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這個縣的僧俗百姓為保護紅軍傷病員做了最大貢獻,受到朱德、賀龍等的讚揚

發布時間: 2019-08-18 20:55:00 來源: 新利平台

  1936年7月左右,根據紅軍(jun) 總部指示,正在爐霍休整的紅四方麵軍(jun) 總指揮徐向前帶領該軍(jun) 總指揮部、九軍(jun) 、三十一軍(jun) 九十三師、四軍(jun) 十二師、獨立師、紅軍(jun) 大學,總供給部、總衛生部離開爐霍,揮兵北上[1]。當地百姓依依不舍,波巴政府特意組織了一次規模很大的“望果節”,與(yu) 紅軍(jun) 官兵聯歡,載歌載舞,共同祝願糧食豐(feng) 收,祝願紅軍(jun) 北上抗日取得勝利。當時參加望果節的紅軍(jun) 隊伍裏就有剛剛應征入伍的爐霍藏族兒(er) 女。[2]據紅軍(jun) 總部文件記載,僅(jin) 1936年4月就有200餘(yu) 名爐霍、甘孜、道孚的藏族群眾(zhong) 加入紅三十軍(jun) 。[3]爐霍縣的赤誠恩召、四郎誌瑪、朱銀生、阿呷、丘特澤仁三兄弟和張萬(wan) 一等即參軍(jun) 入伍。[4]一位紅軍(jun) 幹部回憶說:“這些人參軍(jun) 以後,都成了宣傳(chuan) 員,在長征途中作少數民族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5]這些藏族戰士跟隨紅軍(jun) ,“萬(wan) 裏赴戎機”,為(wei) 祖國的解放事業(ye) 英勇奮戰,許多人為(wei) 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紅軍(jun) 北上離開爐霍時,覺日寺的紮日活佛派了甲巴仁青、青尼格兩(liang) 個(ge) 親(qin) 信喇嘛為(wei) 紅軍(jun) 帶路。他再三叮囑要好好送紅軍(jun) ,回來後一定重賞。[6]為(wei) 紅軍(jun) 帶路的僅(jin) 爐霍縣就有13人[7]。爐霍藏族群眾(zhong) 張萬(wan) 一不顧個(ge) 人安危為(wei) 紅軍(jun) 帶路到東(dong) 穀, 後為(wei) 領主洛絨班九所害[8]。

  在紅軍(jun) 撤離爐霍時,徐向前、李維海等紅軍(jun) 首長專(zhuan) 門找波巴政府副主席等談話對他們(men) 支援紅軍(jun) 表示感謝,同時委托照顧好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這期間,紅軍(jun) 大學,總供給部、總衛生部等單位就著手在爐霍安置因傷(shang) 病體(ti) 弱無法隨隊北上的傷(shang) 病員,總數約 1100 人左右。[9]在波巴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爐霍縣是紅軍(jun) 安置傷(shang) 病員最多的地方之一。


 圖為(wei) 八十年代初留爐老紅軍(jun) 座談會(hui)   引自《爐霍縣誌》1999年版

   爐霍波巴政府還為(wei) 安置和保護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專(zhuan) 門召開各區鄉(xiang) 波巴政府會(hui) 議,訂下具體(ti) 措施,宣傳(chuan) “收養(yang) 紅軍(jun) 是積善,傷(shang) 害紅軍(jun) 是造孽,殘害紅軍(jun) 要下地獄”,使留爐紅軍(jun) 得到妥善安置。[10]

   紅軍(jun) 走後,爐霍各族群眾(zhong) 對傷(shang) 病員如同自己的親(qin) 生兒(er) 女一樣,為(wei) 他們(men) 治傷(shang) ,提供生活上的方便,竭盡全力保護紅軍(jun) 。在國民黨(dang) 軍(jun) 隊追捕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時,爐霍人民千方百計把紅軍(jun) 藏在森林、岩洞、櫃子、柴草垛裏,盡力保護。

  國民黨(dang) 軍(jun) 隊勾結反動土司頭人,對留下來的紅軍(jun) 戰士和幫助過紅軍(jun) 的藏族群眾(zhong) 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和迫害。爐霍縣波巴政府副主席洛澤仁夫婦及其幼子被殺害。同時被害的還有一些區的波巴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員等。[11]如縣波巴政府副主席,波巴自衛軍(jun) 隊長澤仁貢布、爐霍婦委會(hui) 負責人仁真誌瑪在紅軍(jun) 走後被害。宜木鄉(xiang) 波巴政府副主席次召洛吾全家3代7口一夜之間慘遭殺害。[12]

