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白朗縣變成“百果園”摘掉“窮帽”全憑它

發布時間: 2018-08-27 20:36: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俗話說,“全國蔬菜看壽光,西藏蔬菜看白朗”。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有著甜到人心裏去的西瓜,有著五顏六色的彩椒,還有令人垂涎欲滴的草莓……一片生機勃勃的“百果園”,幾乎讓人忘了這是在“世界屋脊”。圖為(wei) 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蔬菜大棚全景。

  目前,白朗縣已建成5428個(ge) 大棚,成為(wei) 西藏最大的高原大棚蔬菜基地,年產(chan) 蔬菜3750萬(wan) 公斤,年銷售額超億(yi) 元。全縣1.28%的可耕地,產(chan) 出了占農(nong) 牧業(ye) 總量41%的效益。如今白朗縣果蔬種植走向規模化,高原果蔬產(chan) 業(ye) 經曆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的過程。圖為(wei) 放羊的小朋友。

  近日,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人文科考隊員走進西藏白朗縣,在為(wei) 期八天的調研過程中,隊員們(men) 參觀了白朗綠色蔬菜發展有限公司、彭倉(cang) 村蔬菜大棚和魯藏蔬菜產(chan) 業(ye) 園,與(yu) 相關(guan) 負責人進行了深入溝通,並進入彭倉(cang) 村農(nong) 戶家中,了解當地實際情況。圖為(wei) 村幹部帶領人文科考隊員參觀。

  在白朗綠色蔬菜發展公司調研時,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道,公司采取“企業(ye) +基地+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公司負責培訓當地菜農(nong) ,將先進的種植技術帶入基層,公司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引領一方百姓脫貧,傾(qing) 心打造“白朗蔬菜”品牌,讓更多的人品嚐到綠色健康的有機蔬菜。圖為(wei) 人文科考隊員與(yu) 白朗綠色蔬菜發展公司負責人合影留念。

  隨後,隊伍來到魯藏蔬菜產(chan) 業(ye) 園參觀學習(xi) ,據悉,該產(chan) 業(ye) 園是山東(dong) 省援藏項目之一,於(yu) 2017年投資建成,目前處於(yu) 一期項目,占地共1653畝(mu) 。未來三期建成後占地總麵積將達5000畝(mu) ,與(yu) 白朗縣洛江鎮建設的5000畝(mu) 蔬菜產(chan) 業(ye) 園相連,總計達成“萬(wan) 畝(mu) 蔬菜大棚”。產(chan) 業(ye) 園相關(guan) 負責人說:“這是山東(dong) 人民和西藏人民共同創造出的高原蔬菜奇跡啊!”圖為(wei) 人文科考隊員參觀魯藏蔬菜產(chan) 業(ye) 園。

  最後,隊伍前往彭倉(cang) 村農(nong) 戶家中了解實際情況。據悉,彭倉(cang) 村是白朗縣最先發展大棚蔬菜產(chan) 業(ye) 的村子,除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和充足的勞動力外,村民們(men) 思想的解放是脫貧致富的重要因素。當年的彭倉(cang) 村村民大多能接受大棚種植,所以蔬菜大棚產(chan) 業(ye) 最先發展了起來。現在,村民們(men) 不僅(jin) 通過蔬菜大棚種植摘了“窮帽”,更多的村民開上了小汽車,換上了先進的農(nong) 機,日子越過越紅火。圖為(wei) 彭倉(cang) 村拉巴次仁與(yu) 人文科考隊隊員交談。

  近一周的調研過程中,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人文科考隊對於(yu) 白朗縣蔬菜產(chan) 業(ye) 有了更為(wei) 全麵的了解。白朗縣立足實際,以“蔬菜質量提升工程”為(wei) 突破口,大力發展蔬菜產(chan) 業(ye) ,惠及5個(ge) 鄉(xiang) 鎮1000餘(yu) 戶菜農(nong) ,勤勞的白朗人民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贏取更美好的未來。圖為(wei) 人文科考隊員合影留念。(新利平台 記者/周晶 圖片由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人文科考隊提供)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