種植產業
堅持向企業借技,突破藏藥產業發展之“障”。薩迦縣全麵推行“政府+企業”模式,推動政府資源與企業技術優勢互補。[詳細] -
西藏開展學生常見病監測及幹預技術培訓
為切實提高西藏青少年兒童近視防控工作水平,在全區深入開展青少年兒童近視防控等學生常見病監測幹預工作,近日,西藏自治區2023年學生常見病監測及幹預技術培訓班開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