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平均海拔4300米的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縣烏(wu) 瑪塘鄉(xiang) 巴嘎村,初次到來的人,稍微走快點都有些喘不過氣。5月20日下午,一群來自內(nei) 地的遊客卻在這裏饒有趣味地爬山,這是為(wei) 什麽(me) ?
當日,為(wei) 期22天的極淨當雄2019年蟲草文化旅遊節在巴嘎村正式拉開序幕,遊客們(men) 在巴嘎村境內(nei) 的“蟲草山”上爬山,是為(wei) 了尋覓蟲草的蹤跡,感受親(qin) 身采挖蟲草的樂(le) 趣。
圖為(wei) 極淨當雄2019年蟲草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現場。
隨著季節回暖,西藏各地進入“軟黃金”蟲草的采挖季。冬蟲夏草對於(yu) 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可是冬蟲夏草到底生長在什麽(me) 樣的環境,如何采挖,一直以來都被披以“神秘麵紗”,不被外界熟知。
為(wei) 了滿足外界對蟲草的好奇和興(xing) 趣,當雄縣從(cong) 2016年起便打開蟲草采挖的“體(ti) 驗式”大門,通過舉(ju) 辦蟲草文化節,以蟲草搭橋、遊客參與(yu) ,力促當地旅遊業(ye) 的發展。
圖為(wei) 農(nong) 牧民向導匍匐在地尋找蟲草。
圖為(wei) 冒出地麵的蟲草草頭。
圖為(wei) 農(nong) 牧民向導展示剛挖出的新鮮蟲草。
在體(ti) 驗蟲草挖掘的過程中,遊客可免費帶走三根采挖到的蟲草,剩餘(yu) 的蟲草可按照市場價(jia) 格購買(mai) 或交由農(nong) 牧民向導自行銷售。來自廣東(dong) 的遊客江女士和她的先生很幸運,在體(ti) 驗活動中,不一會(hui) 兒(er) 就發現了蟲草的蹤跡。她說:“我是平生第一次看到這麽(me) 新鮮的剛從(cong) 地裏挖出的蟲草,我很興(xing) 奮,都忘記了這裏還是高海拔地區。”
除了尋覓蟲草蹤跡,在體(ti) 驗活動中,當地農(nong) 牧民向導還用自己的切身行動告訴外界保護生態的重要性:使用十字鍬挖掘完蟲草後,向導會(hui) 立即將土壤回填,確保當地的土壤以及植被不被破壞。
“大概十多年前,我們(men) 這裏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在采挖蟲草的過程中,便會(hui) 自覺地回填土壤。”當雄縣烏(wu) 瑪塘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拉巴次仁說,藏北草原的環境決(jue) 定了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賴以生存的就是草場資源,所以他們(men) 比任何人都更加愛護腳下的這片土地。
圖為(wei) 遊客騎馬遊草原。
圖為(wei) 清晨被積雪覆蓋的黑帳篷。
今年的蟲草文化節,巴嘎村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除了充當蟲草采挖向導之外,還做起了旅遊生意。益西單增就是他們(men) 中的一員,為(wei) 遊客牽馬遊草原,一小時收費200元,自家的黑帳篷可以留宿,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他告訴記者,“往年都是上山挖蟲草,現在老了,眼睛不是很好,也就不打算上山挖蟲草了。在家門口搞旅遊、接待遊客收入也挺不錯。”
隨著蟲草文化節效應不斷顯現,姆藍雪山腳下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色、優(you) 質物產(chan) 也逐漸走出“深閨”人漸識,如何將蟲草和旅遊更好地結合,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也成了政府思考的問題。
“整個(ge) 當雄縣的蟲草產(chan) 量並不大,但也是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不可或缺的副業(ye) ,我們(men) 一直在考慮如何將這種資源優(you) 勢放大,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當雄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其美次仁說,今年的蟲草文化節,當雄縣在蟲草收購和遊客體(ti) 驗兩(liang) 方麵做了一些嚐試。
雲(yun) 絮纏繞山際,山峰露出真容,姆藍雪山腳下,十頂黑帳篷真實還原著藏北的遊牧生活,遊客們(men) 盡情感受著藏北草原的獨特風光和人文風情。其美次仁介紹,未來在姆藍雪山腳下,還將建成7座精品小木屋,專(zhuan) 門為(wei) 前來體(ti) 驗的遊客提供私人定製化服務。
同時,為(wei) 了解決(jue) 當地村民蟲草售賣的問題,今年的蟲草文化節上,當雄淨土公司通過推出姆藍雪山蟲草地域品牌直接對接蟲草經銷商,讓農(nong) 牧民切實從(cong) 蟲草采挖中獲得收益。
“未來,我們(men) 將繼續以‘極淨當雄’為(wei) 主題,以當雄處處皆景點為(wei) 理念,依托羊八井藍色天國、姆藍雪山、納木錯等旅遊環線打造全域旅遊。以遊客的旅遊自由自在為(wei) 導向,開啟高端私人定製旅遊模式。通過打造精品文化旅遊、精品景區集群建設,讓旅遊業(ye) 的發展持續不斷地惠民、利民。”其美次仁說。(新利平台 記者/王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