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3月11日,新利平台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州佛協會(hui) 長,達紮寺活佛達紮•尕讓托布旦拉西降措。達紮活佛表示,今年他仍關(guan) 注生態保護、民生相關(guan) 問題,並介紹了他帶來的三份提案。
圖為(wei) 全國政協委員達紮•尕讓托布旦拉西降措
提案一:積極開展綠色資產(chan) 評估,完善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
2015年印發的《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總體(ti) 方案》及2017年印發的《建立國家公園體(ti) 製總體(ti) 方案》,都體(ti) 現了國家對各類自然環境生態要素的關(guan) 注。目前大部分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區處於(yu) 生態環境脆弱、社會(hui) 經濟發展滯後地區,既要開展生態保護,又要促進社會(hui) 經濟發展。因此,如何平衡保護與(yu) 發展之間的關(guan) 係,成為(wei)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麵臨(lin) 的首要問題和共性問題。
綠色資產(chan) 評估是生態補償(chang) 建設的先決(jue) 條件和基礎工程,摸清國家公園的“生態家底”“生態產(chan) 出”,有利於(yu) 保護和修複自然生態係統,構建中國生態安全戰略屏障。明確國家公園生態建設對我國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的貢獻,以生態保護優(you) 先的理念協調推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具有重大意義(yi) 。
提案二:盡快健全長江、黃河上遊流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
長江、黃河上遊地區是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綠色屏障區,承擔著涵養(yang) 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重功能,生態價(jia) 值不可替代。近年來,該地區嚴(yan) 格按照“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全麵推進生態保護建設,為(wei) 保障中、下遊地區生態安全和綠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因橫向生態補償(chang) 機製的涵蓋麵不寬、針對性不強、約束力不足,製約了上遊地區經濟發展,在作出一定犧牲的同時並未得到相應補償(cha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滯後。盡快健全長江、黃河上遊流域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讓該地區得到合理的補償(chang) ,形成“效益共享、合作共治、攜手發展”的良好格局,顯得尤為(wei) 重要。
圖為(wei) 全國政協委員達紮•尕讓托布旦拉西降措與(yu) 其他全國政協委員一起入場
提案三:延長退耕還林補助期限並提高補助標準
退耕還林工程,是改善生態環境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1999年啟動試點以來,工程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產(chan) 業(ye) 結構得到優(you) 化,補助政策落實到位,受到了廣大群眾(zhong) 的衷心支持擁護。以全國首批試點地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為(wei) 例,各項數據表明退耕還林工程已成為(wei) 全州惠及麵最廣、國家投入最多、群眾(zhong) 參與(yu) 度最高的“民心工程”。
在產(chan) 生巨大的生態和社會(hui) 效益的同時,進一步鞏固提升成果的基礎仍不牢固,主要表現在:一是補助標準多年未調整,難以調動退耕農(nong) 戶積極性。二是退耕還林工程補助政策將於(yu) 2021年將全麵停止,將直接 影響到退耕農(nong) 戶尤其是建檔立卡貧困農(nong) 戶的生活。三是成果鞏固缺乏支撐,橫向生態補償(chang) 政策針對性不強。鞏固提升退耕還林成果是一項綜合係統工程,因此,建議延長補助期限,提高補助標準,進一步鞏固提升退耕還林成果。(新利平台 記者/王藝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