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2016年是中國進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勝階段的開局之年。當前國內(nei) 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非公經濟如何應對新的挑戰?處於(yu) 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西藏非公經濟,除麵對與(yu) 內(nei) 地同樣的問題外,如何在精準扶貧和參與(yu) “一帶一路”的戰略中發揮作用?帶著這些問題,新利平台記者於(yu) 3月7日對全國政協委員、西藏工商聯主席阿沛·晉源進行了專(zhuan) 訪。
△ 3月7日,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工商聯主席阿沛·晉源接受新利平台專(zhuan) 訪 來源:新利平台
阿沛·晉源說,雖然西藏的非公經濟總量在全國相對較小,但是,與(yu) 內(nei) 地企業(ye) 家一樣同樣麵對轉型升級、融資難、經營成本高、企業(ye) 負擔加劇等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西藏工商聯積極引導他們(men) 在新常態下進行轉型升級,企業(ye) 家們(men) 也在積極適應新常態。
另外,西藏工商聯還在探索民營企業(ye) 實行“抱團發展”。國家對民營企業(ye) 放開的領域越來越多,但是,單靠西藏的某一個(ge) 企業(ye) 去承接國家的大型項目還有一定困難。所以,西藏工商聯提出了企業(ye) 家“抱團”的建議,即三、四家或五、六家甚至更多家承接某些領域的大項目。阿沛·晉源表示,企業(ye) 家對這個(ge) 建議非常認可,認為(wei) “抱團發展”就是“抱團取暖”,使他們(men) 能共同發展、共享資源。
據阿沛·晉源介紹,2015 年,西藏各項事業(ye) 突飛猛進地發展,財政收入已超過1000億(yi) 元大關(guan) 。西藏的民營企業(ye) 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稅收的貢獻率已達149億(yi) 多元,占比超過94%,創造就業(ye) 崗位的比率占西藏自治區的80%。
去年,黨(dang) 中央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戰略,西藏工商聯積極響應全國工商聯的號召,發起了“百企幫百村”的活動。
一方麵,根據西藏自治區扶貧辦已經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戶情況,從(cong) 西藏自治區七地市選擇了150家企業(ye) 對接立卡的貧困村和貧困戶;同時,還按照中央的要求,實行智力扶貧、健康扶貧、產(chan) 業(ye) 扶貧資金,以及對特殊貧苦戶的物資扶貧。目前,這個(ge) 工作正在進行摸底、調查,形成精準扶貧工作方案,一步一步地實施。這項工作也得到了西藏廣大非公經濟人士的熱烈響應。他們(men) 認為(wei) 企業(ye) 發展到今天,做大做強,有一定基礎了,“參與(yu) 精準扶貧是企業(ye) 回報社會(hui) 、回報人民,也是感恩黨(dang) 和政府很好的機會(hui) ”。
對於(yu) 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阿沛·晉源表示,西藏將積極參與(yu) “一帶一路”的發展,特別是打通西藏到南亞(ya) 的經貿通道,企業(ye) 家們(men) 也躍躍欲試。現在已經有企業(ye) 家在中尼邊境幫助建橋、修路,且把西藏的產(chan) 品推銷到尼泊爾和印度的市場。
資料顯示,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後,經濟獲得巨大發展,個(ge) 體(ti) 工商戶不斷湧現。1965年—1978年西藏非公經濟處於(yu) 停滯發展階段。受“文革”的衝(chong) 擊,個(ge) 體(ti) 經營戶銳減,到1978年底,注冊(ce) 登記的個(ge) 體(ti) 經營者隻有53戶。1979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後,西藏非公經濟步入全新的發展軌道。1984年—1991年西藏非公經濟進入較快增長階段,到2011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截止到2013年底,西藏非公經濟市場主體(ti) 達到12.8萬(wan) 戶,注冊(ce) 資本436.67億(yi) 元,從(cong) 業(ye) 人員63.4萬(wan) 人,已成為(wei) 外經外貿、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上市公司的主體(ti) 。(新利平台 文/劉豔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