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4月10日下午,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在西藏文化博物館參觀了“攝影家眼中的西藏”攝影展。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參觀“攝影家眼中的西藏”攝影展
參觀過程中,十一世班禪感慨西藏60年的巨變和取得的輝煌成就,時而谘詢展覽情況,時而回憶過往,頻頻點頭讚歎,表示應“珍惜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和幸福生活”,激勵大家再接再厲,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此展覽由www.easyfundingllc.com雜誌社邀請十餘(yu) 位經曆並記錄了西藏民主改革這一偉(wei) 大進程的攝影家,通過他們(men) 的攝影作品展現西藏60年的巨變與(yu) 輝煌。
全景看西藏——“西藏發展太快了,變化太大了。”
展廳走廊的牆壁上,展示了西藏七個(ge) 市地的全景。在這裏,可以鳥瞰西藏的城市,感受自然的高遠寧靜和遼闊雄奇,城市的大街小巷縱橫交錯,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
圖為(wei) 十一世班禪觀看西藏各市地全景照片
其中一張圖片,藍天綠地交相輝映,巍峨高山簇擁著拉薩城,房屋櫛比,街道寬闊,拉薩河穿城而過,清晰看到布達拉宮坐落於(yu) 市中心。十一世班禪在此駐足觀看,一邊仔細聆聽現場工作人員的介紹,一邊對一些細節問題展開詢問,感慨道:“西藏發展太快,變化太大,應一年一張,不然跟不上(變化的速度)。”
網上看西藏——“不親(qin) 曆西藏的人也可欣賞西藏美景。”
在展廳入口的顯示器處,工作人員介紹,這裏展示的不僅(jin) 有“廢奴豐(feng) 碑”“攝影家眼中的西藏”的展覽內(nei) 容,已經放到互聯網公開展示,還有“實境西藏”(展館),包含西藏66幅360°實景圖,不僅(jin) 有風物實景,還有漢英雙語簡介。”
十一世班禪笑著點頭肯定“數字展館”的表現形式,並詢問是否可使用全景眼鏡(VR眼鏡)觀看,數據是否將長期保存。得知數字展館已經放在新利平台首頁並將長期展示時,非常高興(xing) 地說道:“有些人去西藏害怕缺氧不敢去,也可以在這裏欣賞到西藏的美景了。”
據悉,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數字展館,以數字化形式,讓觀眾(zhong) 足不出戶就可身臨(lin) 其境,感受民主改革60年光輝歲月。數字展館內(nei) 包含“廢奴豐(feng) 碑”“攝影家眼中的西藏”“實境西藏”“優(you) 秀作品”四個(ge) 部分。
攝影家看西藏——“他們(men) 的感受是最深刻的。”
展品作者中,已故的著名攝影師藍誌貴曾是人民解放軍(jun) 第十八軍(jun) 的隨軍(jun) 攝影記者,在藏二十年;陳宗烈1956年入藏,任《西藏日報》攝影記者,他們(men) 都親(qin) 曆過50年代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一幅幅黑白照片生動記錄了人民解放軍(jun) 進軍(jun) 西藏、康藏公路建設、平息叛亂(luan) 、民主改革、西藏自治區成立等一係列重大曆史事件。十一世班禪在觀看展覽時感歎,對於(yu) 西藏民主改革曆程“他們(men) 的感受是最深刻的。”
瀏覽過發展中西藏的生態、教育、交通等多方麵成就,八廓街的今昔對比,基層西藏人民“全家福”等等都讓十一世班禪多次駐足仔細觀看。
藏族中青年攝影家的作品讓十一世班禪深感欣慰,在參觀過程中他不時與(yu) 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師生交流。青藏鐵路橫跨江河、山路十八彎等等,展現了廣闊壯美的祖國山河,他感慨“航拍器的使用是攝影的一場革命”。
參觀即將結束時十一世班禪說:“西藏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取得決(jue) 定性勝利的一場變革,是刻在西藏人民心中的豐(feng) 碑,展覽讓更多的國內(nei) 外人士和年輕人了解曆史真相,珍惜得來不易的改革成果和幸福生活。”(新利平台 記者/王茜 孫健 拍攝/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