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為(wei) 期7天的“夢回高原”遼陽市第一中學西藏班師生美術作品展已經接近尾聲。展廳中精選出的時跨23年的版畫、麵具裝飾畫、線描、油畫等365幅優(you) 秀作品,即將啟程去往西藏,展現遼陽一中兼具藏族文化民族性與(yu) 美術教育藝術性教學新路的豐(feng) 碩教學成果。
△騰海燕接受采訪 攝影:許娜
“原本打算在遼陽展出後直接去拉薩給我們(men) 當年的孩子看他們(men) 的作品。沒想到的是,遼陽展出後非常轟動。魯迅美術學院的專(zhuan) 業(ye) 人士認為(wei) 美術作品非常驚豔,這給了我們(men) 莫大的勇氣。”遼陽教育局局長騰海燕在接受新利平台記者采訪時說,“1995年到2001年,我在一中的西藏班做副校長,直到現在我依然沒有離開遼陽教育界,我既是親(qin) 曆者,又是畫展的參觀者,所以這次畫展的成功,對我個(ge) 人,對遼陽一中西藏班都有著特殊的意義(yi) 。遼陽一中西藏班辦了32年,應該給全國人民看一看,西藏孩子在內(nei) 地不隻學習(xi) 提高了,身體(ti) 長棒了,還在民族文化傳(chuan) 承和發揚上取得了的優(you) 秀成果。”
△巴桑次仁接受采訪
西藏班二年級四班的巴桑次仁是個(ge) 帥氣的藏族小夥(huo) 子,跳完鍋莊後的臉上還帶著燦爛的笑容,他用流利的漢語說起自己的學校,說剛來內(nei) 地時雖然有些不適應,但是很快融入集體(ti) 中,因為(wei) 他的校園裏不僅(jin) 有藏式風格的教學樓,有文成公主像、格桑花月季花壁畫、漢藏師生手繪校園藝術牆,有盡心盡力幫助他的老師,他還和漢族的同學“結對子”,收獲了漢族兄弟姐妹的友誼。藏族學生達娃卓嘎寫(xie) 道:“我們(men) 就像格桑花開一樣,得到了漢藏一家永恒的愛”。
△西藏班學生接受采訪
一位盛裝打扮的漂亮女生說,“我們(men) 學校每次到假期的時候都會(hui) 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我最喜歡的是藝術節,學校會(hui) 組織歌手賽、舞蹈賽、樂(le) 器賽、書(shu) 畫展、泥塑賽,還有大型文藝演出。聽老師說,我們(men) 西藏班師生的文藝作品多次在國家和省市級比賽中獲獎呢。這次我們(men) 到北京特別榮幸,感謝學校給我們(men) 這次機會(hui) 。”另一個(ge) 戴眼鏡的藏族男孩在鏡頭前已經初現“主持人”風範,介紹情況不慌不忙:“在看到西藏班學長學姐們(men) 的作品後,我感到十分自豪,所有作品出自我們(men) 遼陽一中西藏班,我也希望以後能有這樣優(you) 秀的作品傳(chuan) 播出去,希望更多人知道遼陽一中西藏班是多姿多彩的。祝家鄉(xiang) 越來越美好,祖國越開越強大,紮西德勒!”
主辦方馬德路校長介紹,為(wei) 使西藏學生盡快融入學校環境,茁壯成長,學校采取多種形式增進漢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協調醫院定期體(ti) 檢,每周對學生教室、宿舍進行消毒,把好“身體(ti) 關(guan) ”;西藏班食堂針對不同地區藏族學生的飲食特點和生活習(xi) 慣,精心調配、烹製,保證飯菜合口、營養(yang) 均衡,把好“飲食關(guan) ”;抓好“雙十六字”教學,有計劃地組織漢、藏學生之間的交往交流,把好“語言關(guan) ”。
騰海燕說,“遼陽一中西藏班始建於(yu) 1985年,是中央決(jue) 定援藏的第一批內(nei) 地班,在艱苦中奠定了基礎,在積澱中創造優(you) 秀,在發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32年來為(wei) 西藏培養(yang) 了近4000名優(you) 秀人才,對促進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先後五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ti) ’光榮稱號。這32年的辦學水平體(ti) 現出黨(dang) 中央國務院英明決(jue) 策的正確,32年間的優(you) 秀作品也充分說明我們(men) 的教育方式在民族性傳(chuan) 承上是認真的。”(新利平台 文/王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