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1987年初,十世班禪大師與(yu) 習(xi) 仲勳、阿沛•阿旺晉美商議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hui) 籌備事宜。
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禪大師在日喀則德慶格桑頗章宮的“夏珠培傑林”淨室圓寂,年僅(jin) 51歲。我自幼跟隨大師,如今,在大師身邊經曆的那些日日夜夜已成為(wei) 我終生難忘的記憶。從(cong) 1986年底,十世班禪大師提出創建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hui) (以下簡稱援藏基金會(hui) )的設想,到1987年4月基金會(hui) 籌備委員會(hui) 成立大會(hui) 召開,再到基金會(hui) 正式成立服務至今,我有幸一路見證了十世班禪大師為(wei) 援藏基金會(hui) 付出的艱辛努力。30多年來,我一直在大師親(qin) 自開創和引領的基金會(hui) 發展道路上奮力前行,倍感責任重大,不容懈怠。每年這個(ge) 日子,我總會(hui) 更加懷念大師,懷念那段能經常聆聽他諄諄教誨、時刻仰望他偉(wei) 岸身影的珍貴歲月。
圖為(wei) 1987年初,十世班禪大師和畫家洛鬆向秋探討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hui) 徽標事宜。
圖為(wei) 十世班禪大師親(qin) 自設計並請畫家洛鬆向秋付諸筆端的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hui) 徽標。
情係雪域高原,籌劃援藏事業(ye) 藍圖
援藏基金會(hui) 是世界屋脊上第一個(ge) 慈善組織,也是以推動西藏和四省藏區發展進步為(wei) 宗旨的西藏自治區第一個(ge) 全國公募性慈善組織。它的倡導與(yu) 創建者正是藏民族的傑出代表、偉(wei) 大的愛國者、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十世班禪大師和阿沛•阿旺晉美同誌。援藏基金會(hui) 於(yu) 1987年4月15日成立籌備委員會(hui) ,1992年正式成立。30多年來,一直在為(wei) 促進藏區繁榮發展貢獻著力量,源源不斷地把來自世界各地的溫暖送到藏區最需要幫助的人們(men) 心上,受到黨(dang) 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廣大藏族同胞的高度讚譽。
圖為(wei) 1987年4月15日,在人民大會(hui) 堂西藏廳召開的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hui) 籌備委員會(hui) 成立大會(hui) 。
十世班禪大師一生波折坎坷,他始終相信真理,相信共產(chan) 黨(dang) ,相信人民,相信曆史是公正的。大師刻苦學習(xi) ,使自己的漢文水平、理論素養(yang) 和社會(hui) 知識都有了長足進步,為(wei) 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改革開放初期,班禪大師重新走上領導崗位。1980年鄧小平同誌接見了班禪大師,稱讚他為(wei) “最好的愛國者”,並鼓勵大師為(wei) 祖國多做貢獻。鄧小平同誌的信任,使班禪大師深受鼓舞,他認識到改革開放是祖國和西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次重大曆史機遇,決(jue) 心要在有生之年,在有工作能力的時候,做些對黨(dang) 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事,要為(wei) 祖國統一和建設團結富裕文明的西藏做出自己的貢獻。另一位對十世班禪大師有著很大影響的是習(xi) 仲勳同誌。習(xi) 仲勳同誌與(yu) 小他25歲的十世班禪大師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相識後就結下了忘年之交,是他的良師益友。改革開放後,每當班禪大師視察、出國和進行其他重大活動時,習(xi) 仲勳同誌總是叮囑他要注意身體(ti) 、安全等。班禪大師每次回來也總是前去找習(xi) 仲勳同誌談心,二人常常並肩而坐,親(qin) 密地握著手,無話不談,情誼甚篤。習(xi) 仲勳同誌對班禪大師在工作中取得的每一次成績和進步都由衷地感到高興(xing) 。
圖為(wei) 1987年4月,十世班禪大師和阿沛•阿旺晉美率領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hui) 籌備委員會(hui) 委員朝拜靈光寺佛牙舍利塔,並親(qin) 自敬獻哈達。
