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chuan) 統的基因一代代傳(chuan) 下去。家庭是傳(chuan) 承的載體(ti) ,家風是傳(chuan) 承的靈魂。在河南省扶溝縣大李莊鄉(xiang) ,有一座讓人肅然起敬的烈士事跡陳列館,流傳(chuan) 著“兩(liang) 烈士一少將”的紅色家風故事。
在解放全中國的戰場上,他是以一挺機槍連續打退敵人18次衝(chong) 鋒的鋼鐵戰士;進軍(jun) 西藏的路上,他是響應毛主席號召,一麵進軍(jun) 一麵修路的築路英雄。他將26歲的年輕生命獻給了川藏公路,他用青春詮釋了一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價(jia) 值準則,用生命譜寫(xie) 了一曲偉(wei) 大的樂(le) 章。他以身殉職後,中央軍(jun) 委追任他為(wei) “模範共產(chan) 黨(dang) 員”,並給他記一等功;中央交通部、西南軍(jun) 區授予他“築路英雄”光榮稱號。他就是張福林。
圖為(wei) 重走十八軍(jun) 進藏路一行在張福林烈士陵園合影
張福林的偉(wei) 大,得益於(yu) 黨(dang) 的培養(yang) ,也源於(yu) 家庭的熏陶。他的母親(qin) 薛桂芳作為(wei) 扶溝城關(guan) 北街婦聯主任,1947年3月16日,在執行地下黨(dang) 組織交辦的一項秘密任務時,被國民黨(dang) 發現後殺害,獻出了年僅(jin) 35歲的生命。
為(wei) 繼承母親(qin) 遺誌,張福林於(yu) 1948年8月參加了解放軍(jun) 。 1951年冬,張福林所在部隊接到搶修川藏公路雀兒(er) 山段的任務。同年12月10日,他在檢查炸藥室時遭遇塌方,身負重傷(shang) ,搶救無效,以身殉職。在戰友們(men) 清理張福林的遺物時,發現了5包菜種和一個(ge) 筆記本,翻開他的筆記本,他的人生格言顯現眼前:“忘掉自己,為(wei) 人民,由民兵改炮兵,由炮兵變工兵,這是黨(dang) 的需要,聽黨(dang) 的話。”“我由一個(ge) 窮孩子,成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一切交給黨(dang) ,永遠跟黨(dang) 走,學好技術,做好工作,不怕困難。”這就是一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價(jia) 值追求,這就是“兩(liang) 路”精神的真實寫(xie) 照。
圖為(wei) 張福立為(wei) 哥哥張福林烈士掃墓
張福林犧牲後,弟弟張福立投筆從(cong) 戎,毫不遲疑地接過了哥哥手中的鎬頭,參軍(jun) 入伍,戰鬥在張福林獻身的地方。在西藏軍(jun) 區工作的那些年,張福立牢記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好家風,從(cong) 一名普通的士兵、班長、排長,一步步成長為(wei) 共和國的少將。
“奶奶犧牲以後,爺爺受奶奶的影響,專(zhuan) 門把大伯送到部隊參加革命。當時爺爺就說,前仆後繼,大兒(er) 子犧牲了,二兒(er) 子要繼續參加革命。”張福林烈士的侄子、現在鄭州市公安局工作的張鐵嶺說:“在平時工作生活中,父母都要求我們(men) 艱苦樸素,要為(wei) 人忠厚老實。我姊妹四個(ge) 都繼承了我大伯的遺誌,學校畢業(ye) 以後,都光榮參軍(jun) ,分別在西藏、成都、重慶當過兵。隻要有時間,每年我都會(hui) 專(zhuan) 門帶領我的兒(er) 女到我大伯的雀兒(er) 山烈士墓前進行悼念,讓我的兒(er) 女也繼承我大伯的遺誌,發揚這種優(you) 良傳(chuan) 統。”
圖為(wei) 張鐵嶺為(wei) 大伯張福林烈士掃墓
家風,是家庭的傳(chuan) 統、規範及習(xi) 俗,是上輩人對下輩人的言傳(chuan) 身教。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人的心靈,塑造人的人格和思想品德。從(cong) 薛桂芳烈士,到張福林烈士,再到張福立少將及其四個(ge) 子女,紅色基因在這個(ge) 家庭薪火相傳(chuan) 、生生不息。時空流轉,鬥轉星移,變幻的是滄海桑田,不變的是紅色基因。理想信念的火種、優(you) 良的革命傳(chuan) 統正在這個(ge) 家庭薪火相傳(chuan) 、生生不息。(新利平台 記者/周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