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hui) 議開幕會(hui) 邊巴拉姆留影 攝影:旦增西旦
新利平台訊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hui) 議在京開幕,藏學家、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南亞(ya) 研究所副所長邊巴拉姆作為(wei) 全國政協委員參會(hui) 。此次她帶來的提案是“關(guan) 於(yu) 加快南亞(ya) 大通道建設的建議”。
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將西藏明確定位為(wei) 我國麵向南亞(ya) 開放的重要通道。同時,西藏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中麵向尼泊爾等周邊國家的樞紐。2016年第三屆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hui) 上,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說,西藏加快南亞(ya) 大通道建設,將有利於(yu) 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進而推動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2017年5月,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自治區主席齊紮拉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也公開表示,把西藏建設成中國麵向南亞(ya) 開放重要通道,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藏開發開放、加快發展的希望和機遇所在。“這就要求我們(men) 發展和周邊國家的往來,不僅(jin) 是設施上、貿易上,還有政策上、文化上的民間交流,總之是一種全方位、多方麵的交往。”
為(wei) 何國家如此重視“南亞(ya) 大通道”的建設?而今“南亞(ya) 大通道”發展得怎麽(me) 樣? 3月5日下午,邊巴拉姆接受了新利平台記者專(zhuan) 訪,她介紹:“南亞(ya) 是世界人口最多、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的重要地區。西藏自治區位於(yu) 我國西南邊陲,邊境線長達4000多公裏,分別與(yu) 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等國家和地區接壤,是通向南亞(ya) 的重要節點地區。因此,‘南亞(ya) 大通道’建設對‘一帶一路’倡議在南亞(ya) 地區的推進,以及促進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內(nei) 生動力,促進西藏邊疆安全和穩定都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yi) 。”
據悉,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公路裏程已達9萬(wan) 多公裏、其中高等級公路為(wei) 660公裏;拉日鐵路建成運營、拉林鐵路正在建設中;國內(nei) 外航線達到79條;主電網覆蓋到62個(ge) 縣(區)(自治區共有73個(ge) 縣區);移動信號全覆蓋,寬帶通達85%。為(wei) 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啟動建設“中尼跨境經濟合作區”;成立南亞(ya) 標準化(拉薩)研究中心;已成功舉(ju) 辦三屆藏博會(hui) ;新建藏青工業(ye) 園區、拉薩高新區和昌都經開區等。並製定了加大邊境貿易基礎設施建設、口岸要鎮倉(cang) 儲(chu) 物流培育力度、加大交通幹線,促進市場內(nei) 聯外通等發展規劃,將有利於(yu) 推動“南亞(ya) 大通道”建設。
然而,當前“南亞(ya) 大通道”建設麵臨(lin) 著內(nei) 外兩(liang) 大挑戰:一是“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國與(yu) 南亞(ya) 各國之間合作關(guan) 係較為(wei) 複雜,外部環境的特殊性是“南亞(ya) 大通道”建設中的重要挑戰;二是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較全國其他地區相對滯後,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穩定的重要性亦為(wei) “南亞(ya) 大通道”建設的內(nei) 在挑戰。
因此,為(wei) 加快“南亞(ya) 大通道”建設,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在南亞(ya) 地區的推進,邊巴拉姆在做了深入的調研後提出了五方麵的建議。
一是由中央政府製定“南亞(ya) 大通道”建設的頂層設計,明確“南亞(ya) 大通道”建設的戰略定位、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以及中央各部門的職責和協調聯動的體(ti) 製機製。
二是建立 “南亞(ya) 大通道”建設的中央專(zhuan) 項資金。從(cong) 而確保地方財政對建設資金預算等信息的掌握,避免地方財政的重複計劃,提高建設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從(cong) 中央層麵推動西藏自治區“拉薩、日喀則雙核驅動發展”模式建設。根據西藏自治區麵積大、邊境線長的特點,改革以拉薩市輻射和帶動西藏自治區發展的單核發展模式向以拉薩和日喀則雙核驅動發展西藏,加快“南亞(ya) 大通道”建設的模式。日喀則作為(wei) 西藏第二大經濟、文化中心,市轄區內(nei) 18個(ge) 縣(區)中邊境縣有9個(ge) ,邊境線長1753公裏,約占西藏自治區邊境線長的二分之一,因此加大日喀則市的發展驅動力,可有效推進“南亞(ya) 大通道”建設,並輻射和帶動阿裏和那曲兩(liang) 個(ge) 相鄰地區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
四是加強“南亞(ya) 大通道”建設中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學界、智庫和媒體(ti) 的公共外交力度,從(cong) 而營造有利的外部輿論環境。借助現代融媒體(ti) ,加大主流媒體(ti) 對外宣傳(chuan) 的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民間外交,加大與(yu) “南亞(ya) 大通道”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智庫、民間機構和組織機構的交流對話;充分借力對外援助等渠道,強化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民間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麵深入了解。
五是加強對“南亞(ya) 大通道”建設中各個(ge) 環節的論證力度,加大對內(nei) 宣傳(chuan) ,吸引國內(nei) 企業(ye) 和各界專(zhuan) 業(ye) 人士對西藏“南亞(ya) 大通道”建設的關(guan) 注,從(cong) 而爭(zheng) 取更多的社會(hui) 力量投入到建設中。
總之,為(wei) 貫徹和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的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互通、貿易聯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的目標,明確西藏是麵向南亞(ya) 開放的重要通道地位的戰略部署。建議以“一帶一路”倡議在南亞(ya) 推進為(wei) 契機,舉(ju) 全國之力,進一步明確“南亞(ya) 大通道”建設的國家戰略地位,加大資金、人力的投入和政策的再傾(qing) 斜,加快建設,提升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更好地完成扶貧攻堅任務,促進西藏邊境穩定和安全,進一步深化和實踐中央治邊穩藏重要戰略思想。
人物簡介:
邊巴拉姆 來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邊巴拉姆:女、藏學家、全國政協委員、法學碩士(博士在讀),曾在挪威奧斯陸大學、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進修,現任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南亞(ya) 研究所副所長,從(cong) 事法學、國際關(guan) 係、南亞(ya) 等方麵的研究,曾發表《依法治藏:西藏現代化治理轉型的法治保障》《依法治藏視域中的拉薩市民族立法工作》《略論國際法原則下“西藏的法律地位”》等多篇論文,參與(yu) 編寫(xie) 《拉薩法治發展報告》係列藍皮書(shu) 。
(新利平台 文/王藝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