在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的關(guan) 心影響下,十世班禪大師愈加心係國家建設發展,尤其是西藏和四省藏區的發展。在他心中,不僅(jin) 有一幅宏偉(wei) 深邃的藍圖願景,更有無數全麵詳實的可行性方案。無論是日常餐間、還是會(hui) 客席間,抑或是不經意的言談流露,作為(wei) 大師身邊工作人員,我常常折服於(yu) 他的旺盛精力、遠見卓識與(yu) 清晰思路。1987年初,班禪大師和阿沛•阿旺晉美同誌商議,提出創建援藏基金會(hui) 的想法,這是他心中宏偉(wei) 藍圖上的重要一筆。
圖為(wei) 1987年4月19日,十世班禪大師和阿沛•阿旺晉美率領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hui) 籌備委員會(hui) 委員考察天津港。
大師對援藏基金會(hui) 下設機構如何啟動、運行、發展、三年規劃與(yu) 目標等,都製定了十分詳盡的預案。對基金會(hui) 未來建成負有業(ye) 界盛名、吸引眾(zhong) 多愛心組織和人士的慈善機構也充滿信心。他的遠大設想是:援藏基金會(hui) 要成為(wei) 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能吸引眾(zhong) 多的組織和人士,提供不附加任何條件的無償(chang) 援助項目的慈善機構。班禪大師談到這些設想時,總是雄心勃勃,十分自信。我當時才二十出頭,每每看到大師雄心萬(wan) 丈的樣子,總是暗暗替他擔心:建設需要的巨額資金從(cong) 何而來?藏區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千頭萬(wan) 緒,如何才能開源擴流、理清頭緒呢?大師仿佛很了解我們(men) 的顧慮,常常不失時機教育我們(men) :“要是後麵跟著一隻老虎,也許人人都能爬上珠穆朗瑪峰,人的巨大潛力是難以想象的,開創一番新事業(ye) 更是事在人為(wei) 。目標正確,全力以赴實幹苦幹,總會(hui) 成功的!”如今回首,在援藏基金會(hui) 服務32年的經曆讓我切切實實體(ti) 會(hui) 到了大師這句話的深刻含義(yi) 。
圖為(wei) 1988年初,十世班禪大師看望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hui) 新籌建的藏族文藝表演團並與(yu) 團員代表合影。
十世班禪大師是個(ge) 雷厲風行的人,著手安排落實基金會(hui) 的籌備工作之初,大師就首先設計了援藏基金會(hui) 的徽標,並請畫家洛鬆向秋付諸筆端:雪山象征地球第三極的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寶劍象征藏族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握手象征民族大團結,科技符號象征建設現代化的新西藏,火炬象征西藏文化傳(chuan) 承、經濟騰飛,兩(liang) 側(ce) 橄欖枝象征平安祥和。
傾(qing) 心奔走呼籲,凝聚各方援藏力量
十世班禪大師和阿沛•阿旺晉美同誌積極爭(zheng) 取到中央領導和各有關(guan) 方麵的支持讚同,在習(xi) 仲勳等領導同誌親(qin) 筆批示關(guan) 懷下,援藏基金會(hui) 籌備委員會(hui) 成立大會(hui) 終於(yu) 在1987年4月15日於(yu) 人民大會(hui) 堂西藏廳成功召開。班禪大師和阿沛•阿旺晉美同誌共同擔任籌備委員會(hui) 主任,帕巴拉•格列朗傑等40多位德高望重的領導人和各界知名人士任籌委會(hui) 委員,熱地、趙樸初等20多位中央和西藏等省區領導同誌擔任顧問。烏(wu) 蘭(lan) 夫同誌代表黨(dang) 中央、國務院講話,向大會(hui) 表示熱烈祝賀,強調了“黨(dang) 中央對支持西藏發展進步一係列重大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不會(hui) 變,希望援藏基金會(hui) “對西藏及四省藏區各項建設事業(ye) 發展發揮輔助作用”。班禪大師聽了烏(wu) 蘭(lan) 夫副主席的鼓勵也非常高興(xing) ,他動情的規劃道:“西藏山河壯麗(li) 、幅員遼闊、資源豐(feng) 富、風景迷人,來自世界的各方友人都對西藏很感興(xing) 趣,願意為(wei) 西藏的經濟發展、文化技術事業(ye) 進步提供援助。援藏基金會(hui) 的宗旨就是聯絡各方友好人士和友好政府、組織、團體(ti) ,為(wei) 西藏社會(hui) 發展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資金和實物援助。籌集基金將直接用於(yu) 發展西藏的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科技事業(ye) ,包括名勝古跡和著名寺廟的維修、藏醫藏藥的挖掘整理和開發等。”大師製訂出基金會(hui) 拉薩總部辦公室和北京辦公室的詳盡年度工作預案,還胸有成竹地預告,待籌備委員會(hui) 做出成績來,基礎和條件成熟後,將正式成立援藏基金會(hui) 。
