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練就“治水興水秘笈” 西藏全麵推行河長製湖長製

發布時間: 2018-04-28 18:38:00 來源: 新利平台


圖為(wei) 納木措風景 攝影:安景山 圖片來源:中新網

  新利平台訊 近日,據西藏自治區水利廳消息,西藏正逐項落實河長製湖長製工作任務,確保6月底前全麵建立河長製、年底前全麵建立湖長製。
作為(wei) 高原水資源庫,西藏自治區是我國乃至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水資源是西藏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的優(you) 勢資源,全麵建立河長製湖長製意義(yi) 重大。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大河湖整治和保護力度,特別是從(cong) 2017年全麵推行河長製工作以來,西藏各市地著力抓好河湖汙染治理,強化突出問題整治,加強治水能力建設,健全河湖保護管理機製,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圖為(wei) 拉薩河。 攝影:何蓬磊 圖片來源:中新網

  西藏在推行河長製之初,就將湖泊納入河長製管理。拉薩轄區內(nei) 自治區級主要河湖包括拉薩河、雅魯藏布江拉薩河段、納木措,由西藏自治區級領導擔任河長;市級主要河流澎波河、墨竹瑪曲、當曲河、拉曲河、堆龍河5條河流,由市級領導擔任河長。自河長製推行以來,實現了河道、湖泊、水庫等各類流域全覆蓋,轄區內(nei) 245條(個(ge) )河湖均有專(zhuan) 人管護,水質100%達標。同時,拉薩市實施“河長+警長+公眾(zhong) 河長”的模式積極引導民眾(zhong) 參與(yu) 河長製管理。截至目前,拉薩市關(guan) 停87家采砂場,新增沿河綠化麵積300餘(yu) 畝(mu) ,改善了拉薩城區段河流的生態環境。


圖為(wei) 香達曲河一角。圖片來源:山南網

  山南市有流域麵積5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445條,湖泊121個(ge) ,地下水約230億(yi) 立方米,年均徑流量約706.5億(yi) 立方米,水資源豐(feng) 富。自2017年河長製工作全麵實施以來,山南市在全麵摸清全市河湖“家底”的基礎上,出方案、定目標、建製度,多措並舉(ju) 推進河長製工作。設立市、縣區、鄉(xiang) 鎮三級河長體(ti) 係,在市、縣區兩(liang) 級分別成立河長辦公室,製定《山南市河長會(hui) 議製度》、六項河長製工作製度,印發《山南市河長製“一河(湖)一策”方案編製參考資料》,編製完成《水功能區劃報告》,建立《全麵推進河長製工作監督檢查製度》《河長製建立工作驗收辦法》,落實水生態崗位3344人以增強河湖看護力量……通過一係列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河湖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經過20期連續監測的結果顯示:四個(ge) 國控麵水質狀況良好,檢測水體(ti) 的各項指標均符合Ⅲ類標準,達標率為(wei) 100%。

  林芝地處雅魯藏布江中下遊,水資源豐(feng) 富,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總量2329.11億(yi) 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04.77萬(wan) 方,高居全國第一。境內(nei) 河流湖泊眾(zhong) 多,河網密度大,流域麵積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572條,占西藏自治區全區的10.02%。自全國河長製工作開展以來,林芝在全市範圍內(nei) 印發了《全麵推行河長製工作方案》,明確河長組織體(ti) 係構架、主要任務等內(nei) 容。全市共有1112名市縣鄉(xiang) 村四級領導幹部擔任河長,其中25條河流(河段)由25個(ge) 市級領導擔任河長,各級河長根據河湖管理實際情況,切實履行職責。2017年各縣落實河長製專(zhuan) 項經費470餘(yu) 萬(wan) 元,其中巴宜區落實240萬(wan) 元。人員保障上,米林縣落實3名河長製專(zhuan) 職工作人員,專(zhuan) 門負責河長製相關(guan) 工作。林芝市各縣區在環保大督查的基礎上,建立部門聯合執法機製,全年聯合水利、環保、國土、林業(ye) 、交通等部門共開展30次聯合執法,查除水汙染及河湖生態破壞案件18餘(yu) 宗,並處罰款31萬(wan) 元,有效打擊了破壞環境和河道生態違法行為(wei) 。在加強河道日常巡查的同時,還加大了沿河垃圾清理力度,2017年共出動2484人次,車輛34台,清理垃圾87噸,有效保護了河湖生態環境。

  2018年3月30日,西藏自治區召開全麵推行河長製湖長製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對全麵推進河長製湖長製攻堅階段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會(hui) 議指出,要對高原河湖管理保護存在的基礎數據不完善、技術支撐不夠、眾(zhong) 多跨市河湖在係統管理保護方麵統籌協調力度不夠等突出問題和困難,采取有力措施,確保河長製湖長製各項工作落地生根。西藏的每一條河、每一片湖都將有自己的“守護人”,必將讓河湖煥發新顏,實現河更暢、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最終形成人水和諧發展的現代化格局。(新利平台 綜合/吳建穎)

(責編: 央卓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