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據了解,《金城公主》曆史舞台劇將於(yu) 今年6月在www.easyfundingllc.com文化旅遊創意園區內(nei) 的金城公主劇場內(nei) 首演。金城公主何許人也?為(wei) 何出嫁吐蕃讚普?
圖為(wei) 布達拉宮壁畫金城公主照容圖 圖片來源:西藏之聲網
史料記載,公元705年,吐蕃讚普遣大臣攜禮物來到中原,請求大唐與(yu) 其和親(qin) 。唐中宗李顯答應了這門親(qin) 事,將宗室女、雍王李守禮的女兒(er) 金城公主遠嫁吐蕃,開啟了唐朝與(yu) 吐蕃政治關(guan) 係又一個(ge) 新階段。
公元709年,吐蕃派遣一支1000餘(yu) 人的隊伍到長安(現陝西西安)迎親(qin)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顯命人護送金城公主進入吐蕃,並設宴命大臣為(wei) 公主餞行。傳(chuan) 說金城公主的嫁奩有萬(wan) 匹綾及諸種工藝,《西藏王統記》曾記載,“帝賜無數遠行之禮物”。
金城公主由長安入青海,經西寧、玉樹沿70年前文成公主進藏舊道入藏,吐蕃為(wei) 其“別築一城以居之”。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讚普,是在文成公主逝世30年後。金城公主作為(wei) 一個(ge) 維護和平和傳(chuan) 播漢族先進文化的友好使者,在一個(ge) 相當長時期內(nei) 維護了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guan) 係,推動了唐朝和吐蕃的經濟文化交流。
金城公主入藏後,兩(liang) 國暫時處於(yu) 和平狀態,但是仍然不乏局部戰爭(zheng) 的存在。公元717年,金城公主就曾寫(xie) 信給唐玄宗李隆基,希望唐朝與(yu) 吐蕃達成停戰協議;733年,金城公主又寫(xie) 信給唐玄宗,建議唐朝與(yu) 吐蕃“樹碑於(yu) 赤嶺,定蕃漢兩(liang) 界”,她將緩和兩(liang) 地緊張關(guan) 係的重任扛在肩上,為(wei) 兩(liang) 地的甥舅之好作出了極大貢獻。特別是赤嶺界碑的樹立讓唐朝和吐蕃受益匪淺,吐蕃承諾不侵河湟之地,不掠牛羊和踐踏莊稼;唐朝承諾不襲擊吐蕃部落,不阻斷吐蕃道路,“不以兵強而害義(yi) ,不以為(wei) 利而棄言”。在界碑樹立的三年左右時間裏,吐蕃即出現“畜牧被野”的景象。金城公主入藏後,將百種技藝帶入高原,盡心安排各類技藝人員傳(chuan) 授技術,使吐蕃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冶金、製造、建築、紡織、釀酒等各行各業(ye) 都有了發展。金城公主除了將隨身帶去的《毛詩》《左傳(chuan) 》《禮記》《春秋》等典籍及時傳(chuan) 入吐蕃外,還特地派人來中原求取先進文化,這對整個(ge) 吐蕃語言文化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金城公主的大力推動下,赤嶺的邊境互市貿易得以合法實行。唐蕃雙方互市於(yu) 赤嶺,交換數量之多,使雙方的經濟交流進入一個(ge) 鼎盛時期,由此使吐蕃融入了中原地區高度發展的經濟體(ti) 係,為(wei) 吐蕃社會(hui) 後續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金城公主710年入藏,740年去世。金城公主在吐蕃的三十年間,吐蕃出使唐朝多達27次,唐朝出使吐蕃15次,公主以“合同為(wei) 一家”為(wei) 原則,維係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guan) 係。時至今日,西藏仍然流傳(chuan) 著很多金城公主的故事傳(chuan) 說,從(cong) 斑駁的壁畫和生動的史書(shu) 記載中,我們(men) 仍然能夠看到金城公主為(wei) 兩(liang) 地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等所做出的努力。(新利平台 記者/孔夏 部分資料參考自《西藏通史•吐蕃卷》《金城公主:漢藏友好往來的延續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