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藏族傳統建築技藝登場中國古建營造技術保護與發展學術論壇

發布時間: 2019-06-16 11:14:00 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6月15日,由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hui) 和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hui) 藏建專(zhuan) 委會(hui) 支持的第九屆中國古建營造技術保護與(yu) 發展學術論壇暨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hui) 五屆五次理事會(hui) ,在四川省宜賓市李莊召開。


圖為(wei) 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hui) 五屆五次理事會(hui) 與(yu) 會(hui) 人員合影留念。

  古建人再聚李莊 營造技術薪火相傳(chuan)

  李莊古鎮位於(yu) 四川省宜賓市郊長江南岸李莊壩,因鎮內(nei) 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裏樁”而得名。李莊曆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從(cong) 南北朝時期設六同郡起,至今已有1470餘(yu) 年的建製曆史。作為(wei) 西南曆史文化古鎮,李莊“傳(chuan) 承文化有功德,工藝四絕堪稱奇”。

  1940年夏,李莊人民發出了“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16字電文,這16字電文將同濟大學師生和一眾(zhong) 國家頂級專(zhuan) 家延攬到李莊。李莊像一張烽火中的大書(shu) 案,為(wei) 經過多次顛沛流離的同濟大學和其他科研機構提供了一個(ge) 安定從(cong) 事教學和工作的“適彼樂(le) 土”。梁思成、劉敦楨等中國建築泰鬥也曾經潛心來此研修。

  今日,在第九屆中國古建營造技術保護與(yu) 發展學術論壇舉(ju) 辦的同時,藏建專(zhuan) 委會(hui) 藏族傳(chuan) 統建築營造技藝傳(chuan) 承學術報告及沙發論壇同期在李莊遊客服務中心舉(ju) 行。

  活動對研究會(hui) 五年屆期的工作進行了總結。

  接力營造學社 不斷厚重文化自信

  弘揚工匠精神,樹立大國工匠。本次論壇授予7位對民族建築營造技藝做出極大貢獻的民間工匠,“中國民族建築營造大師”和“中國民族建築工匠名師”的稱號。


圖為(wei) 田益領獎。

  由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hui) 藏建專(zhuan) 委會(hui) 組織申報的藏區傳(chuan) 統建築工匠大師候選人,青海玉樹東(dong) 南博學傳(chuan) 承人達瓦紮西榮獲“中國民族建築營造大師”稱號。青海文物局古建專(zhuan) 家田益榮獲“中國民族建築工匠名師”稱號。在現場,姚兵與(yu) 齊驥分別為(wei) 達瓦紮西和田益頒獎。


圖為(wei) 達瓦紮西領獎。

  藏式營造新登場 古建工程後繼有人 

  在論壇學術演講環節。姚兵首先進行了題為(wei) 《古建行業(ye) 建設的四大力量》的演講。他係統闡述了新時代企業(ye) 家精神、知識經濟時代的專(zhuan) 家精神力量、追求卓越品牌精神力量、對於(yu) 古建事業(ye) 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

  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戴仕炳隨後做了《支撐文物建築利用的核心保護修複技術》的學術報告。


圖為(wei) 馬紮•索南周紮進行學術論文演講。

  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藏建專(zhuan) 委會(hui) 秘書(shu) 長馬紮•索南周紮闡釋了題為(wei) 《藏族傳(chuan) 統建築營造技藝的發展與(yu) 傳(chuan) 承》的學術論文。

  藏族傳(chuan) 統建築營造技藝作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建築營造技藝的特色構成。本次論壇期間,以兩(liang) 位藏族建築工匠獲得大師稱號為(wei) 契機,由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hui) 藏建專(zhuan) 委會(hui) 組織,藏族傳(chuan) 統建築營造技藝進行了主題展覽、專(zhuan) 題講座、沙發論壇等形式多樣全方位的交流推廣活動。


圖為(wei) 沙發座談現場。

  同時,由馬紮•索南周紮主持,藏族傳(chuan) 統工匠的優(you) 秀代表達瓦紮西、田益、沈生金和即將投入藏族建築事業(ye) 的新人西熱桑培,以沙發座談的形式,係統探討藏族建築營造技藝的特征和價(jia) 值,為(wei) 藏族傳(chuan) 統建築營造技藝的傳(chuan) 承發展,為(wei) 遺產(chan) 保護事業(ye) 和工匠精神傳(chuan) 承提出了發自肺腑、萃於(yu) 實踐的務實建議和方案。(新利平台 記者/周晶 圖片均有明倫(lun) 藏建提供)

(責編: 於超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