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訊 8月2日,百餘(yu) 名中國藏醫藥界專(zhuan) 家學者齊聚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開展為(wei) 期2天的學術會(hui) 議並圍繞四個(ge) 議題進行討論研究。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院長仲格嘉、副研究員劉英華參加會(hui) 議。
圖為(wei) 中國“索瓦日巴”——藏醫藥浴法學術會(hui) 開幕式現場 圖片由劉英華提供
據悉,西藏從(cong) 2013年初便啟動了藏醫藥“申遺”工作,曆時五年,2018年“索瓦日巴”——藏醫藥浴法被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
8月3日上午,仲格嘉主持《藏醫藥浴標準研究會(hui) 分會(hui) 場》,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一同探討“藏醫藥浴標準”。
仲格嘉以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為(wei) 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藏藥浴標準化的建設基礎與(yu) 發展趨勢。他表示,藏藥浴標準化的推進,要從(cong) 製定藏藥浴優(you) 勢病種診療方案做起,這是對現代醫療護理技術的創新,將為(wei) 藏藥浴傳(chuan) 統劑型創新,實現藏藥浴設備現代化、信息數字化帶來機遇。
圖為(wei) 仲格嘉主持《藏醫藥浴標準研究會(hui) 分會(hui) 場》 圖片由劉英華提供
“發展藏藥浴標準化,應著重協調好發展藏藥浴與(yu) 保護生態環境,藏藥浴現代化與(yu) 傳(chuan) 承工作的關(guan) 係,並著力做好人才培養(yang) 工作。”仲格嘉說,藏藥浴療法是集曆史文化價(jia) 值、衛生醫療價(jia) 值、科研創新價(jia) 值、生態文明價(jia) 值及市場經濟價(jia) 值於(yu) 一體(ti) 的藏醫特色療法,包含了藏族曆史文化中特有的人文元素和民俗特質,展現了傳(chuan) 統藏醫藥別具特色的醫學理論體(ti) 係和醫療診療手段,其“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理念更符合當今社會(hui) 發展需求。
談及藏藥浴的未來,仲格嘉說:“相信未來,在全體(ti) 藏醫人的努力下,藏醫藥浴療法作為(wei) 一種既有良效又易為(wei) 群眾(zhong) 接受的外治法,必將為(wei) 人類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也必將帶動整個(ge) 藏醫藥學的繼承和發展。”
劉英華作為(wei)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副研究員,此次他以《藏族古代沐浴習(xi) 俗與(yu) 藥浴療法——以敦煌吐蕃文為(wei) 中心》為(wei) 題進行演講。他說,自古以來,藏醫藥實踐以青藏高原為(wei) 中心,輻射到祖國內(nei) 地、蒙古高原,以及克什米爾和南亞(ya) 地區。這種傳(chuan) 播自吐蕃王朝開始持續至今。敦煌石窟所藏藏文文獻中,既有民間沐浴習(xi) 俗的內(nei) 容,也有以治療為(wei) 目的的藥浴內(nei) 容。
他認為(wei) ,這些文獻記載反映了青藏高原地方和時代特色,與(yu) 現存吐蕃時期藏醫藥文獻相互印證,為(wei) 研究藏藥浴法起源和發展提供了古文獻依據。
圖為(wei)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合影留念 圖片由劉英華提供
據了解,此次學術會(hui) 議是繼2018年11月28日中國“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guan) 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yu) 實踐”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後,召開的一次全國性藏醫藥學術會(hui) 議。旨在有效履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藏醫藥浴法”申報時的承諾,確保該遺產(chan) 項目的存續力,增強傳(chuan) 承活力,按照聯合製定的五年保護計劃,從(cong) 製定相關(guan) 標準、培養(yang) 人才,進一步挖掘藏醫藥浴的內(nei) 涵,規範診療行為(wei) 等方麵加以幹預和改進。
此次學術會(hui) 由西藏自治區衛健委主辦,西藏自治區藏醫院承辦。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西藏將以學術會(hui) 為(wei) 平台,拓寬思路,推動“索瓦日巴”—藏醫藥浴法繼續秉持繼承和發展並重,以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和現代化、標準化、規範化發展為(wei) 目標,為(wei) 世界各國人民的疾病防治、養(yang) 生保健等方麵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共同為(wei) 人類健康事業(ye) 貢獻智慧和力量。(新利平台 記者/周晶 魯星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