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wei) 是首屆全國青年藏學研討會(hui) 的緣故,我個(ge) 人對此次會(hui) 議抱有很大的期待。雖然會(hui) 議報告、研討、交流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我期待來自與(yu) 會(hui) 的青年學者能夠充分利用這個(ge) 平台,成功達到交流成果、溝通感情、促進中國藏學研究能更好更快發展的目的。說到目前最大的感受,便是在黨(dang) 的一係列民族文化傳(chuan) 承與(yu) 保護的政策下,藏學研究有了充分的發展空間,致力於(yu) 藏學研究的青年學者有了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hui) 。
青年學者桑旦東(dong) 知
此次研討會(hui) ,我提交的論文名為(wei) 《年寶桑瓦與(yu) 藏譯本佛說大乘寶王經研究》,本文通過文獻學、曆史學、比較學的理論知識與(yu) 研究方法,以三大章展開論述。第一章對“年寶桑瓦”傳(chuan) 入藏地的時代背景、如何傳(chuan) 入、藏族史學家的認定,以及對其地位和影響進行了詳細的辨析;第二章對藏譯本《佛說大乘莊嚴(yan) 寶王經》的淵源、內(nei) 容、特點以及與(yu) 同類佛教經典藏譯本《妙法蓮華經普門品》進行比較研究;第三章以藏譯本《佛說大乘莊嚴(yan) 寶王經》之思想對於(yu) 藏族文化產(chan) 生的影響,以及其意義(yi) 作為(wei) 重點進行論述。總之,通過對上述論題的研究,整個(ge) 藏傳(chuan) 佛教前弘期初期的主流思想、麵貌和特點將變得更為(wei) 清晰。
我所提交的論文涉及到了藏傳(chuan) 佛教前弘期發展的曆史與(yu) 哲學思想,以及當前我個(ge) 人的研究方向與(yu) 側(ce) 重點都放在了藏傳(chuan) 佛教前弘期發展的曆史與(yu) 哲學思想方麵,尤其是對中觀自續派宗師蓮花戒的生平與(yu) 其中觀思想的研究。所以,在這屆研討會(hui) 上我比較關(guan) 注的是對於(yu) 藏傳(chuan) 佛教前弘期發展的曆史以及對當時的哲學思想所做的專(zhuan) 門研究的一些成果。
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黨(dang) 和國家製定和實施了一係列有關(guan) 民族文化傳(chuan) 承與(yu) 保護的政策。我國優(you) 秀的藏學研究者在各種學術前沿問題,理論建設、社會(hui) 現實問題解決(jue) 等方麵,提供了富有建設性的係統觀點和研究成果,大大拓展了中國藏學研究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作為(wei) 年輕一代的藏學研究者,更應在黨(dang) 和國家的一係列民族文化政策的指導下,增強四個(ge) 意識,將老一輩藏學研究者視為(wei) 榜樣,承前啟後,使藏學研究在高度、寬度、厚度上更進一步。
(新利平台 文/桑旦東(dong) 知 民族出版社助理編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