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第一批援藏醫生徐樂天:與西藏的不解之緣(六)

發布時間: 2019-05-01 08:30:00 來源: 新利平台

  【編者按】1950-1953年期間,作為(wei) 中央派遣的首批進藏醫生,徐樂(le) 天在青藏高原有著傳(chuan) 奇般的行醫閱曆。鬥轉星移,如今,距離徐老首次入藏已是近70年光陰。近日,徐樂(le) 天接受了新利平台的專(zhuan) 訪,回顧了那段崢嶸歲月。

  圖為(wei) 2002年,時任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書(shu) 記達瓦、掛職院長高文華等歡迎徐樂(le) 天和北京電視台等人員,來參加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成立50周年典禮。圖片由徐樂(le) 天提供

  時隔51年,再訪西藏

  2002年9月,徐樂(le) 天應邀出席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成立50周年慶典。這次赴藏,徐樂(le) 天發現,曾經的拉薩市第一所現代化醫院已經是擁有500張床位、700多名職工的省級醫院了。

  圖為(wei) 徐樂(le) 天(右一)應邀赴藏參加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50周年院慶慶典。圖片由徐樂(le) 天提供

  “時間相隔51年後,我看到了湛藍的天空,濃密的白雲(yun) ,錦帶般的雪山,碧綠的湖水,歡快流暢的拉薩河,和一個(ge) 與(yu) 內(nei) 地一樣現代化生機勃勃的城市,活躍著眾(zhong) 多陌生麵孔的人群。過去那個(ge) 落後、陳舊的拉薩,和我熟識的人們(men) 將永遠留在我寶貴的相冊(ce) 裏了!”

  夢想已成真,後繼有人行

  2001年,在香港大公報創刊100周年之際,徐樂(le) 天以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人人享有醫療保健”作為(wei) 目標願景寫(xie) 下自己的感想,刊登在2001年7月15日的大公報上。


圖為(wei) 徐樂(le) 天於(yu) 2001年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的文章。圖片翻拍自徐樂(le) 天收藏的報紙。攝影:孔夏

  “雖然限於(yu) 經濟等各方麵的限製,在那時‘公醫’不可能做到,或者不可能做好,但是的確熱火朝天地努力過,體(ti) 會(hui) 到‘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nong) 村去’的意義(yi) 。當然,我也再一次深刻認識到‘醫療衛生工作是要依靠經濟基礎的’。”徐樂(le) 天回憶1947年曾寫(xie) 的兩(liang) 篇文章時說道。

  1978年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中央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等重大思想,引導著我們(men) 國家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三十多年來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國城鄉(xiang) 居民已普遍實施基本醫療保險,這就是改進了的公醫製度、合作醫療、全民醫療保險。在一個(ge) 有著十三億(yi) 人口的大國,從(cong) 過去的‘無醫無藥、缺醫少藥’狀態到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健’,這和全國取消農(nong) 業(ye) 稅、實行九年義(yi) 務教育製度一樣,都是劃時代的偉(wei) 大創舉(ju) 。我在1947年作為(wei) 一個(ge) 青年學生時曾有過的夢想今日已成真。”

  1952年,徐樂(le) 天參與(yu) 並籌建了西藏曆史上第一所現代化醫院,也就是今天的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揭開了醫療援藏的曆史篇章。寒來暑往,多次赴藏的醫療隊及醫、護、技人員播愛高原,為(wei) 西藏醫療水平提高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在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的推動下,一個(ge) 個(ge) 國家級、省級的質控中心、培訓基地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相繼掛牌,見證了西藏自治區醫院穩步提升的學科水平和輻射能力。隨著醫療水平的顯著提升,西藏人民群眾(zhong) 的健康指數也明顯提高,幸福感亦明顯增強。(新利平台 記者/孔夏)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