    相子·益西多吉在白色恐怖下,就把縣城附近的30多名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集中到鄉(xiang) 下。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劉某(後改名叫四郎紮西,解放後當鄉(xiang) 文書(shu) ) 留下來時,住在爐霍縣棒達一個(ge) 藏族群眾(zhong) 家裏, 後被國民黨(dang) 軍(jun) 隊抓走, 棒達全村的群眾(zhong) 都起來反對, 並組織人馬包圍了國民黨(dang) 軍(jun) 隊的營房, 逼其交出紅軍(jun) 。後經交涉, 由全村群眾(zhong) 湊集320個(ge) 藏洋, 贖回了劉某。爐霍縣泥巴鄉(xiang) 穀卡寨爾吉仁子(波巴政府代表),對留下的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說大部隊走了, 你們(men) 不要怕, 我們(men) 會(hui) 保護你們(men) 。全寨鄉(xiang) 親(qin) 熱心為(wei) 傷(shang) 病員治療, 並湊集糌粑給他們(men) 吃, 又安置他們(men) 在藏族群眾(zhong) 家裏做工, 把他們(men) 掩護下來, 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一個(ge) 也沒有損失。[13]

    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張紹清,當時隻有12歲,年齡小又有病,不能隨紅軍(jun) 北上,隱藏在劄夏一個(ge) 叫簡巴的差民家裏。簡巴拒絕國民黨(dang) 軍(jun) 隊交出張的要求,並說,可以把我和兩(liang) 個(ge) 女兒(er) 、一個(ge) 兒(er) 子中任何一個(ge) 交給你們(men) ,要我交出紅軍(jun) 是不行的。[14]宜木鄉(xiang) 威龍貢寨的耳機誌瑪,將一個(ge) 隻有12歲左右的小紅軍(jun) 收為(wei) 養(yang) 女,取名德青拉姆,待其比閨女還親(qin) [15]。

  爐霍僧俗百姓為(wei) 了保護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些生動事例至今在四川藏區廣泛傳(chuan) 頌。這使國民黨(dang) 清查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十分困難。國民黨(dang) 爐霍縣朱倭區政務委員張思本的一段話,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說明了這一點。他向上司匯報說,留下的紅軍(jun) “散居鄉(xiang) 間,因其能刻苦耐勞,康民多不肯報,故未查獲”[16]。

  爐霍群眾(zhong) 為(wei) 留爐紅軍(jun) 治療, 救濟吃穿, 保護他們(men) 的安全, 關(guan) 心他們(men) 的終身大事, 教給他們(men) 生產(chan) 技術, 使他們(men) 成為(wei) 雪山草地的革命種子,開花結果。部分紅軍(jun) 依照其本人意願被轉送內(nei) 地,300餘(yu) 名紅軍(jun) 與(yu) 藏族人結婚成家。到1951年,留爐紅軍(jun) 尚有123人,其中多數與(yu) 當地人成家,將爐霍當作第二故鄉(xiang) 。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十八軍(jun) 途經爐霍時,專(zhuan) 門看望了留爐老紅軍(jun) ,又請他們(men) 到十八軍(jun) 駐地座談。1951年,爐霍縣軍(jun) 代表召開全縣紅軍(jun) 座談會(hui) 。他們(men) 積極參加了西藏解放和民主改革,老紅軍(jun) 張正元、陳天才、劉西元等在民主改革鬥爭(zheng) 中光榮犧牲[17]。

  1952年,時任爐霍縣縣長的相子·益西多吉赴北京參加“五一”觀禮,受到毛主席、朱總司令、周總理等中央領導同誌的接見。益西多吉向朱總司令匯報了紅軍(jun) 離爐後,爐霍各族群眾(zhong) 保護留爐紅軍(jun) 傷(shang) 病員的情況,朱總司令對各級波巴政府成員及益西多吉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謝。他在返回途中,路經重慶時見到了賀龍同誌,賀龍轉請益西多吉向爐霍人民和老紅軍(jun) 問好。[18]


圖為(wei) 朱總司令與(yu) 康克清同誌  (吳印鹹攝於(yu) 延安,1942年)

