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絲(si) 綢之路上盛產(chan) 三大名果:葡萄、石榴、無花果;新疆白哈巴邊防連中士祖儂(nong) •阿本擁有來自三個(ge) 民族的叔伯、姑姑:漢族、回族、哈薩克族。
2011年入伍,擔任新疆阿勒泰軍(jun) 區白哈巴邊防連翻譯的祖儂(nong) •阿本來自一個(ge) 多民族大家庭,共有漢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烏(wu) 孜別克族6個(ge) 民族。祖儂(nong) 是維吾爾族。奶奶阿尼帕•阿力馬洪收養(yang) 了漢族、回族、哈薩克族10個(ge) 孩子,加上自己生育的9個(ge) ,共撫養(yang) 了4個(ge) 民族19個(ge) 孩子。
“我沒有民族分別的概念,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祖儂(nong) 說。他清楚地記得爺爺說過,如果沒有語言的不同,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
祖儂(nong) 的爺爺是軍(jun) 人,爸爸也是軍(jun) 人。爺爺本希望祖儂(nong) 的叔伯都參軍(jun) ,但加上祖儂(nong) 的爸爸,隻有兩(liang) 個(ge) 兒(er) 子參了軍(jun) 。祖儂(nong) 的爸爸去世得早,臨(lin) 終前在遺書(shu) 中說,希望祖儂(nong) 長大了要去當兵,像他和他爺爺一樣,一定要心係家國。
作為(wei) 家裏唯一的內(nei) 孫,祖儂(nong) 從(cong) 小就有一個(ge) 參軍(jun) 夢,這也得到了祖儂(nong) 奶奶的大力支持。
今年78歲高齡的奶奶是祖儂(nong) 的驕傲。2009年,祖儂(nong) 的奶奶被評選為(wei)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祖儂(nong) 的奶奶出生在蒙古。1956年,居住在蒙古的52家中國人獲得就近回國的許可,祖儂(nong) 的奶奶才終於(yu) 隨父母走到今天阿勒泰地區青河縣塔克什肯鎮所在地住了下來,含辛茹苦地養(yang) 活了19個(ge) 生育和收養(yang) 的孩子。
祖儂(nong) 熟練掌握漢語和哈薩克語兩(liang) 種語言。連隊駐地附近的白哈巴村主要生活著哈薩克族和圖瓦人,村民生病了,喜歡到連隊就醫,但是由於(yu) 語言不通,描述不清楚病症,就需要祖儂(nong) 從(cong) 中幫忙。祖儂(nong) 也經常為(wei) 村民的用醫用藥向連隊打報告,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實際困難。為(wei) 方便村裏的護邊員與(yu) 戰士之間的交流,祖儂(nong) 還負責教授村裏的護邊員學習(xi) 漢語,向他們(men) 解釋邊防法規。
雖然奶奶、媽媽都需要人照顧,但祖儂(nong) 一年隻能回家探望一次,一次有42天假期。4年前,媽媽曾經來連隊看望過自己一次,但奶奶還從(cong) 來沒有來過。祖儂(nong) 沒有讓奶奶和家人失望,因為(wei) 表現優(you) 異,先後3次被表彰為(wei) 優(you) 秀士兵。
像祖儂(nong) 一樣,連隊裏共有5個(ge) 少數民族戰士駐守在邊防一線上。
度盡劫波兄弟在,青山畢竟遮不住。白哈巴的星空依然璀璨,宛如戰士們(men) 清澈的眼眸和明亮的胸膛,交相輝映。
石榴籽會(hui) 緊緊抱在一起,無花果的花蕊深藏在心底。當優(you) 雅歡快的麥西來甫跳起,人們(men) 總會(hui) 熱情地伸出手邀請,親(qin) 熱地舞動在一起。(新利平台 記者/譚永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