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袁浩傑和陳穎的結婚照
新利平台訊 在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山南邊境管理支隊,有這樣一對夫妻,兩(liang) 人雖然兩(liang) 地分居,但是在悉心守護著這份情感同時,也同樣默默共同守護著腳下的遼闊疆土與(yu) 身後的漫長邊境線。
因為(wei) 剛好遇見你
袁浩傑現為(wei) 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副教導員,他的爺爺是十八軍(jun) 進藏軍(jun) 人。作為(wei) 十八軍(jun) 的後代,袁浩傑在2011年6月大學畢業(ye) 時,毅然來到西藏自治區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經過半年的集訓後,分配到山南邊境管理支隊勒布邊境派出所。
勒布邊境派出所幹事陳穎的父親(qin) 是一名武警軍(jun) 官。從(cong) 小就深受部隊環境影響的陳穎,不愛紅妝愛武裝,在2014年大學畢業(ye) 時,也決(jue) 然選擇來到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作為(wei) 山南支隊第一批奔赴基層一線的女學員,她也來到了勒布邊境派出所。
陳穎初到單位時,是袁浩傑帶著她熟悉部隊內(nei) 部管理和轄區有關(guan) 各項工作業(ye) 務。袁浩傑每天帶著陳穎在轄區群眾(zhong) 家中挨家挨戶走訪,使她盡快了解轄區基本情況,同時還耐心引導她作做好走訪記錄。
自此之後,兩(liang) 人一起執勤、一起巡邏、一起走訪,隨著一起辦公的時間越來越多,在不斷的交流接觸中,雙方進一步加深了對彼此的認識。在工作中,他是她的“嚴(yan) 師”,而在生活中,他又能給到她恰到好處的關(guan) 心。就這樣,雙方對彼此的感情在內(nei) 心深處萌芽。
圖為(wei) 袁浩傑和陳穎為(wei) 轄區兒(er) 童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
“最遙遠的距離”
有情人終成眷屬。2018年5月,兩(liang) 人在眾(zhong) 多親(qin) 朋好友的祝福下,手挽著手步入了充滿花香浪漫的婚禮殿堂,並向對方許下了愛的諾言。相聚的時刻總是短暫的。在舉(ju) 行完婚禮後,兩(liang) 人就按期歸隊回到工作崗位。
由於(yu) 當時工作規定,婚後夫妻不能在同一單位工作,於(yu) 是袁浩傑主動申請調往全國海拔最高的派出所——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就這樣,夫妻兩(liang) 人在最初相識的單位依依不舍地別離了。
夫妻兩(liang) 人雖然都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工作,地理位置上卻相隔700多公裏。除去每年兩(liang) 個(ge) 月的假期兩(liang) 人能在一起,剩餘(yu) 的280多天,兩(liang) 人就隻能過著兩(liang) 地分居的生活。
陳穎有時候開玩笑說:“我們(men) 是比異地還要更遠的異地,如果在成都,我隻用花一天的時間就能到普瑪江塘,可是在勒布,如果去普瑪江塘就得花上兩(liang) 天的時間。”
圖為(wei) 陳穎在轄區開展群眾(zhong) 走訪工作
真真切切“長相思”
當然,最令陳穎擔心的還不隻這些。在平均海拔5373米的普瑪江塘,空氣中含氧量隻有內(nei) 地的30%,巡邏、走訪、排查這些在平原上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工作,在這裏都是對身體(ti) 的極大考驗。
同時在普瑪江塘,深夜裏時常還會(hui) 發生遊客在冰川遇險的情況,袁浩傑和單位的戰友們(men) 都會(hui) 第一時間出動前往海拔6000餘(yu) 米的冰川無人區進行救援。每出警救援一次,陳穎就得為(wei) 他擔心一次。
“特別害怕他半夜出警,因為(wei) 進入到冰川無人區,裏麵沒有信號,完全聯係不上,沒有聽到他報平安,我就睡不著覺,”陳穎說。
夫妻兩(liang) 人的感情並沒有因為(wei) 遙遠的相距而變淡,反而相互的關(guan) 懷溫暖更加稠密,因為(wei) 都是移民管理警察,都工作在邊境一線,彼此都了解這份工作的特殊性,所以也更加理解和珍惜對方。
“她一個(ge) 女孩子在基層工作,我卻不能陪在她身邊,心裏也很愧疚,所以我每次休假都會(hui) 全力補償(chang) 她,帶她出去旅遊,吃遍各地的美食,就喜歡看著她開開心心的樣子。”袁浩傑說。
沒有花前月下的牽手浪漫,也沒有路邊長椅的相互偎依,但是在同一輪明月下遙望星空感覺,已經足夠感受到對方的溫度。
圖為(wei) 袁浩傑在轄區商店開展登記排查工作
雖然長期兩(liang) 地分居,兩(liang) 人卻從(cong) 未對彼此的選擇而後悔。
陳穎說:“經營一段感情是一項重要任務,守好邊境更是一項重要任務。不求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求真真切切的相守”。
在兩(liang) 人看來,幹好自身的工作,守好身後的邊境線,就是對這份感情最好的維護。
在西藏漫長的邊境線上,無數移民管理警察如同源源不絕的雅魯藏布江水,前赴後繼守衛著雪域邊疆。袁浩傑、陳穎夫婦的故事就如同這大江之中的一朵浪花,平凡中折射出千萬(wan) 個(ge) 家庭為(wei) 了祖國無私奉獻的光芒。
我們(men) 雖然不能一一說出他們(men) 的名字,但是我們(men) 應該記住他們(men) 在守護邊境的身影。(新利平台 記者/趙二召 鄭琦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