  康克清同誌也曾在接見全國少數民族婦女代表時,特意問代表中有沒有爐霍的代表,她深情地回憶說:“我很惦記爐霍,可惜不能去了,我很想念那裏的藏族同胞。我與(yu) 朱德總司令在那裏住的時間比較長,最少也有三、四個(ge) 月。那裏的藏族群眾(zhong) 和愛國人士對我們(men) 很好。請甘孜州的代表回去要轉告我對爐霍縣各族人民和各界愛國人士的問候。[19]”

  很多留爐紅軍(jun) 後來積極配合人民解放軍(jun) ,為(wei) 藏族人民的解放事業(ye) 做出了重要貢獻。我知道的就有鄧長林(曾任區委副書(shu) 記)、陳清雲(yun) (民警隊)、蒲忠厚(信用社)等。

  紅軍(jun) 長征經過爐霍等地,把革命真理傳(chuan) 播開來,撒下了革命的種子,使藏族人民堅信紅軍(jun) 的路才是自己獲得翻身解放的路。從(cong) 此,黨(dang) 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主張深入藏族人民心中。人所共知,萬(wan) 裏長征是無後方依托的艱難遠征,但紅軍(jun) 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嚴(yan) 格執行黨(dang) 的民族宗教政策和軍(jun) 隊的群眾(zhong) 紀律,從(cong) 而有著極為(wei) 廣泛而深厚的群眾(zhong) 基礎,這從(cong) 根本上極大地增強了紅軍(jun) 的力量。正是在紅軍(jun) 的感召下,爐霍民眾(zhong) 自發地起來做革命隊伍的“靠山”,積極支援和協助紅軍(jun) ,不少人還積極參加了紅軍(jun) 隊伍。


 圖為(wei) 爐霍縣紀念紅軍(jun) 長征80周年活動之一(喜饒尼瑪攝於(yu) 爐霍,2015年)

  紅軍(jun) 長征在爐霍等藏區的曆史,是中國革命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藏族人民對紅軍(jun) 的巨大支援和紅軍(jun) 在四川藏區的深遠影響將永遠激勵後人奮勇前進。(新利平台 特約撰稿人/喜饒尼瑪)

  [1]中共甘孜州委黨(dang) 史研究室:《紅軍(jun) 長征在甘孜藏區》,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頁

  [2] 爐霍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hui) :《爐霍縣文史資料》第一輯,第15頁。

  [3] 《紅軍(jun) 長征在甘孜藏區》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237頁

  [4]中共四川省黨(dang) 史工作委員會(hui) . 《紅軍(jun) 長征在四川》[Z].成都:四川省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319頁

  [5] 《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誌》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第237頁

  [6]上海師範大學曆史係中國現代史教研室資料室編,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  第二冊(ce) (下冊(ce) )1978年,第72頁

  [7]爐霍縣概況編寫(xie) 組:《爐霍縣概況編纂資料》第一期,第14頁。

  [8] 同上

  [9]爐霍縣概況編寫(xie) 組. “紅軍(jun) 長征在爐霍縣”.爐霍縣概況編纂資料 (第六期)[Z].1983.

  [10] 《紅軍(jun) 長征在甘孜藏區》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頁

  [11] 《紅軍(jun) 長征在四川》編寫(xie) 組,紅軍(jun) 長征在四川,四川省社會(hui) 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09月第1版,第455頁

  [12]《甘孜州民族誌》第186頁,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版

  [13] 溫賢美:藏族人民支援紅軍(jun) 長征,《西藏研究》1982年第2期

  [14] 上海師範大學曆史係中國現代史教研室資料室編,中國現代史資料選輯 第二冊(ce) (下冊(ce) ),1978年,第80頁

  [15]中共甘孜州委黨(dang) 史研究室:《紅軍(jun) 長征在甘孜藏區》,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頁

  [16] 《紅軍(jun) 長征在四川》四川省社會(hui) 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451頁

  [17]爐霍縣概況編寫(xie) 組:《爐霍縣概況編纂資料》第一期,第23頁。

  [18] 爐霍縣誌編纂委員會(hui) 編纂《爐霍縣誌》,1999年版,第436頁

  [19] 魏雨良:“前言”,見範宇等主編:《紅軍(jun) 光輝照爐霍 長征精神傳(chuan) 世代》2016年版。

(責編: 胡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