圖為(wei) 1989年1月9日,十世班禪大師生前最後一次回藏區途中的機艙內(nei) 留影。
班禪大師的性格就是這樣,言必信行必果。籌備委員會(hui) 成立大會(hui) 一結束,他和阿沛•阿旺晉美同誌就率領45名委員朝拜佛牙舍利塔,隨後馬不停蹄趕往天津考察。三天時間,委員們(men) 相繼參觀考察了天津港、自行車廠、日化廠、地毯廠、勸業(ye) 場、大型商場綜合體(ti) 、南市食品街、天津西藏中學等。每到一處都留下了大師匆匆的腳步和深深的思索。在天津港,他向工作人員詳細了解港口的船舶製造、貨運吞吐、物資供銷、交通網絡、對外貿易等一係列情況。隨後大師走出船艙,臨(lin) 海而眺,沉思了片刻,他語重心長的對大家講:“西藏由於(yu) 自然環境和曆史等各方麵原因,與(yu) 內(nei) 地發達地區還有很大差距,我們(men) 要發展教育、培育人才,要向這些先進地區學習(xi) ,學習(xi) 先進理念方法、先進技術設備和先進製度模式,結合西藏實際情況學以致用,開拓出適合西藏特色的發展道路。同時把西藏的優(you) 勢資源推廣出來。這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對西藏的關(guan) 懷,也是漢藏民族情誼的交融”。四月的海風掠過,不時有陣陣涼意襲來,一行人的心頭卻充滿了暖暖的力量。這就是常年在大師身邊最真切的感受,他始終如一的堅定愛國情懷令人景仰,他堅毅的眼神、敏銳的研判、任何時候都保持著一份洞若觀火的遠見卓識,總是能給人以任何困境中坦然前行的勇氣和力量。而大師規劃的實體(ti) 經濟建設也很快化作了鬆讚賓館的藍圖和唐卡、藏茶、藏毯、家具、貨運公司和西藏馬術隊等項目的啟動,還輸送了多批次西藏赴內(nei) 地學習(xi) 經濟金融、城市建設、規劃管理、駕駛、烹飪等方麵的實用型人才。1987年5月,為(wei) 使藏區優(you) 質特色產(chan) 品進入國際市場,加快藏區經濟發展,十世班禪大師又創辦西藏剛堅發展總公司,成為(wei) 藏區農(nong) 林牧工商貿結合的大型企業(ye) 。
圖為(wei) 1989年1月22日開光典禮當天,於(yu) 紮什南捷殿門前合影留念,也是我和十世班禪大師的最後一張珍貴合影。
一生愛國愛教,傳(chuan) 揚西藏優(you) 秀文化
十世班禪大師不僅(jin) 注重興(xing) 實業(ye) ,同樣高度重視西藏優(you) 秀民族文化的傳(chuan) 播推廣。1988年初,援藏基金會(hui) 籌建藏族文藝表演團並在西藏山南地區組織排練,包括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瑪、宗庸卓瑪、著名說唱演員土登在內(nei) 的31名藏族演員,先後赴成都、北京、天津、上海、杭州、香港等多個(ge) 城市演出。多位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出席觀看並給予高度評價(jia) ,所到之處也引發熱烈反響和高度讚譽。我當時參與(yu) 協助表演團的一些工作,最難忘的就是大師對每位演員的生活、身體(ti) 狀況乃至服裝道具細節都非常關(guan) 心,還清楚記得每位團員的名字和家裏的困難。大師對演員們(men) 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men) 載歌載舞,展示的不僅(jin) 僅(jin) 是雪山冰峰般壯麗(li) 而閃光的藏民族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宣傳(chuan) 黨(dang) 中央、國務院和各兄弟省份對西藏的關(guan) 懷和支持,宣傳(chuan) 西藏當前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宣傳(chuan) 西藏是我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擴大援藏基金會(hui) 的知名度,更好的歌頌祖國、更好的幫助家鄉(xiang) 建設發展……”多年後,我和才旦卓瑪老師等老藝術家再次相逢,憶起大師當年的諄諄教誨與(yu) 悉心關(guan) 懷,大家都忍不住一次次熱淚盈眶……
作為(wei) 藏傳(chuan) 佛教領袖,十世班禪大師始終致力於(yu) 引導藏傳(chuan) 佛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努力使藏傳(chuan) 佛教教義(yi) 與(yu) 中華文化相融合。為(wei) 了培養(yang) 政治上熱愛祖國、宗教上有較高造詣的佛學知識分子,班禪大師和趙樸初創辦了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建設藏傳(chuan) 佛教高級佛學人才培養(yang) 和研究中心,並親(qin) 自擔任佛學院首任院長。班禪大師特別強調“今天,我們(men) 在新的曆史起承點弘揚藏傳(chuan) 佛教,這個(ge) ‘再弘期’就是藏傳(chuan) 佛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發展建設相結合、相適應的時期。作為(wei) 藏傳(chuan) 佛教僧人也好、基金會(hui) 誌願者也好,愛國愛黨(dang) 愛教最基本的準則就是為(wei) 促進國家社會(hui) 和諧穩定,促進經濟文化發展做貢獻。”大師的這份情懷既是他一生愛國愛教的真實寫(xie) 照,又成為(wei) 援藏基金會(hui) 的工作指南。
