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辯經”——唇槍舌戰的秘密

發布時間: 2019-05-18 09:42: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5月17日,藏傳(chuan) 佛教第15屆“拓然巴”高級學銜辯經考試在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陽光樓照常進行,今天考試的內(nei) 容是對五部大論中的《戒律本論》進行抽題辯論。

  辯經考場井然有序,主考官根據順序陸續點名考僧上場,並現場隨機抽取考辯題目。被點名的考僧通常從(cong) 容不迫,在大家期待和祝福的目光中走向考場正中的佛墊,這就是集全體(ti) 僧眾(zhong) 矚目的“拓然巴”高級學銜辯經考試的“座位”。


圖為(wei) 辯經考試現場。攝影:易文文

  上場的考僧,需穿披黃色法衣、戴黃色法帽,更顯得鄭重莊嚴(yan) 。如此穿戴頗具含義(yi) ,一般重要場合例如大法會(hui) 、重大場合時都需這般鄭重著裝,以示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黃色法帽上裝飾有很多毛穗,代表著賢劫千佛等,另有象征佛法昌盛的緣起含義(yi) 。隨後,考僧結跏趺坐,端正姿勢,準備進入辯經環節。

  據悉,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對本次“拓然巴”辯經考試高度重視,精心準備,特地從(cong) 西藏和涉藏工作重點省20餘(yu) 座寺廟邀請60餘(yu) 位優(you) 秀辯手擔任本次辯經考試的辯經人員。另外,學院第17屆在校學僧也擔任辯經人員,提前感受畢業(ye) 辯經考試的激烈氛圍。強大的考辯隊伍,如虹的辯經氣勢,令現場所有人震撼。

  辯經的起勢是拍手,隻見辯經人員先退後幾步,緊接著右手把念珠一甩,套到左臂上,再快速前跨步,右手高高舉(ju) 起,用力一拍左手,一個(ge) 炸雷般的巴掌聲便響在了學僧額前。同時,辯經人員嘴唇快速翻動,串串佛學妙語迸出,時不我待,直逼坐著的考僧。

  另外,辯經人員要在每一個(ge) 提問前都要發出“諦……”的聲音,這個(ge) “諦”是藏傳(chuan) 佛教中文殊菩薩的種子字,因為(wei)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征,發問前以“啼”音開頭象征祈請文殊菩薩的加持,開啟辯經的智慧。另外,辯經拍手姿勢中兩(liang) 掌相擊也有三層含義(yi) :一為(wei) 一個(ge) 巴掌拍不響,世間一切都是緣分合和的產(chan) 物;二為(wei) 掌聲代表無常,一切都將稍縱即逝;三為(wei) 希望清脆的響聲擊出心中的慈悲和智慧。


圖為(wei) 辯經考試結束,學僧與(yu) 考評人員合影。攝影:易文文

  在這場實打實的唇槍舌戰中,考僧則要集中精力,充分展現自己的口才和學識,除機智回應外,還得試圖駁倒對方。如果考僧的反應稍慢,那麽(me) 辯經人員可以擊掌或甩念珠以示警;如果考僧應對得體(ti) 的話,馬上贏得僧眾(zhong) 的喝彩;如果認為(wei) 考僧的回答不夠完整得體(ti) ,或是有意驗證考僧水平,其他辯經人員可以同時出列上場發問。每到這個(ge) 時候,往往就是辯經場上最激烈的時候,好幾位辯經人員“刁難”一位考僧,這個(ge) 時候最能考驗出一位僧人的學識和智慧,能夠從(cong) 容不迫、機敏應對、以一對多的僧人,無疑是五部大論中的“學霸”,是全場為(wei) 之鼓與(yu) 呼的佼佼者。

  辯經是藏傳(chuan) 佛教中一種獨特的學習(xi) 方式,它不是簡單的一問一答,也不是情緒激動下的爭(zheng) 執。辯經要求對辯雙方思維敏捷、邏輯清晰、言之有據,從(cong) 而通過反複辯論,加深學習(xi) 理解,厘清義(yi) 理,通達顯乘,提高在佛教顯宗上的領悟。幾天下來,每位考僧人均上場多達10次,可謂是一場身與(yu) 心的雙重較量。(新利平台 記者/易文文)

  

(責編: 郭爽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