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cong) 九世班禪被迫出走內(nei) 地到十世班禪返藏回寺的29年裏,班禪方麵為(wei) 維護祖國統一、捍衛祖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進行了艱難的鬥爭(zheng)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西藏實現了和平解放,班禪順利返回西藏,並重新獲得固有地位和職權。班禪返藏是貫徹執行《關(guan) 於(yu) 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的生動體(ti) 現,是中央政府成功解決(jue) 西藏內(nei) 部問題的重要一頁。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guan) 於(yu) 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史稱“十七條協議”)在北京簽訂,這是西藏民族曆史發展劃時代的轉折點。正如十世班禪大師所說:“從(cong) 此西藏民族開始了自己曆史的新紀元。”“十七條協議”中第五條規定:班禪額爾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職權,應予維持。根據班禪在西藏的曆史地位和西藏廣大僧俗群眾(zhong) 的意願,為(wei) 促進西藏內(nei) 部團結和落實“十七條協議”,十世班禪返回西藏勢在必行。
十世班禪大師俗名官保慈丹,1938年出生在青海循化縣文都鄉(xiang) 。圖片來源:《www.easyfundingllc.com(中文版)》2011年第03期。
萬(wan) 事俱備 起航返藏
十世班禪及班禪堪布會(hui) 議廳的官員在“十七條協議”簽訂後,便返回青海塔爾寺,著手做返藏的各項準備。在國家民委和西北局的主持,及北京、天津、上海、甘肅、青海等地支援下,護送班禪回藏的物質準備工作也很快完成了。範明被任命為(wei) 西北軍(jun) 政委員會(hui) 駐班禪行轅的代表,牙含章為(wei) 助理代表,共同負責護送十世班禪及堪布會(hui) 議廳全體(ti) 人員,安全返回紮什倫(lun) 布寺。根據中央的指示精神,西北西藏工委決(jue) 定分兩(liang) 批走。
1951年8月初,由範明、慕生忠率領的十八軍(jun) 獨立支隊和堪布會(hui) 議廳的負責官員計晉美、阿旺金巴率領的班禪行轅入藏工作委員會(hui) ,以及部分騎兵、班禪警衛先離開西寧。12月1日,這支先頭部隊到達拉薩與(yu) 十八軍(jun) 主力部隊會(hui) 師。12月4日,計晉美等前往布達拉宮拜謁達賴喇嘛,遞交班禪額爾德尼的信件。隨後,計晉美又在中央駐西藏代表張經武的指導下,與(yu) 西藏地方政府交涉,達成將紮什倫(lun) 布寺歸還班禪的協議。同年,中央統戰部和民委與(yu) 各方麵協商後,認為(wei) 條件已經成熟,決(jue) 定在12月內(nei) 護送班禪成行。
圖為(wei) 1951年4月22日,習(xi) 仲勳(前左)率領西北軍(jun) 政代表熱烈歡迎途經西安赴北京的十世班禪大師(前右)。圖片來源:中國網
1951年12月19日,十世班禪額爾德尼連同護送陪同人員共一千二百餘(yu) 人的隊伍,浩浩蕩蕩離開西寧。行前,班禪致電毛主席:“此次返藏以後,一定在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之下與(yu) 達賴佛緊密團結,共商一切,為(wei) 徹底實現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驅逐帝國主義(yi) 在西藏的影響,鞏固國防和建設新西藏而奮鬥。”
毛主席除複電勉勵外,特命時任西北局書(shu) 記、西北軍(jun) 政委員會(hui) 副主席的習(xi) 仲勳為(wei) 代表,到西寧為(wei) 班禪送行。班禪非常高興(xing) ,特意為(wei) 習(xi) 仲勳組織了盛大的歡迎會(hui) ,並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班禪說:“如果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毛主席的正確領導,與(yu) 中國各兄弟民族的熱誠幫助,西藏和平解放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們(men) 返回西藏亦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men) 說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毛主席是西藏人民的大救星,是我們(men) 的大恩人。我們(men) 隻有跟著共產(chan) 黨(dang) 和毛主席走,隻有同祖國各兄弟民族緊密地團結起來,我們(men) 西藏民族才能得到徹底的解放,別的道路是沒有的。”
道阻且長 履險入藏
根據中央指示,護送十世班禪及堪布會(hui) 議廳全體(ti) 官員等第二批進藏人員,要經過香日德、那曲,後抵達拉薩。路上經過的時間,剛好是“正二三,雪封山”的時間。此時,沿途草已枯黃,牲畜無法吃飽,如若趕上唐古拉山“雪封山”,積雪有五六尺深,人走人滑,馬走馬滑,在險路上,被摔下懸崖的概率極高。
圖為(wei) 1959年10月23日,十世班禪在駐京辦給前來朝拜的人摸頂賜福。圖片來源:中國網
為(wei) 了做好可能遇上“雪封山”的最壞準備,牙含章和堪布會(hui) 議廳的官員雇了三千多峰駱駝,七千多頭犛牛,馱運足夠的人糧、馬料和燃料。另外,堪布會(hui) 議廳官員和眷屬以及護送的幹部和戰士各準備馬兩(liang) 匹,輪換騎乘。還有騾子二百餘(yu) 頭,“架窩子”一百副,供傷(shang) 、病員使用。
1952年2月,護送班禪的隊伍到達唐古拉山,經派人偵(zhen) 察,山上積雪有一尺多深,堪布會(hui) 議廳官員認為(wei) 可以通過。於(yu) 是向全體(ti) 進藏人員作了動員,讓大家精神上作好準備,爭(zheng) 取用六天時間越過唐古拉山。班禪大師麵對如此艱險,毫不動搖,淡然以對。護送部隊的人看到年輕的十世班禪有這樣的堅強意誌和大無畏精神,備受鼓舞。最終,按預定計劃通過了唐古拉山。(新利平台 記者/孫健 部分資料參考《班禪額爾德尼傳(chuan) 》《班禪大師》和《十世班禪維護祖國統一的重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