1989年1月9日,班禪大師乘專(zhuan) 機回西藏,籌備五世到九世班禪大師遺體(ti) 合葬靈塔祀殿——班禪東(dong) 陵紮什南捷開光典禮和援藏基金會(hui) 拉薩辦公室相關(guan) 事宜。飛機降落貢嘎機場前,大師靜靜凝視窗外,俯視著遼闊無際的冰峰雪域,對我們(men) 同機隨行人員深情地說:“你們(men) 看這是多麽(me) 美麗(li) 、純潔無瑕的冰雪藏區啊,這裏的百姓都是多麽(me) 淳樸可愛啊,這麽(me) 多年了,每一次俯瞰這片我最熱愛的土地,都有一種愛不夠的感覺……”說到這裏,大師的眼眶已微微濕潤,機艙裏一片寂靜,大家都被班禪大師的赤子之心感染,生怕打擾了這份寧靜深邃的沉思……
1月27日,班禪大師沒日沒夜地奔波忙碌終於(yu) 暫告一段落。在新宮德虔格桑普彰前廣場,大師安排舉(ju) 行盛大的篝火晚會(hui) ,答謝參與(yu) 此次開光典禮及靈塔修建的各界群眾(zhong) 。這也是大師幾個(ge) 月來少有的片刻悠閑。在點點星光和簇簇火把的映襯下,原本樸素的德虔格桑普彰顯得格外莊嚴(yan) 肅穆,星輝火苗也映襯著大師慈祥又略顯疲憊的麵龐。我們(men) 依偎在大師身邊,就像孩子依偎著父親(qin) 的溫暖。記得當晚大師叮囑了很多,看到篝火晚會(hui) 上的民間藝人說唱表演時,他感慨道:“西藏是片福田妙土,我們(men) 有舉(ju) 世聞名的大英雄格薩爾王,有勤勞智慧的藏族人民,西藏要繁榮發展,離不開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的領導,也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誌之士不懈奮鬥”。提到援藏基金會(hui) ,大師很耐心的對我們(men) 講:“搞好這項工作,就要深懷愛心,時刻把西藏人民的冷暖安危記在心上,想盡一切辦法幫助西藏的發展跟上國家的形勢和步伐。總的來說援藏基金會(hui) 的各項工作就是要與(yu) 時代同步,與(yu) 祖國同向,與(yu) 人民同行,為(wei) 藏區百姓謀福祉,也是為(wei) 民族大團結、國家大發展做貢獻,這同樣是我對你們(men) 的期望……”大師那堅毅眼眸如同暗夜裏的星輝,傳(chuan) 遞來無限力量與(yu) 期望,大家都不禁雙手合十靜靜聆聽。誰知,這竟是最後一次聆聽大師教誨和關(guan) 於(yu) 基金會(hui) 的工作指導。從(cong) 此,這份洪亮渾厚的語音隻有一次次縈繞在我夢中的耳畔。
1月28日淩晨,大師因返藏勞累過度突發心髒病隨後昏迷,我們(men) 一直緊張地守候在他身旁,寸步不敢離開。晚上8點一刻,我正好出房間幫忙為(wei) 備用氧氣瓶加氧,就在幾分鍾後返回推門時,正撞上特派搶救醫師團隊撤離,我欣喜的以為(wei) 大師已經痊愈,誰知一進房間得到的卻是驚天噩耗。想著昨夜還依偎在大師身邊的溫暖,此刻竟已永世相隔,我悲痛萬(wan) 分,手中的氧氣包滑落在地,一時淚如泉湧難以克製。靜靜地跪在大師遺體(ti) 旁,我暗暗對這位陪伴多年已如慈父般的親(qin) 人許願:“尊敬的班禪大師,我將銘記您的教誨,踏著您的足跡,為(wei) 了國家建設發展,為(wei) 使藏區同胞過上更好的日子,鞠躬盡瘁做好援藏基金會(hui) 各項工作,奉獻自己畢生精力,絕不讓您失望!”
圖為(wei) 2018年6月6日,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hui) 理事長十一世班禪大師在北京辦公室現場指導工作。
如今,援藏基金會(hui) 正在理事長十一世班禪大師的引領下闊步前行,十世班禪大師親(qin) 自設計的援藏基金會(hui) 徽標也已經陪伴了我們(men) 32年。這枚小小的徽標,見證了十世班禪大師與(yu) 援藏基金會(hui) 的不解之緣,包含了十世班禪大師對援藏基金會(hui) 的厚重期望,也傳(chuan) 遞著無限愛心和力量。每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總會(hui) 不自覺的憶起大師那慈祥又威嚴(yan) 的笑容,那殷切又深沉的囑托。我心中對十世班禪大師和對援藏基金會(hui) 的這份莊嚴(yan) 承諾也將永遠不變:生命不息,服務不止!
謹以此文懷念敬愛的十世班禪大師!
寫(xie) 於(yu) 十世班禪大師圓寂30周年之際
(新利平台 文/充旺尼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